庙在无锡·广惠禅寺(一)

标签:
广惠禅寺广惠宫广惠公园前洲 |
分类: 无锡景 |

西塘村有一位有一位杰出人物姓张名祠山,带领当地迁徙至此的劳动人民,在芦苇塘中开了十多条浜,筑岸围田,开河堆土,把芦苇塘改变成了良田,把前洲整片芦苇塘改成了九圩六岸三尖的格式。小河通大河,大河通运河,既能灌溉又能排涝,更便利水上交通。

在他百年后,人们就建在西塘老街为他塑像造庙,由于他功勋卓伦,广施恩惠于人民,故后人为他所建的庙宇命名为“广惠宫祠山殿”。相传此匾原为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后在辛亥革命时期遭破坏,不复存在,而有关祠山大帝历史的一块功德碑(原在广惠宫大殿东小园半亭内),也因年代久远及多种原因而不复存在了。

为了纪念这位造福百姓的英雄,当地群众就在他的生日,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庙会。《新无锡报》在民国11年(1922年)对西塘庙会作过两次报道:“祠山殿每值农历二月初八演戏2台,今岁又有无锡北塘裕大烛号助入大烛一对,哄动远近。大烛每支长4尺,周围2尺有余,共重300斤。是日殿内之老叟、妇女坐夜者约2000余人。”

2001年对原有的广惠宫进行扩建,以佛教为主体把广惠宫扩大为广惠禅寺,广惠宫成为其中一部分。建成后寺院占地60多亩,耸立的广惠塔高达48.8米,为惠山区第一塔,并于同年的3月25日(农历二月初八)在祭祀广惠宫祠山张大帝治水业绩的同时恢复了传统庙会。2013年3月,西塘庙会被公布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1年10月2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