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连云港驴友驴行记录 |
百度网友姓拉名登字屠倭原创游记,转帖请写出处,谢谢合作。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拏守市寰。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他既流露出自己心境情怀,也萌生对海上三岛(云台山分为前、中、后)的神往。当时海州与云台山相距一条宽约十余里的海峡,名叫“黑风口”。时而波涛汹涌,浊浪涛天。苏东坡见此只好感叹: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跻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涧畔秾华盛,芬芳万树花。
妖含清露润,艳带夕阳赊。
照水波翻锦,映山绮散霞。
仙源随处是,拟泛武棱槎。
旗杆夹来的多了,也就没了意思,所以23日与好友刘涛再爬此山的时候我们在三叉路口里往东上山了。山上被踩出了一条小路,很险很窄,只是没想到,这路居然是上坟人踩出的——当没了坟的时候,也就没了路。只好小心的下山了。途中在路边一个最干净的坟墓那看了看。这个墓碑是三年前的,但是里面的人恐怕有三四百年了。因为上面写着“郁氏二世祖……之墓,十一十二十三世孙立”,对这个前人,我心里很佩服:因为他们的后代人还记得他们的祖先,他们到现在还有一块栖息之地。现在大部分古人的坟墓,都没了,据我爸爸说,当年我家祖坟最早也只能找到五世祖的坟墓(明朝9年的先人为一世祖),而且只是一个小土堆,因为我们这上坟有个风俗,每年上都给前辈坟墓添点土,结果越前的祖先越没人认,越后的祖先坟墓越高越大。当然,文革来了,祖坟也就被深埋了。


在山上往山下拍了张照片。附近就是坟墓了,唉!如果是我一个人,我还真能被吓死。不过24日我上旗杆夹的时候看见大一的两个女生,也是放着大路不走,去爬这山。当爬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尖叫声方圆数公里的大山里都能听的见(可能上山太专著了,没见到边上的坟,或者外地女生不知道连云港的坟是什么样,最后才知道),只见她们下山的速度好象走平地似的冲下来,我真不知道她们怎么会下的这么快的……




下山的时候把花果山的小村村也拍了几张照片。我学校里有人在贴吧里说羡慕小村人民的生活,房子盖的漂亮,又靠着大山,空气清晰,看了看确实也是这样的。只是这样高档的别墅区难道真的是山民所盖?我怀疑是城里有钱人甚至达官显贵用当地人的名义盖的。因为里面很少住人。呵呵。


在小村,在整个花果山乡、云台乡,都可以看见一排排的两层半的小楼,虽没有山上别墅漂亮,但是数目之多、整齐的外观绝对可以做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没在小村看到多少大锅盖,真是希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