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雨之
雨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15
  • 关注人气:9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2022-12-11 07:10:18)
标签:

水墩庵

生态保护碑

斗山

八士镇

杂谈

分类: 无锡景
P21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22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殿门楣上方挂一横额,上题“无锡斗山古生态碑陈列馆”,由原无锡市市长马健题写。

P23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殿前檐柱写有一副抱联,已是字迹斑驳,窗下外墙嵌有“水墩庵生态保护碑”市级文保刻碑。

P24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25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26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27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旁边还有一块纪念碑,纪念在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锡北党组织在水墩庵活动的事迹。

P28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大殿内陈列着刻于康熙八年(1669)的《禁约碑》,康熙十年刻的《放生池碑》,嘉庆十六(1811)年刻的《永禁碑》,三块碑文内容均为宣传生态保护,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P29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殿内檐梁上挂着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题的“中华生态保护第一碑”横匾,中间庭柱写有一副金字对联:生态源是佛教,慈悲关爱生灵;深信因果报应,唤醒和谐文明。

P30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31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32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殿内中间的一块碑为康熙八年(1669)的《禁约碑》,为时任无锡知县的吴兴祚在斗山水墩庵生态保护胜地所刻,由张君立碑,碑高0.4米、宽为054米,碑文343字,字体秀丽遒劲,主要内容是封山育林,劝阻荷统打猎,禁捕飞禽走兽、青蛙等保护生态环境,并划定“永为放生处所”及禁区的区域范围。这块碑是三块石碑中历史最久、价值最大的一块,也是三块石碑中最有代表性的。

P33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34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其左手边是康熙十年刻的《放生池碑》,放生池碑是吴兴祚根据民众的要求,将斗山脚下一些开明人士慷慨解囊买下河池,作为生态保护的地方——放生池,造福乡里的事迹,亲笔撰写碑文铭记这一经过。

P35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36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其右手边是嘉庆十六(1811)年刻的《永禁碑》,永禁碑则由当时的无锡知县阎登云出面刻立于嘉庆十六年,碑文规定永远禁止在斗山开山采石,伤害山脉,并实施封山育林,具有很高的生态保护文物价值。

P37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38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鉴定了三块古碑后欣然写道:“这三块碑是真东西,真是国宝!”无锡市文物专家认为,“斗山古碑”证明锡北生态环境保护历史由来已久,应继承先辈“天人协和、万物共荣”的优良传统,重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P39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P40
庙在无锡·水墩庵(二)

陈列馆后是第二进的一个小院,院中有宝鼎一只。

2021918日摄


  一眨眼,出院回家已二个星期了,明天周一,又要去医院进行第一次化疗,又要离开大家一段日子了。面对凶恶的癌症,除了勇敢去面对别无他法,反正在十二年前已经历过一次,慢慢熬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