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002ad8BEgy6RiTSIveO32&690
夏河是一个很小的县城,是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下面的一个县,因为有了大夏河,这条从桑科草原匆匆而来的河流才有了今天的夏河县。这个坐落在群山谷底之中的小县城,如今却因为有了拉卜楞寺而更加的引人注目。应该更加准确地说,因为有了拉卜楞寺才有了今天的夏河县。 拉卜楞寺在地理位置上和夏河县是在一条直线上,同属于山谷之中,相互是紧挨着的,都属于依山傍水。
我是第二次踏上夏河,第二次看见拉卜楞寺。几年前我曾和朋友一起去过一次拉卜楞寺,因为行程匆忙只是在拉卜楞寺转了转,而后去了桑科草原,可谓是走马观花。甚至连夏河这个名字都没有记住。如今站在夏河的街道上才知道了夏河县这个名字。当然,即便是走在夏河的街道上也是为了去往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本名葛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是我国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藏族民众一般称拉卜楞寺。这些资料我们平时在网上都是可以查到的,我这次是因“藏历新年”纪录片摄制组的关照,和他们一起进行拍摄工作。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也就有了对拉卜楞寺以及对藏传佛教进一步了解的机会。藏历新年在拉卜楞寺有一个正月祈祷法会,藏语把这个祈祷法会称之为“毛兰姆”。自新年的正月初三日晚上起,到正月十七日止,整个祈祷法会活动整整历时十五天。期间,拉卜楞寺的全体僧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诵经六次,其中四次专为祈祷,祈祷佛法常在,有情安乐,天下太平等等。这几天,来自四川、甘南、青海等地的藏民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里的祈祷法会。尤其是 正月十三以后的每一天都有重大的活动:十三日上午,举行“晒佛”,将数十丈长的绣制唐卡佛像,展挂在对面山麓的晒佛台上,僧众高诵沐浴经,在场的数万藏民们肃然起敬,场面非常盛大。十四日上午举行金刚法舞会,为的是祈祷平安、驱除妖魔。十五日晚间举行酥油花灯会,由拉卜楞寺的六个佛学院的僧人们制作的七个酥油花(藏传佛教里以七为吉利数字,医学院在拉卜楞寺比较大,所以医学院制作两个酥油花),陈列于大经堂周围,并供上酥油灯,使得酥油花更显得鲜艳夺目。十六日是的法会活动是“转弥勒”,僧众们抬着一个大的弥勒佛和另外一个由僧人化妆的的弥勒佛在乐队的伴奏下(在西藏自治区的六大寺庙里,唯一只有拉卜楞寺有这样的一个乐队),绕着寺庙展示一周,以示未来弥勒佛将要治世。
拉卜楞寺之大,远观就好像是一座石头城。所有的寺庙建筑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宏伟,酱红色的高墙、深咖啡色或黑色的窗户令人肃然起敬,在寺庙的外面,看不见一根木材,全部是石头垒起来的,当你进入到寺庙的里面,却看见的是全部的木材结构,任何一个地方都看不见一块石头的墙壁,基本上寺庙的一堵墙壁大约有一到两米多厚,可以说是冬暖夏凉。这里每一座寺庙和学院的建筑都是显得那么的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
藏民们到了拉卜楞寺首先会去转经道,这也是一种祈福的方式。据说每一个经桶里面都有一本经书,只要用手摸着经桶转动,就好比读了一遍经书。拉卜楞寺的转经桶是围绕着大金塔一圈的,转经道有大约三公里的距离,全程走路大概需要两个多小时。还有的藏民是跪拜在每一个经桶前进行祈福。他们不光是在经桶面前跪拜,而是从自己很遥远的家乡就开始这样一路的跪拜而来。
在拉卜楞寺的一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都是行走在藏民和僧人中间。正月十六日的那一天是“转弥勒”法会,我在人海茫茫中遇到了一位从玛曲来的老人,神态朴实、笑容可掬,而且,当时的光影效果非常好,便急忙拿起相机偷偷地拍了他几张照片(一般的藏民或者喇嘛是不会让你拍照的),没想到被他看见了,他看见我在拍他的照片,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非常配合地朝着我的镜头微笑,我赶紧又为他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他就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告诉他:“我是从上海来的。”他一边用左手转动着手里的经轮,一边热情地对我说:"是吗,上海很远的,我是从玛曲走路来的。”我一开始没有听明白,我不相信地问他:"走路?"他看着我好奇的目光,点点头表示说:"是的"。在拉卜楞寺或者其他的寺庙,我经常看见有一路跪拜的藏民,身上都是一身尘土,没有看见像他这样干干净净的。于是,我又问他:”你和他们不一样,他们都是这样跪拜着一路走来的,他们的身上都是泥土啊?“他说:“是的,我今天是换了干净衣服的。”我又问:“你已经这么大的年纪了,为什么不坐车来?”他笑笑说:“这是为了完成我的心愿。”我望着这位玛曲老人一脸的虔诚若有所思。我并不知道玛曲离拉卜楞寺到底有多远的距离,(回到当时住宿的宾馆,我查了地图才知道从玛曲到拉卜楞寺是199.2公里),甚至我都忘记问他用了几天的时间来到这里的,但是我却知道老人家有一颗虔诚而又朴实的心。现在这些大城市的人们,平时出门不是开着自己的自备车,就是在路边招手打一个的士,或者坐坐地铁,即便是非常虔诚地去某一个寺庙烧香拜佛,又有谁会走着路去呢?更不要说是跪拜而去。
很多人去过西藏,还有很多人是在画册上看到西藏,或者在歌声里面了解西藏,想象着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那山坡上一群群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以前我也去过西藏,也曾经认为西藏是一本书。只有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才刚刚打开了藏民、藏文化的第一章。
老一克 .
写于2015年04月04日深夜
http://s13/mw690/002ad8BEgy6RiTQijfKec&690
夏河县的达宗圣湖
http://s13/mw690/002ad8BEgy6RiTO5RW4fc&690
拉卜楞寺的转经道
http://s7/mw690/002ad8BEgy6RiTSCsf466&690
大夏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