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之《举报者》——越真实,越惊悚

(2015-04-22 00:03:18)
标签:

北京国际电影节

朴海日

举报者

韩国电影

惊悚片

分类: 电影周记

特别喜欢韩国的惊悚类电影,悬念的设置,精心的铺垫,最后的高潮,都非常考究。不仅逻辑缜密,充满智慧,而且情感表达细腻,氛围营造到位,代入感、悬念感强,整体感觉很精致。它一般少有冲击人眼球的血腥,取胜的关键往往是情节的反转、虐心的剧情、伦理的拷问,《举报者》是此类影片的佳作,荣获了第51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项提名,本片改编自轰动韩国的2006年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博士干细胞造假风波。近些年,韩国人将电影镜头对准现实事件,而且改编都很成功,比如早前的未解谜案三部曲《杀人回忆》、《那家伙的声音》、《孩子们》,还有近些年的《追击者》、《熔炉》、《素媛》、《辩护人》等等,越真实,越惊悚,也就越能打动人心。韩国电影人,此次将这一科学造假事件改编成电影,可见他们的魄力和勇气。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之《举报者》——越真实,越惊悚

影片一开场将故事背景渲染的感人且振奋人心,这为后面的举报、揭露,做足了铺垫。随后本片的第一男主角尹PD就像探案推理剧中的侦探一样,拨丝抽茧,穿越层层迷雾,克服种种阻碍,调查取证,探寻事情的真相。但是实话实说,由于干细胞研究成果造假这个案件本身的专业性、学术性太强,又不像其他凶杀案件直接涉及到暴力血腥等元素,所以探寻的过程显得中规中矩,缺少足够的爆点和刺激的段落。

不过尹PD公开质询李教授那段挺精彩的,随即教授安排路人羞辱尹PD,自己又出来解围;然后又授意曾经的参与者翻供指认尹PD使用威胁恐吓的方式获取“虚假”证言,这次大反转让尹PD的调查陷入危机。但越是在逆境,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性情。于是我们看到了尹PD以及举报者,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坚持、乐观,相互鼓励;我们也听到了尹PD看着抵制他的人站在电视台外面示威时,那句感人的自言自语:我第一次觉得这些人好可怕。我以为我把真相说出来,他们会站在我们这一边。没想到却这么难。确实如此,很多时候让别人相信一样东西,确实很难很难,即便那个东西是真的,即便它对大家是有利的。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之《举报者》——越真实,越惊悚

李教授最后向克隆狗忏悔那段也很走心,人类一切的麻烦就是贪欲所致,正如李教授所说:在该停下来的时候没有停下来,走的太远,让自己负担太多……这从侧面也反映了韩国政治层面的一些内幕,比如民众的知情权,国民的真正自信等等。这是韩国惊悚片一贯的风格,总是不失时机的针砭时政,这不仅仅是为了讨好普通百姓,其实……在笔者看来,也是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良知,好电影就应该成为一面镜子,照到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从而推进社会进步。新闻媒体的报道自由权也是本片涉及的一个亮点,作为传媒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在尹PD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过呢,这也就是在外国,中国的新闻永远都是喉舌,很难做到真正的公正、自由。就比如结尾处出租车司机说的那句话:要是有钱就移民了,大韩民国再这样下去还能算是个国家吗?这个话,你在咱们中国的电影上播出去试试?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之《举报者》——越真实,越惊悚

演员方面,第一男主角朴海日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韩国欧巴,不帅,但有味道。他演过很多著名的惊悚片,比如《杀人回忆》、《汉江怪物》、《极乐岛杀人事件》、《百万韩元》、《苔藓》……,在本片中,他的表现稳健有余,却惊艳不足,几场激情戏都显得有些温吞,失去了以往惊悚片中的起伏感。而作为本片的核心人物——举报者,柳演锡明显戏份偏弱。整部影片,其实都是尹PD与李教授的斗法,一个拼命寻找,一个拼命隐藏,而本该是真正主角的举报者却一直处于隐秘状态,个人认为这是本片的一大败笔。柳演锡饰演的举报者一直以一个工具的身份存在,开始的时候还表现了一下他在情感与理智上的博弈,随后就消失了,遇到危机的时候出现了一次,然后就是结尾处一家人团聚观看新闻,如果要是这样,还不如叫《还我真相》或者《追击真相的尹PD》更为合适!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之《举报者》——越真实,越惊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