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朐逸士
古朐逸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40
  • 关注人气: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2008-10-27 10:55: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连云港驴友驴行记录
百度网友姓拉名登字屠倭原创游记,转帖请写出处,谢谢合作。
——————————————————————————
前天,完成了在学校工地上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这一个月里,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业余时间里,过的都很开心:工作上有监理部的所有成员对我无微不至的指导和关怀;业余时间里我骑个车子把远离家10公里到15公里的花果山乡、猴嘴镇、朝阳镇,都逛遍了。在这一个月里,我最常去的就是学校东边的荒山旗杆夹了,去了至少7次;其次是西游记文化的发源地花果山的山门口,我也去了四次。
旗杆夹并不是山名,而是在一个荒山之上有一个古迹,名旗杆夹,既然荒山不出名,权且以山上有名的东西来代替山名了。实际上这个荒山想出名很难啊,连孙猴子原型石猴所在地的猴嘴山,都被花果山完全盖住了本来应有的光辉,更何况夹在花果山、猴嘴山之间的旗杆夹呢?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旗杆夹位于半山腰。由于眼睛不好,我前几次去都只看到这块石碑,直到本月23日,与高中也是大学校友刘涛再爬到这儿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个石碑,只是旁边文物古迹的配角。仔细端详矗立在地上的石柱,发现它上面各凿有三个孔,上下为方形,中为圆孔,不过西边那块上端已经毁坏。这旗杆夹石历经风雨浸蚀,它那斑驳的外貌形状向世人诉说自己的身世,可见年代之久远了。人们要问,在这百余米高程的山坡上埋立这两块旗杆夹石有何用呢?根据史料记载,这是古代在岸上悬挂旌旗,让海上船民航行时,便于识别码头,口岸的一个重要标志。航船如遇风狂浪急,可到此靠岸,以避风浪之险。由此可见,这里的深山老涧,在远古时候非比今日,它是一个避风靠船的天然港湾了。自从西周以后,云台山处在大海里,这是很多古籍都提到的。直到康熙四十年(另外三说是康熙50年,54年,58年),大海才东退25公里。面对古云台山与大陆分离的情形,无数文人曾经在此做诗。诸如北宋著名文学家、大诗人苏东坡;一生屡遭贬谪,多次离开朝庭,任职地方。他曾两度来海州,在《次韵陈海州书怀》里吟诵道: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拏守市寰。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他既流露出自己心境情怀,也萌生对海上三岛(云台山分为前、中、后)的神往。当时海州与云台山相距一条宽约十余里的海峡,名叫“黑风口”。时而波涛汹涌,浊浪涛天。苏东坡见此只好感叹: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跻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旗杆夹之旁,有一山涧,为古桃花涧,明朝顾乾将这里的“石涧桃花”的景色纳入了云台三十六景之中。
涧畔秾华盛,芬芳万树花。
妖含清露润,艳带夕阳赊。
照水波翻锦,映山绮散霞。
仙源随处是,拟泛武棱槎。
古代这里桃树遍地,不过今日已看不见桃树。相传这里的桃树是唐朝宰相殷开山的女儿殷温娇所值(小村也被传说成殷开山的故里),当然,这只是世界名著西游记诞生之后后人附会而已,在西游记里数次记载唐僧是海州人,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人,而殷开山,则是陈光蕊(西游记里唐僧之父,殷开山的女婿)老乡。然而实际上,唐僧是河南人,殷开山是陕西人,不过陈光蕊这个虚幻人物,早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里就记载说其是东海(现连云港)人,为三元大帝之父。
目前古桃花涧周围除茂密树林外就是云雾茶的种植地了。虽已无法见到昔日瀑布从高至低飞喘急下之势,但缓缓而流的小山涧仍为一风景美丽的地方。附近村妇常常在这里洗衣服,人景相依的别样风景,别处难得一见。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旗杆夹来的多了,也就没了意思,所以23日与好友刘涛再爬此山的时候我们在三叉路口里往东上山了。山上被踩出了一条小路,很险很窄,只是没想到,这路居然是上坟人踩出的——当没了坟的时候,也就没了路。只好小心的下山了。途中在路边一个最干净的坟墓那看了看。这个墓碑是三年前的,但是里面的人恐怕有三四百年了。因为上面写着“郁氏二世祖……之墓,十一十二十三世孙立”,对这个前人,我心里很佩服:因为他们的后代人还记得他们的祖先,他们到现在还有一块栖息之地。现在大部分古人的坟墓,都没了,据我爸爸说,当年我家祖坟最早也只能找到五世祖的坟墓(明朝9年的先人为一世祖),而且只是一个小土堆,因为我们这上坟有个风俗,每年上都给前辈坟墓添点土,结果越前的祖先越没人认,越后的祖先坟墓越高越大。当然,文革来了,祖坟也就被深埋了。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在山上往山下拍了张照片。附近就是坟墓了,唉!如果是我一个人,我还真能被吓死。不过24日我上旗杆夹的时候看见大一的两个女生,也是放着大路不走,去爬这山。当爬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尖叫声方圆数公里的大山里都能听的见(可能上山太专著了,没见到边上的坟,或者外地女生不知道连云港的坟是什么样,最后才知道),只见她们下山的速度好象走平地似的冲下来,我真不知道她们怎么会下的这么快的……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下山的时候把花果山的小村村也拍了几张照片。我学校里有人在贴吧里说羡慕小村人民的生活,房子盖的漂亮,又靠着大山,空气清晰,看了看确实也是这样的。只是这样高档的别墅区难道真的是山民所盖?我怀疑是城里有钱人甚至达官显贵用当地人的名义盖的。因为里面很少住人。呵呵。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自旗杆夹而下,有一小水库,水库之中有一仿古建筑,看了从这房子的石头可以看出,应该有15年以上的历史的。叫“鸡鸣山庄”,只是不对外营业,是自家住的。 
【2008.10.25】游连云港花果山乡小村村旗杆夹记
在小村,在整个花果山乡、云台乡,都可以看见一排排的两层半的小楼,虽没有山上别墅漂亮,但是数目之多、整齐的外观绝对可以做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没在小村看到多少大锅盖,真是希奇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