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小镇有了一张广东“名片”【羊城晚报】

(2016-06-02 10:54:13)
标签:

杂谈

 花姐馨语

     今天是6.1儿童节,花姐首先要祝福所有的孩子们节日快乐、健康成长;也祝福所有的花粉朋友童心未泯、开心快乐每一天!
    
时光荏苒,往事历历在目。屈指算来,花姐到林芝已两月有余。特别感谢此时,羊城晚报记者温建敏专程到林芝,采访广东援建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设情况,并和花姐一起重温了两个多月的林芝工作、生活与感悟。
    
今天,一起原文分享温建敏的采访报道。愿我们一直保持童心,用一颗炽热的童心感受生命中的温暖;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好;用一脸童真的笑容去感染身边的人,用心生活、快乐无限。
    感恩祝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1687eca22a14c279c3df9fe39670bca.jpg

文/羊城晚报记者 温建敏


“到5月22日,我援藏正好两个月。”

被网友亲热称为“花姐”的全国人大“明星”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花姐”新的身份是西藏林芝市政府党组成员、林芝鲁朗景区管委会书记。未来三年,她的主要精力将放在一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实际上,黄细花这一批的援藏干部应该是2016年7月才到位,“花姐”比别人早了4个月来报到,就是为了推动广东省从2011年开始在西藏全力打造的旅游项目——鲁朗国际旅游小镇。

“花姐”迅速成为这个蓄势待发小镇的名片之一。“她应该是目前名气最大的援藏干部”,一位林芝的官员称。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acd7757d7b0daa2deb7d1439986bf40.jpg


缘定西藏


一切早有先兆。

2016年3月6日,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明星代表”黄细花突然抛出“旅游精准扶贫”话题,成功把全国记者目光聚焦到一个名叫“鲁朗”的小镇上。

“今年1月份,我非常荣幸到了林芝去进行旅游项目的调研,看到鲁朗小镇以后很震撼,鲁朗小镇是旅游精准扶贫的一个经典案例。”

黄细花在小组发言上称,鲁朗小镇的乡村旅游带动了周边的群众从农牧业为主转变为以旅游服务业为主,“鲁朗小镇刚建的时候,周边有3个村庄,53家简陋的家庭旅馆,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到2015年已经发展为1000多家设备完备的家庭旅馆,人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

全国两会闭幕四天后——3月21日,50岁的黄细花踏上了援藏行程。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0bd4fc199e9922245e67130d61a97689.jpg


“因为3月23日是林芝的桃花节开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广林芝旅游,我两会一结束就赶紧动身了。”黄细花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这是我第二次去西藏,都说西藏是一辈子必须去的一个地方,但没想到会是这种形式(援藏)。”黄细花说。

“花姐”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去年年底,组织部门找她谈话,问她愿不愿意去援藏。2016年1月,黄细花带了一个8人考察小组奔赴西藏。考察结束后,她做出了留在林芝的决定。“主要原因是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了,想推荐给更多的人知道,这是旅游人的职业病。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被这里援藏干部的精神深深地感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ac31c4a83d324745d33a929eb77020b5.jpg

鲁朗小镇


谢斌辉是2016年1月份“花姐林芝考察团”的一员,考察过后,他也成为援藏干部的一员,并先于“花姐”来到了林芝,担任林芝市鲁朗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巴宜区鲁朗镇党委副书记。为了援藏没有后顾之忧,他还把妻子从惠州安置到林芝“陪援”。

谢斌辉是黄细花在惠州市旅游局的下属,中国注册高级策划师。他毫不掩饰对“鲁朗小镇”的看好。

在谢斌辉看来,广东省历时5年投资30多亿打造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必将成为藏东南的一个旅游亮点,建成后,将使林芝市旅游景区设施有全新的突破,使林芝市的旅游发展跨入一个新时代,同时也将成为旅游精准扶贫的典范之作。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79b05d72a838018ddaf391a0820d27cd.jpg

 

从林芝出发,往东南约80公里,翻过4720米的色季拉山,就到了正在建设中的“鲁朗小镇”。在连绵起伏的雪山、林海、牧场中,一大片藏式建筑静静地卧在318国道边上。

谢斌辉介绍,小镇以“藏族文化、自然生态、圣洁宁静、现代时尚”为建设特点,将打造成高端旅游度假休闲景区,仅五星级酒店就有三家,将打破整个藏东南高端酒店偏少的局面。

羊城晚报记者看到,整个小镇还在紧张施工当中,主要是内部装修、铺路和配套建设。记者随意走到湖边的一个度假酒店区,从房间往外看,湖泊、草场、森林、雪山、白云依次排开,美景无尽。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34a89f2386e7c6273165d1063bdb09a.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e20d5e5b68aece959bd0a0c7e92c042.jpg


