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活动——《主题后审议》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
园本教研 |
项目负责人 |
林王玲 |
活动时间 |
2020.12.29 |
活动地点 |
多功能厅 |
活动主题 |
主题后审议 |
主讲人 |
教研组长 |
参加对象 |
副班老师 |
申请学时 |
|
活 动 内 容 及 进 程 |
小班段《绿色蔬菜好宝宝》主题活动分享——黄蓉蓉 一、主题的由来 幼儿刚入园时,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只吃大米饭,不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特别严重。蔬菜是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那么如何唤起幼儿对蔬菜的喜爱之情,使幼儿在宽松、自然、快乐的情境中了解蔬菜呢?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年段幼儿普遍出现的情况,准备开展一次健康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改善挑食、偏食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二、设计思路 绿色蔬菜、均衡饮食、生活自理几个关键字组成了我们小班的 食育主题《绿色蔬菜好宝宝》设计思路分为三个部分:PPT 三、幼儿可获得的领域经验
本次主题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了不同的活动内容。
第二阶段:绿色蔬菜有营养。
第三阶段:绿色蔬菜我爱吃。
第四阶段:我和蔬菜做朋友。 中班段《动物乐园》主题汇报——林克慧 一.前审议回顾 首先简单的对主题前审议的内容做一个回顾。在通过前期的三研(研儿童、研兴趣点、研已知经验)二审(审目标、审主题)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动物是有浓烈的好奇心的。在调查表的统计中,发现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文学作品或者动画片里比较常见的动物形象。而他们的知识来源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和书籍。 二.审议后的落实 有了三研、二审的基础,那么课程实施的这一条路要铺垫呢? 根据主题架构分析,我们结合本主题的两个关键词,关心和爱护。 基于《纲要》、《指南》《园本课程》理念,通过熟悉、喜欢、情感三个维度预设,预设、生成了《在动物园里》《在农场里》以及《动物我爱你》三个子主题。 当然,我们的活动面还涵盖那么多,刚刚已经截图了部分活动开展的活动那个情况照片让大家了解到。其实主题开展,还需要他们的协助,比如:区域游戏、食育课程、主题墙等。 我们提倡主题内容在集体活动、项目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家园共育、环境创设等各种形式中,生根发芽。 大班段《家乡的味道》主题活动汇报——温小燕 主题说明: 本主题活动以“家乡的美食”为载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家乡美”,第二层面“家乡味”;第三个层面“家乡情”。 主题目标: 了解自己的家乡平阳,知道家乡的特色美食,尝试简单制作。 积极参加美食活动,增强幼儿的探究欲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感受家乡的饮食文化,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环境创设 主题墙 家园共育 亲子时光 教案集 |
||
活 动 反 思 与 意 见 |
小班《绿色蔬菜好宝宝》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收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主题活动的时间较短,没有深入挖掘的时间。又如主题的进度都是按照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由幼儿自主引发生成的活动较少;教师有些时候不能深入地引导和探索,不能及时地对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在今后的主题开展中,我会不断学习,从不断反思的角度开展好班级的主题活动。
在主题《动物乐园》活动中,我们除了站在孩子立场,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点开展各类活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少,在游戏活动中,不能放开大胆的表演,总是觉得这种模仿表演很可笑,不能投入其中。二是在制作活动中幼儿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有限,在活动中缺少耐心,及探索精神。当遇到困难时急于求助于他人,且放弃了自己探索的机会等。针对该主题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会在今后的主题活动中进行有计划的改进和完善,使幼儿在各种主题活动中,各项智能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大班段的微课程《家乡的味道》是我们历经了一个月的成果。从主题说明、主题目标、环境创设、主题墙、家园共育、活动区活动、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等等,我们都进行不断的深思与讨论。课程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对家乡的美食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收到了孩子、家长的喜欢,也获得很好的成果。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