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横扫意大利,第三局没换人也出现波动,“第三局困境”或成隐患?

(2021-06-15 07:33:49)
标签:

郎平

中国女排

张常宁

朱婷

李盈莹

分类: 中国女排


主力回归之后,3:0赢荷兰,31赢多米尼加,两场比赛的前两局打的都是顺风顺水,主力阵容在一起配合非常娴熟,发球强、一传稳、扣球成功率高、拦网好、小球处理得当、自失控制的也不错。

可是一到第三局,只是换了一个主攻,整个队伍就显得有点乱了,一传也不稳了,失误也增多了。

对战荷兰女排时,第三局打到了33:31,险些被荷兰夺下一局。

对战多米尼加时,第三局完全被对手压制,被对手抢下一局,好在第四局郎平及时换上了李盈莹,并凭借最后几分李盈莹的发球和扣球连续追分,才拿下第四局,31取胜,避免了苦战五局的尴尬。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三局困境”吗?

哪怕是中国女排的主力,到了第三局,也会犯错误?

还是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在第三局,教练组的突然换人出了问题?

于是乎,很多球迷就在呼吁:为什么一定要在第三局换人呢?能不能3:0痛快赢球?!

朱婷、李盈莹、丁霞、龚翔宇、袁心玥、颜妮这个阵容打的挺顺手的,就干干脆脆、利利索索打满三局,3:0拿下比赛,它不香吗?

非要把自己逼到危机、逼入绝境,才有锻炼价值吗?

更为尴尬的是,这两次第三局换人,都是用张常宁换下其中一名主攻。

对战荷兰,第三局是张常宁换下朱婷;对战多米尼加,第三局张常宁换下李盈莹。

好像“第三局困境”都是张常宁造成的一样。

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前三周的比赛中,张常宁是最稳定、最强有力的一个点,所以肯定不是张常宁的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传;二是心态。第一个问题就是由第二个问题造成并引发出来的。

前两局都是大比分领先,就会给主力球员一个心理暗示,对手不行,我们实力强,第三局肯定没问题。

一旦出现这种想法,思想上就会出现轻敌、懈怠的倾向,接一传或者防守或者处理小球时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失误也就随之增多。

另一方面,在打了两局之后,对手也慢慢适应了中国队的打法和扣球队员的线路,所以也会更有针对性的发球、拦网。

排球就是一个抑制与反抑制的运动,当我们自身懈怠了,而对手积极了,此消彼长,在场面上就会出现势均力敌甚至全面反扑的情况。

像昨晚中国女排3:0横扫意大利二队,第三局没有换人也出现了一上来就被对手冲击,最大差距被拉开3分的情况。

所以郎平换人本身并没有错,更与张常宁的上场无关。

而是到了第三局,仍在场上的这些队员要打起精神,注意力更加集中,状态更加积极,要把冲击对手、全力拼搏这口气贯穿始终,坚持到底!

郎平在第三局换上张常宁,也是希望张常宁能有更多机会与主力阵容磨合,毕竟面临不同的对手,我们要演练不同的阵容,三个主攻都很优秀,如何排兵布阵也需要在实战中不断的去尝试。

作者:蓝雨星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