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本培训之教学讲座--谈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新思考

(2013-09-12 14:51:00)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谈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新思考

 

                                                              平阳县机关幼儿园  陈小香

 

  谈到“环境”,大家都很熟悉,而且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环境教育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也是一个长此已久的“老”话题。我们老师长期以来都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重视环境创设,在理论和时间探索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有不少的困惑,也存在一些误区,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幼儿园环境创设有永远是一个新话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纲要》在有关内容中高度强调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关问题,《指南》里也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当然,这里的“良好环境”包括幼儿园整体环境和室内环境创设两大部分。所以,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因而在创设它的时候应注意要具有全面、多功能的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创设环境时,没有很好地将环境同各种教育因素和幼儿的需要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起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作用,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环境创设存在的几个问题

1缺乏正确评价导向,评价只注重过程中的艺术创造。而忽视了环境布置的教育功能的评价。导致了环境的创设向着观赏型、艺术型的方向发展。

 2缺乏明确的创设目标,老师们对环境创设往往是在没有母的的情况下收集资料进行的,不考虑幼儿教育的内容、目标和要求,造成了以装饰功能为主,忽略了教育功能。

3缺乏系统的创设计划,往往是想创设什么样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这样的环境布置发挥不了教育的功能,影响力也是有限的,浪费了老师的精力和幼儿园的财力物力。

4往往以视觉创设环境、静态设计、平面的创设为主。这样的环境就造成了形式单一,呆板,对幼儿吸引力不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5以教师制作布置为主忽略幼儿主人翁意识。在创设时,从构思到制作都由老师一个人完成,没有让幼儿参与到其中。

二、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使得环境创设的作用被大大的削减了,没有起到应有的有效作用。因此在创设环境时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大家都知道,“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是,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致。比如我们开展的是什么主题,那就创设与该主题相对应的环境,比如主题墙啊,区角材料的提供啊等等,这在我们的教参里都有体现,老师们平时也都是这样做的,我就不多说了,又比如在室内外的墙面画上各种图形、谜宫,贴上数学题,幼儿去想一想、做一做,增大幼儿接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供幼儿游戏使用,并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煅炼。

 2.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而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实施→再修正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你就能看到班级的主题墙总是从标题→框架→大标题→小标题→完成,这是一个积累、丰富的过程,也是体验成功的过程。比如小班娃娃家,大班

3.幼儿参与性原则

   大家都知道,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他们对环境有了深刻的记忆,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同时,教师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使幼儿由单纯的欣赏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幼儿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当幼儿有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融入进去,真正展示自己。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相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各个幼儿园具体的场地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正像有句广告语一样:“不选贵的,只选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要考虑整体效果,像前天陈碧霄老师说的一样,要考虑外环境与班级环境的和谐,色调的一致性等等,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还要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楼梯间有两根塑料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5.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教师在环境过程中,可以请幼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并引导幼儿参与制作过程,为幼儿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既满足幼儿活动需要,又塑造了幼儿的“创性”、“主动性”、“积极性”。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新思考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

      1.在环境创设中突出教学特色

每所幼儿园都应有自己的办园特色,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竞争激烈的年代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服从于本园的教学特色。例如,体育教学活动是某园的一大办园特色,在室外的环境创设中一定要与教学特色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特色起烘托渲染作用。在幼儿园门口大厅悬挂体育明星吊饰,吊饰结合各项体育运动,形成一组具有体育氛围的“我与体育明星对话”的组合吊饰。在教师带领幼儿散步、观察的环节中,围绕这一情景,随机教育,能激发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环境创设充分利用三维空间(走廊,过道,上面的挂饰等)

空间布置是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来实现,而且更换方便。如一年当中有许多节日,我们用空间布置去配合节日教育,在中秋节挂上灯笼,国庆节挂上国旗和彩旗、端午节挂上粽子等。灯笼可以是小朋友家里用过的,粽子可以由老师和幼儿用各种广告纸、包装纸来折,再配上彩线做的吊穗,既环保又美观还调动了幼儿参与布置的积极性。吊饰使我们的环境创设拓展到空间中,校园和活动室就变得立体而生动。

3.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体验。

现在幼儿园每班都有主题墙,每一个主题墙都离不开幼儿的参与。所以,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教师不是把精力放在“我想怎么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是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提供怎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并且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4.环境创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幼儿园环境,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整体而系统的,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美感,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或者在同一个楼层的班级的走廊布置风格迥异,显然是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已。为此我觉得在环境创设中应该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合作与分工相呼应,以创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基调,努力创设温馨、舒适、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结束语:

   老师们: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既要强调“美化、绿化、净化”,更应该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结晶。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正确的环境创设理念。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http://s5/bmiddle/764de18egx6CAP5G31af4&690

http://s8/bmiddle/764de18egx6CAR2XbLN6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