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杜家沟清真寺

标签:
转载 |
分类: 伊斯兰 |
http://s3/mw690/001OCN9Ezy6Ro9gV0MG62&690
清同治九年(1870),左宗棠将陕西泾阳、咸阳、兰田、临潼、西安城外的广带门、草滩子等地的杨文治和禹彦禄义军的余部四十多户回民陆续安插到杜家沟并发给了良民门牌。这些走出战火的穆斯林,定居下来第一件大事便是修清真寺。起初,他们借用陈三家的两孔窑礼拜。后来郭兆祥、陈登奎、马兆文、古万保等人从泾源的沙塘川伐木料,利用泾河急流大浪把木料冲到杜家沟庄口,再抬回去,修成了三间大殿。民国6年(1917年),由白有文带头,进行了扩建。新扩建的清真寺采用中国传统木框架结构,有“明七暗九”的16间大殿,另建有9间卷棚,用作经堂、阿訇及满拉宿舍,整个建筑布局井然,气势宏伟。1975年被拆,1983年重建。
http://s8/mw690/001OCN9Ezy6Ro9iV8phf7&690
1999年郭景海哈吉倡导设计,将寺从沟里迁移到川里宝中铁路旁,建成了气势雄伟的新大殿。2012年,在郭景海哈吉为主任的寺管会带领下,对清真寺进行了改扩建。在大殿四角新建高32米的尖塔。对大殿内外进行了装修,窑殿正面壁龛上,满雕精巧的阿拉伯文和花朵。殿内普相仿和天花板上,施以“博古”、“花齐”等彩绘。礼拜殿内悬挂着用玻璃串珠、彩色玻璃灯罩组成的大吊灯,安装了地暖。同时新修了教学楼和餐厅楼。整个建筑布局井然,气势宏伟,成为平凉城东一景。
http://s7/mw690/001OCN9Ezy6Ro9mkRQqa6&690
其中有:第一代郭连益(胡登洲巴巴的再传弟子)、韩景堂(曾任西安化觉巷大寺教长,归真后葬于化觉巷大寺前)、广西马(曾任杜文秀起义军的法官,后隐退杜沟清真寺任教长)、马清廉(人称河州大马阿訇);第二代有马河图(即贵州普安厅白旗起义军马河图副元帅,起义失败后隐居杜沟寺任教长,曾任西安化觉巷大寺教长,精通阿、汉和波斯文,又是书法家)、马孟恩、陈生林、苏太平、李正春、马道真、杨明福、古学廉等;第三代有白有明(曾任西安化觉巷大寺教长)、相玉明、李德明、苏振兴、丁清廉、马文有等;第四代有马鸣鹤(陇东师范阿文教师,陈克礼阿訇的老师)、陈俊杰、陈俊文、李文选、丁信元、苏长真、古月俊、马俊德、苏永真等;当代有郭明兴
http://s7/mw690/001OCN9Ezy6Ro9sbEEK46&690
虔诚的教门,和谐的村风,使杜家沟群众沐浴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阳光里。解放后从这里走出的大中专生50多人。他们在教育、卫生、经济等各个领域发着光,一部分还成为优秀的民族干部。目前,在崆峒区乡镇、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中,有3名来自杜家沟。丁信真于1955年3月至1957年8月任平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奇若曾任华亭县县长、书记;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现任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邸广平整理,不准、遗漏之处,望修正、补充)
http://s3/mw690/001OCN9Ezy6Ro9xjEWua2&690
http://s15/mw690/001OCN9Ezy6Ro9Ch74O7e&690
http://s11/mw690/001OCN9Ezy6Ro9FUvdEfa&690
http://s11/mw690/001OCN9Ezy6Ro9HnFbAc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