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活动——中班语言:《捉迷藏》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平阳县机关幼儿园
项目名称 |
园本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黄海燕 |
活动时间 |
2017.10.23 |
活动地点 |
多功能厅 |
活动主题 |
中班语言:《捉迷藏》 |
主讲人 |
张亚洁 |
参加对象 |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认识颜色与相应事物之间的关系。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创编,感受仿编诗歌带来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材料包:树叶、小草、菊花、云朵、天空、枫叶等图片以及相应的色块(绿、黄、白、蓝、红); 3. 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记录纸,黑色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2.师: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一个人找另外一个人或者许多人藏,而且要藏到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并且要躲的快。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一)欣赏散文第一部分。 1.有一群颜色宝宝和太阳公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呢?(播放ppt1—4) 2.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感觉?请你试一试。 谁知道“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呀?(晚上) 颜色宝宝们是怎么躲起来的?(理解词:静悄悄) 为什么要“静悄悄”地躲起来呢?(不容易被发现) 3.颜色宝宝们已经静悄悄地躲好了,你们知道他们都躲在哪里吗?(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4.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学习用“××躲在××里”的句式回答) 5.为什么××颜色要躲在××里? 6小结:颜色宝宝要躲在和自己一样或者相近颜色的东西里,才不容易被发现。 (二)完整欣赏散文诗 1.颜色宝宝们都藏得好好的,太阳公公会找到它们吗?(播放ppt9—10) 2.是谁把太阳的手帕解开了?太阳公公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白天) 3.师小结:晚上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到了白天什么都看见了,太阳公公一下子就把颜色宝宝们都找到了。 三、游戏情境,尝试仿编。 (一)尝试仿编。 1.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和颜色宝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这次有哪些颜色宝宝来玩呢?(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拿出放在椅子底下的画板画一画,并用“××躲在××里”的句式说一说。 3.我们把这么多好听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里来念念吧!(把幼儿仿编的内容放到散文中集体朗诵一遍) (二)游戏“捉迷藏” 1.师:现在,我们把自己想象成某种颜色的东西,躲在颜色小屋里,不要被老师发现了。 2.开始游戏:教师蒙上眼睛说:1、2、3、4、5,幼儿躲起来,教师找,找到后提问:“你是什么颜色的东西,为什么躲在这间颜色小屋里?”幼儿答:“我是XX,躲在X小屋里。” 四、结束。 其实大自然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颜色呢,他们会躲到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
||
活动反思 与意见 |
《捉迷藏》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宝宝来躲的捉迷藏的全过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不发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入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很适合中班孩子欣赏、学习。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散文诗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了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并采用游戏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其发散性思维。 本次活动我主要安排四个环节展开。第一环节:我以谈话的形式,通过提问直接唤醒孩子的游戏经验。再引出太阳和颜色宝宝也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直接导入。第二环节:欣赏散文诗,这是本活动的重点,分四步进行。先分段欣赏,再整体欣赏。第三环节:游戏情境、尝试仿编。第四环节:活动延伸。 这节课的环节设计比较清晰,设计的提问给幼儿许多想象的空间,准备工作做得也比较充分,教学的重点突出,教学目标也完成得较好,幼儿能积极参与,学习兴趣较浓。 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http://s15/mw690/002ak5bgzy7fvLVtjYO0e&690 http://s15/bmiddle/002ak5bgzy7fvLLsXq6ae&690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