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在无锡·城隍庙(上)

标签:
城隍庙旧址戏台西偏厅恒隆广场 |
分类: 无锡景 |

城隍庙庙门前有东西辕门小牌楼各一座,横跨三皇街,门前有东西吹鼓亭各一只。进庙门首有一横匾,上书“你来了么”四个大字,香客突然看到不觉一怔。稍后挂有大算盘一把,并有谒语四句:“人有千算,天只一算,阴谋暗算,总归失算”。空地上有一戏台,背朝南。每年阴历五月二十八是城隍老爷神诞之期,有庙会演戏,观者云集。三月二十八日,八庙迎神赛会,因城隍敕封显佑伯,职位最小,故排于末尾。城隍庙大堂上,还有木制神船一只,东面供奉大王庙神像。

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熊懋迁徙今地。正统年(1436-1449年)毁,知县项丕重修后府,同知范泽、知县荥华、甄津、刘五纬相继修治。康熙年(1654-1722年)间,知县吴兴祚又重修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大殿圯,邑人窦文铭倡修。

嘉庆年初,增建西偏厅宇。咸丰九年(1859年)大修。咸丰十年(1860年)因太平兵毁,仅存头门、仪门。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内殿,光绪十三年(1887年)再次大修。辛亥光复时(1911-1912年),神像被毁,庙舍改为学校或民居。

1983年,学校改建为崇安区少年宫,2002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因建恒隆广场,无锡县城隍庙旧建筑悉数拆解保存,崇安区少年宫移地重建。2013年,城隍庙的仪门,戏台,西偏厅和外戏台利用拆解保存的原构件在原地复建,恒隆广场开业。

戏台是核心建筑,与仪门相连为整体建筑,前为仪门,后为戏台。原戏台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毁于光绪太平军兵燹,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戏台坐南朝北,面向大殿,歇山顶,上下二层。上为前台,下为通道,面阔三间,呈凸字形。
2020年8月12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