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配制原则

标签:
药膳2 |
分类: 《营养与健康》 |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1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辨体施膳”,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
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
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http://s14/middle/764d8a4cnb2cb72501f5d&690
2
因时而异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ß
ß
ß
ß
中医理论:“四季五补”
春天万物复苏,五脏属肝,适宜升补;
夏季分初夏与长夏,初夏天气已热,五脏属心,宜于清补,长夏天气炎热,五脏属脾,宜于淡补;
秋季天气凉爽,五脏属肺,宜于平补;
冬季气温寒冷,五脏属肾,宜于温补。
http://s10/small/764d8a4cnb2cb6dfdf059&690
3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
(1)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适合食用易消化,多样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老人分为两种:
一是虚症:心、肝、脾、肺、肾不足—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晕、失眠、 性功能减退、腰酸腿软、腹胀、纳差、便秘。
二是实症:血脉不通畅,痰湿内阻—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组织增生。
所以,老年人应该多服健脾开胃、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脉、通便及延年益寿的药膳。
(3)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
这些在药膳中都应该注意的。
http://s2/middle/764d8a4cnb2cb7531c721&690
4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
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 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 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
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应遵循这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