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2020-12-19 06:52:53)
标签:

西水仙庙

西水墩

工人夜校

显应桥

分类: 无锡景
P1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古运河前身为古吴故水道,大运河无锡段有两个天然地理坐标:黄埠墩和西水墩。其中,黄埠墩为“天关”,西水墩为“地轴”。

P2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西水墩是大运河和梁溪河的分水墩,墩上保留着完整的西水仙庙,用于祭拜河神,墩上内、外戏台保存完好。如今巍巍古庙掩映在浓郁的绿树丛中,成为古运河上又一优美的历史人文景观。

P3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无锡大运河在江尖分流向南经西门流至这里又分成两股,一股继续绕城,另一股直接向南流入太湖,此段河流被称为无锡的母亲河——梁溪河。

P4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5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这里是梁溪河的起始地,流经西水墩附近的西新桥一路向南,带着无锡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流入太湖。

P6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7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西水墩,旧称窑墩,原为侍御吕公卤别业,其子少卿元夫增润之。后属秦家,秦金在墩上建有别墅,当时他晋封为太子太保,故又名“太保墩”。实际上是秦金的一品夫人钮氏礼佛静修之处,建有宝珠庵,佛堂供关帝像。

P8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9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明朝嘉靖三十年(1553),无锡知县王其勤率无锡人民筑城抗倭。次年倭至,“邑土张守经等倾资募勇,号义兵。五月八日,自水西门出兵,守经执戈前驱,战于西定桥。一枪手素骁勇,连斩四倭,旋中贼刀,军遂北。战死者何五路等36人,守经从子鸾与焉……”,邑人于西水墩立庙奉祀。王其勤卒后,无锡民众在南门今塘经桥附近建造了松滋王公祠,尊王其勤为“南水仙”。

P10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11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明天启元年至四年(1621-1624),四川万县人刘五纬在无锡任知县。在任期间,为太湖渔民伸冤,体察百姓疾苦,特别是治理无锡西北隅芙蓉圩水患,为时3年,使天授、青城、万安三乡旱涝保收。由于工程中动用了库银,以致倾家荡产,并遭不白之冤,遭贬官调动。无锡人民缅怀他的功绩,清顺治年间,在此立庙祀之,西水仙庙由此而得名。该庙在清咸丰十年遭兵火烧毁,同治年间重建。

P12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13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西水仙原庙在咸丰十年(1860)被毁,同治年间,由当地渔民部分重建水仙庙。光绪十五年(1889),有米商等集资,作了大规模的修茸。修建后的水仙庙庙宇巍峨,有头门、正殿、二殿、寝室、仪门、牌坊等。

P14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大殿前为檐廊,有四方石柱,柱上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许绍渊所撰的联句:三百年棠树留阴,往过为墟,庙貌复能美轮奂;十万顷稻花临水,到今受赐,陇头常此溢清香。

P15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16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17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二殿有戏台,戏台分为内外两部分,以此纪念抗倭领袖王其勤和率民治水的刘五纬。内戏台坐西朝东有二层,单檐歇山顶,台前的两根柱子,就伫立在二层的台面之上。方形的柱子上未见有楹联镌刻其上,台后的两侧留有两扇小门,为出将入相之门,留给演戏时演员上下场之用。

P18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19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P20
庙在无锡·西水仙庙(上)

中间有飞凤的国画,台宽约5.5米,台深约4米。戏台不算是很大的戏台,但是如果演戏的话,这样的空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2020817日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