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盒子》里的《艺妓回忆录》

(2011-02-25 20:47:20)
标签:

转载

分类: 电影周记
这是我最早的一篇影评

一看题目,大家会觉得挺怪,那是因为,今晚我一口气看了两部由外国人导演的、中国演员作主角的片子,这两部片子看似毫无联系,但却真切的见证了一个女演员的变化,没错,这个人就是巩俐。

《中国盒子》拍摄于1998年,《艺妓回忆录》拍摄于2005年,相隔七年,巩俐的变化相当之大:当年她是电影中的绝对女主角,无人出其左右,而今她只是个为被称作她的接班人而实际上已完全取代她的章子仪配戏的女二号;当年她珠圆玉润,是标准的鹅蛋型脸形,透着雍容华贵,而今她的老脸越发消瘦(人一瘦就显得脸好长),一脸的沧桑悲苦;当年(在电影里)多少男人为她争风吃醋,而今她只能看着小章同志风骚撩人,却仅有嫉妒的份……

有一种女人,年轻时不见有多少风情,但越老越有味道,比如张曼玉、比如刘嘉玲,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凸现出销骨蚀魂的女人味。很多人都不知道,张曼玉在《中国盒子》里还有一个极富个性的角色——土生土长的香港新青年,一身的酷辣装扮,扑朔迷离的身世,还有右脸的深深疤痕,由好莱坞老牌实力男星杰里米·艾恩斯饰演的记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在97回归倒计时的脚步中苦苦追寻着这个女子,试图了解她的真实故事,以期更深入的了解香港。然而张曼玉始终在躲躲闪闪,她的面孔就如同香港给我们的感觉:美丽却不完满,灿烂然也有伤痕;颓废中喷薄着新奇,时尚中隐约着神秘,半遮半掩间似真似幻,似明似暗。还有,印象最深的是张曼玉当年的那双眼睛,太多的故事…

刚才只说了一种,还有一种女人就属于我们常说的越老越不值钱的普通女人,不幸,巩俐属于此列,看了《艺妓回忆录》后,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得承认巩俐确实老了,而且老的……我不想再说下去了,毕竟她曾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女演员之一。如同刘德华,再不好,我也得护着,因为年少时我真的爱过他们!我真的希望巩俐给我的印象永远停留在《古今大战秦俑情》中身着一身白衣的东儿在溪边戏水时阳光般笑靥的那一瞬!FOREVER…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巩俐再不济也难以掩饰她“天后”的风范,这不,2006年,巩俐携《迈阿密风云》、《满城尽带黄金甲》、《沉默的羔羊前传》三部大片风云再起,着着实实的让2006年成了“巩俐”年,更让以四小花旦为首的年轻女星望眼欲穿却无法企及,所以说啊,姜还是老的辣!

除了巩俐、张曼玉的高超演技,《中国盒子》吸引我的还有她极其敏感的题材,1997年香港回归对于中国内地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对于英国人、不是英国人但长期在香港赚钱、工作、生活的外国人,还有许许多多香港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是否也一如我们这么兴奋、这么企盼、这么快慰呢?早就听国外的一些朋友说,现在的香港跟从前已大不一样,香港人对回归之后的种种也都有着千差万别的看法和心绪,只是国内主流媒体始终对此不予报道。电影方面,迄今我也未见到对此题材全面而真实的故事片或纪录片。《春光乍泄》中倒是有所提及,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深入探讨。今晚终于见识了《中国盒子》里关于此事的“尘封档案”,它向我们展示了香港回归前(确切说是1997.1.1—1997.7.1)这段日子中,香港人、去香港挣生活的大陆人、去香港挖金的外国人身上发生的一些故事。由于本片是外国人眼中的香港所以也很难说它客观,但毕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很有意思。

《艺妓回忆录》虽然是大制作、大演员,但与《中国盒子》相比起来,简直就是烂片,我不知是不是受父母影响(我和他们一起看得上述两个片子),看《艺妓回忆录》时我真的昏昏欲睡,要不是有“初桃冷嘲热讽并痛打小百合(巩俐VS章子仪)”的戏,我才不会坚持把它看完呢!还有小章同志,怎么看也不像是艺妓,倒像日本女间谍。本来嘛,日本人的故事,中国人演绎,美国人编排,这事一听就不靠谱!还是她的婉后(《夜宴》)演得好,演中国婊子就是驾轻就熟,哈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