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 西曲歌(甲)

(2014-12-09 08:13:34)
标签:

文化

分类: 乐府自解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 <wbr>西曲歌(甲)
踏歌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 西曲歌(甲)

 

【江陵乐四曲】(《古今乐录》曰:“《江陵乐》,旧舞十六人,梁八人。”《通典》曰:“江陵,古荆州之域,春秋时楚之郢地,秦置南郡,晋为荆州,东晋、宋、齐以为重镇。梁元帝都之,有纪南城,楚渚宫在焉(1)。”)

不复蹋踶人,踶地地欲穿。盆隘欢绳断,蹋坏绛罗裙(2)。
不复出场戏,踶场生青草。试作两三回,踶场方就好(3)。
阳春二三月,相将蹋百草。逢人驻步看,扬声皆言好(4)。
暂出后园看,见花多忆子。乌鸟双双飞,侬欢今何在(5)。

 

【自解】

1)江陵:又名荆州城。今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乐:礼乐。音乐。快乐。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旧舞:旧时乐舞。梁:南朝梁。通典: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荆州: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之域:的区域。春秋:时代名。指公元前770—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孔子《春秋》记事,从周平王四十九年,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22年-前481)。计二百四十二年,史称春秋时代。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770年-前476)共二百九十五年,为春秋时代。楚:楚国。春秋战国时南方诸侯国。郢地:楚国都城郢城地区。秦:秦朝。置:设置为。南郡:始置于秦朝,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州),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治所在公安唐代南郡更名为江陵郡,后来又改为江陵府。晋:晋朝。为:称为。东晋: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宋:南朝宋。齐:南朝齐。以为:作为。重镇:军事上占重要地位的城镇。镇,镇守。守卫。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都之:在此建都。纪南城:楚纪南故城是中国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在湖北省荆州古城北约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楚渚宫:春秋楚国的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原江陵县)。焉: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2)不复:不再做。蹋踶:亦作蹋蹄。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踏歌,又名跳歌、打歌等。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民间传统歌舞娱乐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踏歌在南北方都很流行。北朝宫廷经常举行踏歌活动。踏踢。踶,用蹄子踢、踏。蹋踶人:即踏歌者。踶地:蹋踢于大地。欲穿:将要贯穿。将要踢穿。盆隘:踏歌的盆形场地十分狭窄。人多也。我意,盆溢,湓溢。水汹涌泛滥。人潮汹涌满溢。湓,水往上涌。欢:<</FONT>方言>所喜欢之人,所爱之人。郎君。蹋坏:踩踏坏了。绛:绛色。罗裙:轻软丝织品制作的裙子。

3)不复:不再。出场戏:出场游戏。踶场:踏歌的场地。试作:试着踏歌。方:方才。开始。就好:就要完好。就近完好。

4)阳春:阳气兴盛的春天。温暖的春天。二三月:农历二三月。相将:相偕,相共。将,扶助。蹋百草:踩踏百草。踏歌于百草之上。逢人:遇到人。驻步:停驻脚步。扬声:高声。扬起声音。皆言好:都说好。全部都言语好话。都问好。

5)暂出:暂时出去。后园:后面的花园。屋后庭园。忆子:回忆夫子。思念你。乌鸟:乌鸦之属。古称乌鸟反哺,因以喻孝亲之人子。侬欢:我的爱人。侬,<</FONT>吴方言>我,你,人。欢,<</FONT>方言>所喜欢之人,所爱之人。郎君。何在:在何处。


【青阳度三曲】(《古今乐录》曰:“《青阳度》,倚歌。凡倚歌悉用铃鼓,无弦有吹(1)。”)

隐机倚不织,寻得烂漫丝。成匹郎莫断,忆侬经绞时(2)。
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3)。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目莲(4)。

 

【自解】

1)青阳度:青阳渡,渡口名。青阳,指春天。安徽省池州市辖县。,西汉始置县,称陵阳唐天宝改置青阳县。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倚歌:倚靠物体而歌。以乐器为歌声伴奏。古代乐歌的一种。其伴奏有鼓吹而无弦乐。凡:大凡。凡是。悉用:悉数使用。铃鼓:铃和鼓。一种打击乐器。鼓框扁平,木制。一面蒙兽皮,周围嵌以若干小铜铃。演奏时,左手执鼓,悬空摇动,或用右手指、掌击之;用右拇指搓奏,可得震音。用于管弦乐队。无弦:没有弦乐。有吹:有吹奏乐。

2)隐机:倚靠织机,隐藏织机。隐,倚,靠。倚不织:倚靠织机而不织布。倚歌而不织布。烂漫丝:伪蚕的假丝色彩烂漫。【采桑度七曲】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烂漫,色泽绚丽。散乱;分散。杂乱繁多貌。成匹:成了一匹布。郎:郎君。儿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莫断:不要扯断。不要裂断。忆:回忆。思念。侬:<</FONT>吴方言>我,你,人。经绞时:绞动经线的时候。