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林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蔡家华是“鲁朗小镇”项目的发起人,他担任林芝县委书记时,曾骑着马考察周边环境。蔡家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201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共同把“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列为全国援藏项目,目前已进入“试营业阶段”,估计最快七八月份就可以迎客。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862fddeae6d5a28e5cff02ea190cc29.jpg


艰巨建设


“鲁朗小镇”项目提出后,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亲自主持项目筹备工作,多次听取关于项目汇报,具体指导各项工作。可以说,项目从提出到落地建设,无比艰难。

林芝市政府副秘书长、林芝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现场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瑜说:“这个小镇建设的工作量有多大?光需批复的各种报告就有470多项,各种规划招标等文件可以堆满半间屋子。”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0ba70ae0153acff93802a0ce3786e3ae.jpg


谢斌辉说,建设鲁朗小镇,最大的问题是自然条件恶劣。印度洋暖湿气流顺着雅鲁藏布大峡谷通道到了色季拉山口时,被高山阻挡,因此鲁朗一年四季降水丰沛,形成了号称“东方瑞士”壮丽景色的同时,也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一年当中,有一半时间是不适合开工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0a99823fd978ae2d5bc1ce34787dedf.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09d869cd1b973df3643b99d163965ad.jpg


“到了鲁朗现场工程指挥办公室后,我跟人说话的嗓门已经不知不觉大了好几度。没办法,工程紧,一催就容易上火。”王瑜说。

鲁朗小镇现场工程指挥办综合部主任的魏建坤,是援藏的“老人”,上一批援藏结束后,又申请留下三年。他形容鲁朗小镇的广东援藏干部有“三最”:一是这里的海拔最高;二是留守时间最长,因为赶工期,不要说回广东,连去到80公里外的林芝市区都次数有限;三是条件最艰苦,工作人员全部住在村里,几乎与世隔绝。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6bda6c19386f6560ff5389fd60a962a.jpg(夏天还需要两床被子)


“你们看看,我们蔡书记,厅级干部了,也跟我们一样住在板房里,因为墙薄,冬天冷死,夏天热死。没办法,就这个条件。”王瑜说。

建设的难度从一推再推的“试营业”日期可以看出来,相关人员透露,原定于今年5月底“试营业”,实际上要7、8月才可能实现。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4f117f551943255264c459bec1d4814.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f8ffb210c9cec753a2987221e5e456d6.jpg


丈夫流泪


负责项目推广运营的黄细花也经常要来鲁朗,和鲁朗小镇的其他援藏工作人员一样,住在小镇一公里外的藏寨罗布村,住在一个叫“卓玛”的藏民农家小院里。

罗布村实际上是在半山腰上,山下一条大河水流湍急,对面是雪山和牧场,风景优美。走出小院,可以看到随处可见新鲜的牛粪。

“我来援藏,老公一直挺支持的。今年‘五一’他来林芝看我,看到我住的环境后,他哭了。”黄细花说,来西藏后,远在惠州的丈夫趁着“五一”假期前来探望她,到了罗布村的住处后,丈夫一下子控制不住情绪了,因为这里的艰苦程度超出了他想象。说到这里,“花姐”不禁几度哽咽。

但没多久,“花姐”便再次露出她招牌的笑容,“旅游是最好的工作,一边玩,一边就工作了,所以我很开心,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来这里,看到这里的美景。”


西藏“网红”


实际上,自称“快乐工作”的黄细花,在同事眼里一直是名“工作狂”。

5月16日,羊城晚报记者见证了“花姐”工作狂热的一面。晚上7点了,她还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一名投资者的观光有机农庄,半小时后,再次去到数公里外的一个玫瑰基地,全然没发现其他工作人员形体语言中的“饿”字。

黄细花的“工作狂”还体现在无时不在网络上。她的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不断刷屏,向“花粉”(黄细花的网上“粉丝”)推送着各种信息。

“这是非常有效的宣传啊!”黄细花说,“我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对,网红!”

“网红”花姐还保留着以前的习惯,两个手机都是特制的手机壳,后印着自己微信和公众号的二维码,遇到人就让人扫码。“我的微信里有各种人,包括很多牧民,都加了我的微信,有什么事都通过微信跟我直接联系。”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71e2951cfee098822af9eefaa4ddf97.jpg


黄细花还将对新媒体的喜爱直接嫁接活动——5月13日上午,鲁朗的扎西岗村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圣洁宁静仙境鲁朗”交流大会,与会人员主要为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建设者们及小镇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而此次交流大会的签到形式比较新颖,每位与会者都要拿出手机扫描报到处的二维码才能签到成功。

“明星”代表的名人效应,跟一个前景无限的旅游小镇,加在一起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鲁朗景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斌辉说,从“花姐”来后,来林芝旅游的惠州“花粉”就有几十批。

“花姐”称,“我希望能实实在在做好鲁朗小镇的推广,真正做实旅游扶贫。工厂可能搬走,人可能移动,而旅游是搬不走的,是可持续的。”


END

素材来源于:羊城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