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雨之
雨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15
  • 关注人气:9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2021-02-13 06:30:33)
标签:

云庆寺

石塔

宛山

羊尖

分类: 无锡景
P1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羊尖东邻常熟、南连苏州,是无锡的东大门,羊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近代民族工商业巨子——唐氏家族的发祥地,是江苏最大的地方剧种——锡剧的诞生地。
P2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P3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宛山在羊尖的西南面,沿着新建的东廊路向南,远远就看到矗立在宛山上的石塔。而石塔下,即是一个叫“云庆寺”的寺庙。

P4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P5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云庆寺坐落在宛山南麓,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云庆寺曾是一所规模宏大、香火极盛、名冠江南的古刹。

P6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传说云庆寺的头山门在钓渚渡河畔的关王殿,后山门在宛山脚下,绵亘三千米许。全寺有关王殿、弥勒殿、藏经楼等,几十所殿堂组成了山环水抱、宏伟壮丽的寺院群体。寺内古木参天、花草葱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香火鼎盛时期,钟鼓齐鸣,梵音缭绕,香客摩肩接踵,不绝于途。尤其是清明时节,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似潮水般涌来,真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云庆寺成为名闻遐尔的佛境胜地。

P7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元代,泰定帝微服私访至云庆寺,见寺深院广,僧人众多,且人人会弄抢使刀,个个武艺高强,实是藏龙卧虎之地。他担心久后有变,遂以金锴令箭朱书“火”字射寺屋脊。寺内方丈乃赖封大师,揣知帝用意,为救一寺生灵,只得纵火焚寺。

P8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云庆寺遭劫后,于明代又有里人信徒在宛山南麓重建云庆寺,但是殿舍仅三四进,规模大不如前了。以后,又在宛山上续建了三处殿宇,香火重新复兴,因此民间对云庆寺又分上山寺和下上寺两种称呼。寺内原有唐杏、宋梅、元桂、明黄杨等古树,今已不存。
P9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解放后,云庆寺和尚解散还俗,云庆寺成为宛山小学校舍。1975年寺舍全部被拆除,易地重建为宛山小学校,云庆古寺夷为平地。1997年,信众在宛山东南部建起了云庆寺佛教活动点,但因房舍简陋,场所狭小,不能满足佛事活动的需要。2002年,经原锡山市宗教事务局批准,正式重建云庆寺,千年古刹,重放光彩。
P10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明嘉靖二十六年,由邑人顾大栋在宛山之颠建了一座六角形七级石塔,名为“报亲塔”。宛山塔实心,塔身用不规则石块砌成,用石灰糯米计拌砂浆灌缝,非常坚固。平面呈六角形,六层,每层有石凿的腰檐。

P11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石塔通高12米,塔身上下无一门,亦未凿成假门形式,只在西南面的第三、第五两层及南面的第五层壁上凿有佛像,塔南面的第三层壁上嵌有“大明嘉靖二十六年了未正月吉旦顾与清率男六栋孙男贵寿同建造”的石刻。此塔外形简朴,很像一根大石柱,矗立于宛山之巅,二三十里外都可看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12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云庆寺由山水环抱,寺内僧人受吴文化熏陶,常在诵经劳作之余,操习乐器自娱,久之演化成一支具有浓郁江南水乡情调、清新流畅的曲调。以后每逢庙会、节日由僧人组团演奏。乐曲流入民间,这就是流传当今乐坛的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的《云庆》乐谱。

P13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P14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没有山门,天王殿就是寺院大门,门口镇石狮两座,颇有气势。

P15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P16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P17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门口悬一副由琴川包福荣敬撰、海云陈严所书之联:云庆报亲,福田广种;宛山陆水,自性常明。此联特色性强,把“云庆”寺、“报亲”塔及“宛山”之名都嵌入其中,又富佛理,平仄相谐,很是难得。
P18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P19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P20
庙在无锡·云庆寺(一)

进门弥勒袒胸露腹,笑口常开。

2020831日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