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见字如面》的一封公开信!

(2017-02-09 08:15:15)
标签:

见字如面

张国立

归亚蕾

蒋勤勤

林更新

分类: 娱评天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2dd374ec98bb2432e595e1a32050431bx600x400x31.jpeg

《见字如面》节目组:

 

你们好!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你们,做了这么好的一档节目。

在如此喧嚣、繁杂的时代,能够让我们安下心来,静静地听,细细的品,通过文字与书信回到久远的年代,感受旧日的时光和历史的故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feb8a65035326748136157249abb39d4x600x375x27.jpeg

电影《不二情书》里曾有这么一句台词:信,是千里之外的眼睛,它能看见你的心。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微信微博普遍运用,即时通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拉开了心与心的交流。写信,其实不仅仅是一种通讯手段,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正所谓“见字如面”,一封信,包涵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一个时代的沧桑变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619291d47972f6ebb197e69ded9ad93ex600x443x30.jpeg

您们的节目,通过信件、文字的阅读,将人们带回到过去那个年代,见证那段历史,重逢故去的名人,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味有意义有情怀的事件,这真的非常有价值。

比如通过萧红写给弟弟的信,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代文坛女侠在病榻前还在心系祖国,感受到她那份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曹禺与黄永玉的书信往来,我们见识到艺术大家的赤子之心,那份对于艺术的坚守与热爱令人动容,同时对于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也有醍醐灌顶似的启迪以及分析入理的鞭策;还有蔡琴在杨德昌去世后的信件,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书信传情,都让我们领悟到爱情的真谛……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d46fe2d9bd424d95fe55a9ca8fcb9713x600x375x35.jpeg

而让实力派明星读信,不仅仅吸引了众多粉丝、提升了收视率,而且也确实恰如其分。

一方面,这些明星之所以有很高的知名度,正是说明他们在专业领域都有过硬的功底,尤其是像归亚蕾、张国立、徐涛这样的老艺术家,云淡风轻的将一篇篇书信娓娓道来,一开腔,就能把观众带入到那个情境中,语气、神态、轻重、句读拿捏得恰到好处,艺术造诣令人折服。

另一方面,这些明星多是演员出身,由他们以第一人称去读信,也有一种角色扮演的代入感。他们在读信时,甚至会出现“他就是那个历史人物,那个人仿佛穿越时空就站在你面前”的感觉,真正达到了“见字如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7b42b2df41b51065c3258f88e1e03a5bx600x537x48.jpeg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真的好喜欢这个节目,它能让我慢下来,把心沉下去,不至于过于浮躁,有机会去思考一些东西,而这,对于每天都在疲于奔命的我们来说,太难得了!

 

但同时,作为评论人,许是职业习惯,许是太爱了些,难免会有些吹毛求疵的挑剔以及不太成熟的建议。

比如,在明星读信的时候,节奏、感觉都很好,但一到主持人和嘉宾点评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仓促和混乱。尤其是两位美女总在抢话,主持人的把控也欠些火候,总感觉要急急忙忙结束、赶紧进入下一封信似的。其实一段读信之后,可以多留给观众一些思考的空间,让我们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消化。这时候,主持人和2位嘉宾不妨多聊几句,一方面启发观众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让这种情绪能再持续、蔓延一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15477ce25350be69fc6fbb2bbe4bc165x584x300x23.jpeg

毕竟这个节目的初衷和风格就是让我们停一停、歇一歇,回望一下过去,感受文字和书信的魅力。所以点评要透,节奏要稳,要把语速放慢下来。每一期没必要安排那么多封信,三封足够,把它聊透彻、聊痛快也许效果更好!

另外,也借这封信,反映一下众多粉丝的心声,他们特别希望在这个节目中见到诸如:陈道明、王志文、濮存昕、金士杰、舒淇、周迅、章子怡、袁泉、刘涛、孙俪、胡歌、王凯等众多明星,我以为这个提议还真不错,因为上述明星无论是声音还是台词功底,均是有目共睹的!

再有,适当的增加一些现场观众与嘉宾的提问互动,或是让读信明星聊聊自己读信的感受,作为补充和花絮,也许也是丰富节目内容的手段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0f399e6ca429076957649d40e0b0c7f9x580x368x38.jpeg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许多废话,只是在下一点点粗鄙的感受,不妥之处请见谅。希望节目越办越好,让这股清流一直源源不断、长流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