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011-03-24 20:49:03)
标签:

杂谈

    “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种教学目标拟定思路,三维教学目标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其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既有各自的特点,彼此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

三者的区别:

1.“知识与技能”是一个完成预设教学指标的结果性目标,是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有待转化的知识,它需要在认知过程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向条件性知识的转化。

 

2.“过程和方法”是一个动态化、开放式的程序性目标,从方法论的角度是一种“认知思维的操作和体验”,是指通过运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认知思维完成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过程,即学生向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转化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人对亲历事件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是一种体验性目标,是这个知识化学变化中的催化剂,它是一种社会性态度,包括自我意识、心理健康、自我发展、道德、态度、价值观、感觉、动机等方面,它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具有较大的动力性和深刻性,明确学生的需要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最适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三者的联系:

    “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和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中介和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逐步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

 

    “三个维度”是课程总目标拟定的思路,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模式。我们不应将“三个维度”模式化为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需要在这“三个维度”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学段目标、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不是直接根据“三个维度”这一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而确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