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2-04-19 21:06:44)
标签:
杂谈 |
一、本年度课题研究思路
为了是营造的学习情境更生动活泼,我们课题组以桂林中学校园网为平台,及时上传收集到的有效资源,如课件、优秀教案、学生习作等,拓宽资源的来源。通过这些形式,不仅仅解决了一部分资源的来源问题,更能提高教师的参与性,提高他们对资源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同时,我们课题组建立了网站专栏,发表课题组研究成果,记录科研进程,为校内外教师交流设定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本学期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语文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语文学习环境,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我们定期组织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改革研究”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稿,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如:刘渝佳老师的情境教学研究课《我的呼吁》,在全市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刘渝佳老师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再如邓茜老师的《雷雨》的一课,用舞台剧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剧本情境,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学生与导演、学生与演员的对话,探讨人物性格和文章主旨。再如由韦红老师执教的《花未眠》,黄文红老师执教的《高考复习——语言衔接》,情境的创设都是起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神话故事情境、校园生活化情境、电视节目化情境。这些生动亲切活泼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带着饱满积极的热情投入到语文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去,把语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我们课题组还达成了一个共识,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还应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我们以课文《胡同文化》为媒介,大量查找其中与民居、建筑方面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料,对民居文化及其意义内涵作了介绍,以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城市所拥有的悠久历史文化,从了解本地文化的角度入手,安排了以“某某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利用限有手段,实地调查搜集材料,从而展开研究。学生兴致勃勃地选择自己研究的问题,如有研究“桂林米粉文化”的,有研究“桂林民居文化”的,还有研究“桂林古镇文化”的……从自己身边真实可感的事件中去把握汪曾祺老先生所说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内容,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高一313班 阎威龙 撰写的论文《品味米粉 赏读桂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桂林文化和桂林人在千年历史中的相互影响,思考了文化发展的意义。该论文代表桂林中学参加全市创新科技大赛。
实践表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改革研究”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四、课题研究下阶段工作计划
1、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课题实施中,个别情境的创设仅仅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情境的重要目标,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流连忘返”,要么情境中一旦导入新课,就急于进入后面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浅尝则止”,情境所起的诱导作用并不大。我们逐渐认识到,兴趣的激发只是情境的一个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关键的是让情境起到帮助学生实现“问题解决”的作用,使学生在情境中能主动到发现一些问题,自主地去探索、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偏差让我们不禁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呈现“情境”和运用“情境”,提升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进行情景创设时更加注重情景创设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合理性,以期让情景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佳的作用,体现更大的价值。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富有意义,实现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以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实高效,客观动态地展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让师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教师热情投入,学生激情澎湃,共同享受高峰体验……这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的主要目标。
2、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下阶段的作文情境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因此必须创造一种生活情境作文教学法,减轻学生习作心理负担,给学生一个欢乐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欢欢喜喜地用手中的笔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以及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自由地表达出来。
3、继续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的访谈,探讨在创设情境探究学习对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影响。并确定下一步的实施方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