3)碧玉捣衣砧:碧玉制成的捶衣石。碧玉,矿物名。含铁的石英石,呈红色、褐色或绿色。可作装饰品。也称碧石。捣衣,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砧zhēn:石砧。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七宝: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佛教语。七种珍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金莲:金制的莲花。杵:杵衣棒。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徐徐:徐缓,迟缓;缓慢。轻捣:轻轻捣衣。汝:你。

4)青荷:青色的荷叶。绿色的荷叶。绿水:绿色的池水。芙蓉:荷花的别名。红鲜:色红而鲜艳。并根藕:并在一起生长的莲藕。并目莲:并在一起生长在同一眼目的莲子。芙蓉夫容各谐音双关。

 

【青骢白马八曲】(《古今乐录》曰:“《青骢白马》,旧舞十六人。”)

青骢白马紫丝缰,可怜石桥根柏梁(1)。
汝忽千里去无常,愿得到头还故乡(2)。
系马可怜著长松,游戏徘徊五湖中(3)。
借问湖中采菱妇,莲子青荷可得否(4)?

可怜白马高缠騣,著地踯躅多徘徊(5)。
问君可怜六萌车,迎取窈窕西曲娘(6)。
问君可怜下都去,何得见君复西归(7)。
齐唱可怜使人惑,昼夜怀欢何时忘(8)。

 

【自解】

1)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今名菊花青马。青骢白马,代表朝廷刺史级别的官员也。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旧舞:旧时乐舞。指魏晋时期。丝缰:丝制的马缰绳。根:根系在。柏梁:汉朝柏梁台,借指宫廷。柏梁体的诗词。七言古诗的一种。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和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

2)汝:你。忽:忽然。忽悠。忽若。无常:佛语。生灭变化不定。愿得:但愿。但愿得以。到头:到了尽头,最后,直到最后。故乡: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3)系马:绑系马匹。著zhuó:着。附着,加…于上。长松:高大的松树。游戏:游历戏耍。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犹彷徨。游移不定貌。流连;留恋。五湖:古代吴越地区湖泊。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具区,即太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

4)借问:借你一问。向人打听情况时所用的敬辞。犹言请问。采菱妇:采集菱角的妇人。莲子:莲的种子。椭圆形,肉呈乳白色,当中有绿色的莲心。<</FONT>双关>所恋惜之夫子。青荷:青色的荷叶。绿色的荷叶。喻芙蓉,<</FONT>双关>夫容。否:是否。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

5)高缠騣:高高地缠着鬃毛。騣zōng:鬃。著地:着地。落地。踯躅:以足击地,顿足。徘徊不进貌。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犹彷徨。游移不定貌。流连;留恋。

6)可怜:是否怜惜。六萌车:古代妇女所乘的一种车。迎取:犹迎接。迎娶。窈窕:娴静貌;美好貌。窈,深远,幽静。窕,修长妖艳。西曲娘:唱西曲的姑娘。西曲,乐府《清商曲》的一部。大抵出于荆、郢、樊、邓之间,故称西曲。原为民歌,后被贵族采入乐府。

7)可怜:是否怜惜。下都: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东晋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为下都。何得:何时得以。见君:看见君子。复:又。西归:归还西部地区。

8)可怜:怜悯。值得怜悯。似应是歌曲名。使人惑:使人迷惑。昼夜:日夜。白天黑夜。怀欢:怀念所喜欢之人。欢,<</FONT>方言>所喜欢之人,所爱之人。郎君。何时忘:什么时候能忘记。


【共戏乐四曲】(《古今乐录》曰:“《共戏乐》,旧舞十六人,梁八人。”)

齐世方昌书轨同,万宇献乐列国风(1)。
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2)。
长袖翩翩若鸿惊,纤腰袅袅会人情(3)。
观风采乐德化昌,圣皇万寿乐未央(4)。

 

【自解】

1)共戏:共同游戏。共同戏耍。乐:礼乐。乐曲。快乐。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旧舞:旧时乐舞。指魏晋时期。梁:南朝梁。齐世:与世界同齐。【汉典】与世俗相同。方昌:正在昌盛。刚刚昌盛。书轨同:书同文,车同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亦借指统一。万宇:极言屋宇之多。宇,屋檐。天下。献乐:献奏礼乐。献奏乐章。列国风:列国的国风。列国,各个诸侯国。国风,诗经国风。诸侯国的国风风化。

