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城子·记夏夜闲步晋江安平桥》庄灿煌

(2025-07-12 08:41:45)
标签:

安平桥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江城子·  记夏夜闲步晋江安平桥》庄灿煌

       悠悠乐曲塔初灯。广场明。舞娉婷。漫与人流、疏影共风清。不肯去将军静默,余宋韵,立中亭。
      海潮庵见我回程。石桥行。鸟无声。灯火万家、暗水浸繁星。万籁幽幽升玉兔,人渐少,欲三更。

          注:
      不肯去将军:中亭的“不肯去石将军”。石将军每一尊有一吨多重,披甲执剑,形象无比威严。两尊石将军是宋代石雕,日夜守护过往的商旅香客。安海人对这两尊石将军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尤其是经历了两次的失而复得。

        这首《江城子·记夏夜闲步晋江安平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安平桥夏夜的静谧与人文底蕴,将历史遗存与现代生活巧妙相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以下逐层评析:

       **一、意象营造:古今交织的时空画卷**
       1. **现代烟火气**  
     “悠悠乐曲塔初灯。广场明。舞娉婷”开篇即铺陈生动的市井图景:音乐、灯火、广场舞,寥寥数语勾勒出夏夜的热闹与鲜活,充满生活气息。
       2. **历史厚重感**  
      “不肯去将军静默,余宋韵,立中亭”笔锋陡转,将宋代石雕将军引入画面。石像的“静默”与广场的“动态”形成张力,千年时光在“余宋韵”三字中凝练,赋予场景深沉的历史纵深感。
       3. **自然与人文交融**  
      “灯火万家、暗水浸繁星”——万家灯火倒映水中,与繁星浑然一体,模糊了天与水的界限;“万籁幽幽升玉兔”以月升喻夜寂,自然意象(繁星、玉兔)与人文景观(灯火、石桥)交织成空灵画卷。

        **二、情感表达:含蓄深沉的守护之思**
       1. **石将军的象征意义**  
        注释详述石像“失而复得”的往事,词中“不肯去”之名暗含坚守之意。石将军“日夜守护”的不仅是商旅香客,更是安海人的文化记忆。作者以“静默”写其威严,以“立中亭”显其永恒,无声中传递对文化守护者的敬意。
       2. **归途的哲思**  
     “海潮庵见我回程”拟人化建筑,赋予历史场域凝视感;“鸟无声”“人渐少”的归途描写,由闹转静,暗合“欲三更”的时间流转,在静谧中引发对历史、当下与永恒的沉思。

        **三、艺术技法:凝练语言与精妙结构**
       1. **动静相生的节奏**  
       上阕写人群舞动之“闹”,下阕转鸟寂人散之“静”;开篇乐曲声声,收束万籁幽幽。张弛有度的节奏如夏夜呼吸,自然引导读者沉浸其中。
       2. **炼字之妙**  
      “**浸**”字:灯火繁星溶于暗水,光影流动如在目前。  
      “**余**”字:宋韵残留石像,历史余味悠长。  
       “**欲**”字:三更将至未至,时间将尽未尽,留白巧妙。
      3. **时空双线结构**  
       明线:黄昏至三更的时间流动(塔灯初亮→月升夜深);  
       暗线:从市井生活(广场舞)到历史遗存(石将军、海潮庵)的空间转换,古今脉络在漫步中自然贯通。

        **四、文化价值的独特呈现**
       词作超越寻常游记,借“不肯去将军”这一地方性符号,揭示文化传承的深层主题:  
        **石像的“不肯去”** 象征文化根脉的顽强生命力,呼应安海人“失而复得”的集体记忆;  
        **“余宋韵”与“万家灯火”的并置** 暗示历史并非废墟,而是活在当下日常中。石将军守护的既是往昔商旅,亦是今夜舞者,文脉在时光中生生不息。

        **结语**
       此词以安平桥夏夜为舞台,将市井烟火、自然清景、宋韵遗存熔铸于一炉。语言凝练如水墨点染,结构疏密有致,情感含蓄而深沉。尤为可贵者,是透过“石将军”这一意象,将对地方文化的珍视与守护之情,化作星月灯火下的无言史诗,余韵悠长,堪称现代城市人文词作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