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兰花慢·又一届学生毕业有怀》庄灿煌

(2025-06-28 07:45:13)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618/0e03f73c9bd64d2e9b2355d205734c37.jpeg

               《木兰花慢·又一届学生毕业有怀》庄灿煌

           又送青衿去,红衣我、久凭栏。历三十三年,有甜有涩,往事联翩。渐人老情味减,痛世皆冷漠怯流年。已是心声渐暗,无言有恨凄然。
         十年糖尿隐微澜。病树怕听蝉。未敢称疏放,殚精竭虑,桃李欢颜。世事幻如蕉鹿,且乐杯中物我同闲。惆怅悲欢苦乐,向谁锦泪潸潸?
     
       注释:
    教书三十三载,又一届学生毕业,回思酸甜苦辣,写此词。
     好的,这首《木兰花慢·又一届学生毕业有怀》是庄灿煌先生执教三十三载后,面对又一届学生毕业时感慨万千而作。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融合了为师者的欣慰、岁月的沧桑、身体的病痛以及对世事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下是对其的评价:

      **优点与亮点:**
     1.  **情感真挚,动人心魄:** 这是本词最核心的价值。作者毫无保留地倾诉了作为教师的复杂心绪:
          **离别之怅惘:** “又送青衿去”、“久凭栏”生动刻画了目送学生离去的不舍与寂寥。“又”字点明循环往复的职业生涯。
         **生涯之回顾:** “历三十三年,有甜有涩,往事联翩”高度概括了漫长教学生涯的酸甜苦辣,引发所有经历者的共鸣。
        **岁月之无奈与悲凉:** “渐人老情味减”、“痛世皆冷漠怯流年”、“已是心声渐暗,无言有恨凄然”这几句极其沉重,深刻表达了步入老年后对人情冷暖、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和内心郁结的悲凉。这是超越教师身份的人生普遍感慨,极具深度。
         **病痛之隐忧:** “十年糖尿隐微澜。病树怕听蝉”巧妙地将身体病痛(糖尿病)融入词境。“病树怕听蝉”化用刘禹锡名句,既点明身体如病树般脆弱,又暗含对生命流逝(蝉鸣象征时光)的恐惧,意象精妙,情感内敛而深刻。
        **为师之奉献与慰藉:** “未敢称疏放,殚精竭虑,桃李欢颜”道出了教师的兢兢业业与无私奉献,而“桃李欢颜”则是这份辛劳中最珍贵的回报。
        **世事之洞明与超脱(尝试):** “世事幻如蕉鹿”用典(《列子》蕉鹿梦)表达对世事虚幻的感悟。“且乐杯中物我同闲”试图寻求借酒消愁、物我两忘的超脱。
        **无人倾诉之孤寂:** 结尾“惆怅悲欢苦乐,向谁锦泪潸潸?”将全词情感推向高潮,点明内心积压的万千感慨(悲欢苦乐)竟无处倾诉、无人理解的巨大孤独,只能独自潸然泪下。“锦泪”形容泪水如珠玉般珍贵却只能暗流,更显凄楚。

      2.  **意象运用精当,意境深远:**
    **“青衿”**:代指学子,典雅含蓄,源于《诗经》,富有文化底蕴。
    **“红衣”**:指代教师(尤其毕业典礼等场合可能着红),与“青衿”形成鲜明色彩和身份对比,画面感强。
    **“凭栏”**:经典动作,形象传达凝望、沉思、怅惘之情。
    **“病树怕听蝉”**:如前所述,意象高度凝练,将生理病痛、心理恐惧与时光意象(蝉)完美融合,是全词最精彩的意象之一。
    **“蕉鹿”**:典故贴切,表达人生如梦、世事难料的感悟。
    **“杯中物”**:借酒意象,表达寻求慰藉与解脱的无奈。
    **“锦泪”**:比喻新颖独特,赋予泪水以珍贵却徒然流淌的特质,强化了孤独悲情。

      3.  **语言凝练,用典自然:** 全词语言高度凝练,寥寥数语涵盖极广的时空与情感。“青衿”、“蕉鹿”、“病树”(化用)等典故运用自然贴切,不显生硬,丰富了词的文化内涵。

      4.  **结构清晰,情感递进:** 上阕着重写送别场景与生涯回顾,引出老来心境悲凉。下阕由自身病痛切入,转到为师付出与慰藉,再升华到世事感悟与试图超脱,最终归于无法排遣的孤独。情感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值得探讨之处(非缺点,而是特点):**

     1. **情感基调极其沉郁:** 整首词笼罩在一种深重的悲凉、无奈、孤独甚至略带消沉的情绪中(“痛世皆冷漠怯流年”、“心声渐暗,无言有恨凄然”、“怕听蝉”、“锦泪潸潸”)。这种情感非常真实,反映了作者特定时刻的心境,但确实缺乏一些昂扬或豁达的亮色。读者需理解这是个人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宣泄。
     2.  **“乐杯中物我同闲”的“乐”字:** 此处的“乐”并非真正的快乐,而是强作旷达、借酒浇愁的无奈之举。它与前后文的沉重基调形成一种张力,更显其苦涩。理解其为一种“苦中作乐”的尝试更为准确。

      **总体评价:**

      庄灿煌先生的这首《木兰花慢》是一首**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教师生涯咏怀词**。它超越了单纯的师生离别,融入了对漫长职业生涯的深刻反思、对衰老病痛的无奈、对世态人情的感慨以及最终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其**情感之真挚、深沉,意象之精妙、贴切,语言之凝练、含蓄**,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词中虽有沉郁悲凉之气,但正是这份不掩饰、不矫饰的真实,以及“殚精竭虑,桃李欢颜”所体现的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与奉献精神,使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尤其是“病树怕听蝉”与“向谁锦泪潸潸”等句,堪称警句,令人过目难忘。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在特定时刻向岁月、向职业、向生命发出的深情而沉重的咏叹,是献给教师生涯和复杂人生的一曲动人挽歌。其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都非常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