2)时泰:时势康泰和平。民康:人民康泰安宁。人物盛:人口和物品兴隆繁盛。腰鼓:古时打击乐器。框用瓦或木制。两头大,中腰细,用手掌拍击。凯旋铙歌乐所用之鼓。两面蒙革,腹部稍大,悬于木架上击之。铃柈:铃铛柈舞。柈舞,亦作七槃。汉朝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相竞:相互竞赛。

3)翩翩:飞行轻快貌。飘动貌。若:似。如同。鸿惊:鸿受惊而疾飞。形容疾奔。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用鸿惊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纤腰:纤细的腰身。袅袅niǎo:轻盈纤美貌。摇曳貌;飘动貌。会:理会。领会,领悟。人情:人的感情。人之常情。指世间约定俗成的事理标准。人与人的情分。

4)观风:观摩各诸侯国的国风。采乐:采集各诸侯国的礼乐乐章。德化:谓以德行感化。以道德教化。犹德教。昌:昌盛。圣皇:圣明的皇帝。对皇帝的尊称。万寿:长寿。万岁。封建时代祝福皇帝之词。乐:快乐。欢乐。未央:未过半。未尽;无已。无边无际。


【安东平五曲】(《古今乐录》曰:“《安东平》,旧舞十六人,梁八人。”)

凄凄烈烈,北风为雪。船道不通,步道断绝(1)。
吴中细布,阔幅长度。我有一端,与郎作裤(2)。
微物虽轻,拙手所作。馀有三丈,为郎别厝(3)。
制为轻巾,以奉故人。不持作好,与郎拭尘(4)。
东平刘生,复感人情。与郎相知,当解千龄(5)。

 

【自解】

1)安东平:安东平定。西曲歌名,又称《东平刘生歌》。安东,山东泰安东平县。南朝的北方边境地区。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旧舞:旧时乐舞。指魏晋时期。梁:南朝梁。凄凄:悲伤貌;凄凉貌。烈烈:冷冽貌。忧伤貌。猛火炎炽貌。为雪:吹作雪团。船道:船的航道。水路。步道:步行的道路。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陆路。

2)吴中:吴国中部地区。吴地中部。细布:细软的织物。特指平纹细密的棉布。阔幅:宽幅的布匹。宽阔的幅度。长度:长度长的布匹。一端:指物件的一头。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与:给与。给。郎:郎君。丈夫。儿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作裤:作成裤子。

3)微物:微小的物品。菲薄的礼物。用作谦词。拙手:笨拙的手。对自己的手自谦的称呼。别厝:告别安厝。厝,安葬。停放灵柩待葬。

4)制为:制作为。轻巾:轻软的汗巾。以奉:用以奉送。故人:旧交;老友。原来的夫君。不持:不拿来。作好:作为交好的信物。与郎:只给郎君。郎,郎君。丈夫。儿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拭尘:擦拭灰尘。

5)东平:西汉东平王。刘生:刘姓的后生。西汉东平王刘云,其孙刘匡又被立为东平王,这很可能就是后来出现《东平刘生歌》的缘由。《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刘生>诗》宋郭茂倩解题:“‘刘生,不知何代人,齐梁以来为刘生辞者,皆称其任侠豪放,周游五陵三秦之地。或云抱剑专征,为符节官,所未详也。按《古今乐録》曰:梁鼓角横吹曲,有《东平刘生歌》,疑即此《刘生》也。’”复感:又感会。又感应。人情:人的感情。人之常情。指世间约定俗成的事理标准。人与人的情分。与:和。郎:郎君。丈夫。儿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相知:互相了解,知心。互相知心的朋友。当解:应当理解。应当明白。千龄: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

 

沌意:馀有三丈,为郎别厝。为其送葬时用也。可见南北朝时棉布还是很贵重的。可能比丝绸都贵重。

 

【女儿子二曲】(《古今乐录》曰:“《女儿子》,倚歌也。”)

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1)。
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2)。

 

【自解】

1)女儿子:<</FONT>方言>女子。女娃子。女伢子。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倚歌:倚靠物体而歌。以乐器为歌声伴奏。古代乐歌的一种。其伴奏有鼓吹而无弦乐。巴东:巴山以东。湖北巴东县。三峡:四川湖北两省境内,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猿鸣悲:猿猴的鸣叫很悲凄。夜鸣:夜间鸣啼。泪沾衣:泪水沾满衣襟。

2)欲:想要。将。上蜀:逆水西上到蜀地。蜀水:蜀地的江水。蹋蹀:踏步顿足。踏踢歌,踏歌也。蹀,顿足,踏。珂头:戴着玉珂头饰的头颅。珂:似玉的美石。白玛瑙。腰环环:腰间佩着玉环。腰环环响。第二个环字动词。有说,环环,弯曲貌。圆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