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旅程之14 登顶三茅峰

标签:
石门三茅峰邵宝惠山杂谈 |
分类: 游记 |
最后的旅程之十四
登
又是一个周末,连续阴雨的天气,变得晴朗起来。静了好几天的我蠢蠢欲动,想起上次去锡惠公园爬了二茅峰,之后又随儿子去安吉藏龙百瀑看瀑爬山,身体还行,就决定去石门下爬三茅峰。
以前的石门下在我的记忆里早已淡忘了,只记得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三茅峰山顶,无锡人称“七十二摇车湾”,半山腰有一峭壁曰:“石门”,由石门因起,在无锡流传着“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的谚语。
到了石门下,旧貌不再,这里已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市民登山公园。公园的小广场不算宽阔,但树高草绿,空气清新,让我深深地呼吸了好一会。广场旁,一条似从山上流下的水流,汇集在此,水清如镜。广场中央耸立着邵宝手托宝石的雕像,向人们讲述着石门的故事。
邵宝(1460——1528),字国贤,别号二泉居士,无锡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晚年隐居故乡惠山,为开辟惠山胜景作出了贡献,也留下许多动人传说。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这座犹如东方芝麻开门的故事,有许多版本。有孝子版邵宝的故事,说的是天寒地冻,为了给卧病在家的母亲找食物吃,躺在冰面上,用体温去融化冰而抓鱼,感动神仙,便给他一把钥匙,打开山顶石门,里面可是金银无数;有采药版邵宝的故事,说邵宝隐居惠山,经常上山采药,为民治病。他在惠山得到一块宝石,能把石门打开,把采集的草药藏在石门内。如遇邵宝采药未归,有人前来求药时,乡亲们会说:“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又有为民除害的版本,说钱桥出了个恶霸钱百万,鱼肉乡民,调戏妇女。邵宝为民除害,一举将钱百万关闭在石门内,自己便成仙去了。钱百万家人赶到石门,大哭大叫。乡亲们说:“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传说很多,都表达了淳朴的乡邻一种愿望。
登山公园树高草绿,空气清新
一条似从山上流下的水流,汇集在此,水清如镜
广场中央耸立着邵宝手托宝石的雕像
向人们讲述着石门的故事
左手边,是一健身平台
眺望远处的二茅峰电视塔,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映衬下,昂然挺立
半山腰的白云观及三茅峰顶的茗云茶庄
一座人字形的小木屋掩映在翠绿的小树丛中
一对夫妻正在逗着他们带着的一条大狗狗
十二生肖绿坪
登山的人群络绎不绝
龙海寺
寺庙已是不全,没有大殿,剩一大院
在此小坐一会,或喝杯茶,或来碗面,或听听梵音悠扬,便是神仙般的时光了
寺前山涧流水淙淙
几个登山的人,带着狗狗在水中嬉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