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孙吴鼓吹曲(上)

分类: 乐府自解 |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吴鼓吹曲(韦昭)(《晋书·乐志》曰:“吴使韦昭制鼓吹十二曲:一曰《炎精缺》,二曰《汉之季》,三曰《摅武师》,四曰《伐乌林》,五曰《秋风》,六曰《克皖城》,七曰《关背德》,八曰《通荆门》,九曰《章洪德》,十曰《从历数》,十一曰《承天命》,十二曰《玄化》。”)
沌意:吴使,吴国使官。曲名的解释见每个下面曲辞的自解。
【炎精缺】(《古今乐录》曰:“《炎精缺》者,言汉室衰,孙坚奋迅猛志,念在匡救,王迹始乎此也。当汉《朱鹭》。”)(1)
炎精缺,汉道微。皇纲弛,政德违。众奸炽,民罔依(2)。
赫武烈,越龙飞。陟天衢,耀灵威。鸣雷鼓,抗电麾。抚乾衡;镇地机。厉虎旅,骋熊罴。发神听,吐英奇(3)。
张角破,边韩羁。宛颍平,南土绥。神武章,渥泽施。金声震,仁风驰。显高门,启皇基。统罔极,垂将来(4)。
【自解】
(1)炎精:指火德;火的本性。这里指应火运而兴的汉王朝。孙坚:东吴始祖武烈皇帝,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奋迅:形容鸟飞或兽跑迅疾而有气势。精神振奋,行动迅速。振起。猛志:犹壮志。匡救:匡正补救。当:当作。替代。
(2)汉道:汉朝的王道。皇纲:朝廷的纲纪。政德:政事和德行。炽:炽热。嚣张。罔依:无依靠。
(3)武烈:武功烈绩。越龙:超越龙种。陟zhì:登高。晋升。天衢: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称天衢。雷鼓:雷般的鼓声。抗:扛。举起。电麾:闪电般的指挥旗。乾衡:北斗星的斗柄三星中的玉衡。指北斗。地机:指大地活动的枢要。军事上指形势险要的关键之地。厉:厉害。虎旅:虎贲氏与旅贲氏的并称。两者均掌王之警卫。后因以“虎旅”为卫士之称。指勇猛的军队。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神听:英明的听察力。英奇:才智特岀。
(4)张角: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边韩:韩为汉末北方少数民族,因其地处边远,故称。羁:束缚。宛颍:宛丘和颍水。绥:绥靖。绥安。神武:神威武功。章:彰。渥泽:丰渥的恩泽。指恩惠。金声:指钲声。指钟声。指金石声。高门:借指富贵之家,高贵门第。罔极:无极。垂:传下去,传留后世。
【汉之季】(《古今乐录》曰:“《汉之季》者,言孙坚悼汉之微,痛董卓之乱,兴兵奋击,功盖海内也。当汉《思悲翁》。”)(1)
汉之季,董卓乱。桓桓武烈,应时运。义兵兴,云旗建。厉六师,罗八阵。飞鸣镝,接白刃。轻骑发,介士奋(2)。
丑虏震,使众散。劫汉主,迁西馆。雄豪怒,元恶偾。赫赫皇祖,功名闻(3)。
【自解】
(1)季:末了。末季。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
(2)桓桓huán:勇武、威武貌。武烈:武功烈绩。时运:时代的运数。古人迷信,认为人一生的吉凶遭际均由命运决定,并通过时间的运转表现出来,称为时运。云旗:以云为旗。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张守节正义:‘画熊虎於旌,似云气也。’厉:砥砺。秣马厉兵。六师: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曾运乾正读:“六师,天子六军。周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罗:罗列。排列,广布。八阵:古代作战的阵法。八阵名目不一,常见有:(1)《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勒以八阵。”李善注引《杂兵书》:“八阵者,一曰方阵,二曰圆阵,三曰牝阵,四曰牡阵,五曰衝阵,六曰轮阵,七曰浮沮阵,八曰雁行阵。”(2) 唐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阵图》:“天阵居乾为天门,地阵居坤为地门,风阵居巽为风门,云阵居坎为云门,飞龙居震为飞龙门,虎翼居兑为虎翼门,鸟翔居离为鸟翔门,蛇盘居艮为蛇盘门;天、地、风,云为四正,龙、虎、鸟、蛇为四奇,乾、坤、巽、坎为闔门,震、兑、离、艮为开门。”(3) 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八阵》:“八阵:洞当、中黄、龙腾、鸟飞、折衝、虎翼、握机、衡。”传为三国蜀诸葛亮所作。鸣镝: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白刃:锋利的刀剑,利刃。白刃格斗。轻骑:轻装的骑兵。介士:甲士。介,甲胄。
(3)丑虏:对敌人的蔑称。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汉主:汉朝君主。西馆:三国时陈思王曹植的邸第称“西馆”。后遂以为亲王邸第的代称。雄豪:英雄豪杰。元恶:大恶之人;首恶。偾:仆倒。覆败。赫赫:显赫貌。皇祖:君主的祖父或远祖。这里指孙坚。
【摅武师】(《古今乐录》曰:“《摅武师》者,言孙权卒父之业而征伐也。当汉《艾如张》。”)(1)
摅武师,斩黄祖。肃夷凶族,革平西夏。炎炎大烈,震天下(2)。
【自解】
(1)摅shū:抒发,表达。腾跃。武师:军队。孙权:吴太祖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卒:完成,终了。征伐:讨伐。攻打。当:替代。
(2)黄祖:指三国魏的国运。魏土德,故曰黄祖。一本作“黄祚”。肃夷:肃清夷平。革平:改变平定。革,改变,取消,除掉。西夏:这里是指江夏荆襄一带。不是指少数民族党项族拓跋氏于公元1038年建立大夏王国,宋人名之为西夏。炎炎:气势兴盛貌;向上貌。灼热貌。大烈:大皇的烈绩。
沌意:从歌辞中就可以感受到南人的用词不同。如:炎精缺,汉之季,摅武师,卒父之业,当。
【伐乌林】(《古今乐录》曰:“《伐乌林》者,言魏武既破荆州,顺流东下,欲来争锋。孙权命将周瑜逆击之於乌林而破走也。当汉《上之回》。”)(1)
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刘氏不睦,八郡震惊。众既降,操屠荆(2)。
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3)。
【自解】
(1)乌林:为古周林县城遗址,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市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赤壁之战以火烧乌林而告终。魏武:魏武帝曹操。周瑜:东吴名将。逆击:逆袭。犹迎击。破走:击破败走。
(2)柳城:汉代柳城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建安十二年,曹操亲征乌桓,大破塌顿于柳城。刘氏:刘备刘表。操:曹操。荆:荆州城。
(3)狐疑: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大皇:亦作“太皇”。三国吴主孙权谥号大皇帝,省称大皇。虎臣:比喻勇武之臣。雄烈:勇武刚烈。周与程:周瑜和程普。破操:击破曹操。
【秋风】(《古今乐录》曰:“《秋风》者,言孙权悦以使民,民忘其死也。当汉《拥离》。”)(1)
秋风扬沙尘,寒露沾衣裳。角弓持弦急,鸠鸟化为鹰。边垂飞羽檄,寇贼侵界疆。跨马披介胄,慷慨怀悲伤(2)。
辞亲向长路,安知存与亡。穷达固有分,志士思立功。思立功,邀之战场。身逸获高赏,身没有遗封(3)。
【自解】
(1)悦以使民:在喜悦中统治人民。使民,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
(2)角弓:以兽角为饰的硬弓。《诗·小雅·角弓》:“駮騂角弓,翩其反矣。”弦急:喻性情急躁。鸠鸟:斑鸠鸟。化为鹰:化为鹰逃跑。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介胄:铠甲和头盔。
(3)安知:怎知。穷达:贫穷或发达。有分:有缘分。邀之战场:相邀上战场。身逸:逃得一死。全身而退。身没:身体殁亡。没,同“殁”。遗封:遗留的封赏。
【克皖城】(《古今乐录》曰:“《克皖城》者,言魏武志图并兼,而令朱光为庐江太守。孙权亲征光,破之於皖城也。当汉《战城南》。”)(1)
克灭皖城,遏寇贼。恶此凶孽,阻奸慝。王师赫征,众倾覆。除秽去暴,戢兵革。民得就农,边境息。诛君吊臣,昭至德(2)。
【自解】
(1)皖城:古地名。在安徽潜山县。为兵争的重镇。魏武:魏武帝曹操。庐江:三国庐江郡,治所在皖城。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2)克灭:攻克消灭。遏:遏制。恶:厌恶。凶孽:凶恶的叛乱分子。指叛逆者。奸慝tè:指奸恶的人。慝,奸邪,邪恶。赫征:显赫征伐。倾覆:颠覆;覆灭。戢:息。就农:务农。诛君吊臣:诛杀君主吊念臣子。昭:昭彰。至德:至高德行。
【关背德】(《古今乐录》曰:“《关背德》者,言蜀将关羽背弃吴德,心怀不轨。孙权引师浮江而擒之也。当汉《巫山高》。”)(1)
关背德,作鸱张。割我邑城,图不祥。称兵北伐,围樊襄阳。嗟臂大於股,将受其殃(2)。
巍巍夫圣主,睿德与玄通。与玄通,亲任吕蒙。泛舟洪泛池,溯涉长江(3)。
神武一何桓桓,声烈正与风翔。历抚江安城,大据郢邦。虏羽授首,百蛮咸来同,盛哉无比隆(4)。
【自解】
(1)关:关羽。蜀国大将。背德:背弃吴德。吴德:对吴国的德行。引师:率军。浮江:顺江而上。
(2)鸱张:像鸱鸟张翼一样。比喻嚣张,凶暴。割:割据。樊:樊城。隶属襄阳郡。襄阳:曾用名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嗟:感叹声。股:大腿。殃:遭殃。殃及。祸害。
(3)巍巍:高大貌。夫:助词。相当于“这”或“那”。圣主:圣明君主。指孙权。睿德:睿智之德。玄:玄天。玄机。吕蒙:吴国大将。洪泛:洪水泛滥。池:应是‘地’? 溯涉:逆流跋涉。
(4)神武:神威武功。一何:何其,多么。桓桓huán:勇武、威武貌。声烈:声望烈绩。【汉典】显赫的名望。风翔:风一样飞翔。历抚:历次安抚。江安:位于四川宜宾。大据:大皇占据。郢邦:郢的邦土。郢,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虏羽:作俘虏的关羽。授首:把首级给人。被杀或投降。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后也泛称其他少数民族。这里指蜀人。咸:全,都。盛哉无比隆:盛况啊无比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