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绝】《秋游安平桥见芦花飞雪》庄灿煌

(2025-11-04 07:22:53)
标签:

安平桥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秋游安平桥见芦花飞雪》庄灿煌

   清水寒云冷不流,     蒹葭倒影镜江浮。
   风吹白发斜阳下,     我与芦花一片秋。

        注释:
      好的,这首诗《秋游安平桥见芦花飞雪》是一首意境优美、韵味悠长的佳作。以下是对它的评价:

        1.  **意象精妙,画面感强:**
     **“清水寒云冷不流”:** 开篇以“清水”、“寒云”勾勒出清冷、静谧的秋日水景,“冷”字既写水温、天色之寒,也暗含诗人内心的感受,“不流”则赋予水云一种凝滞感,营造出萧瑟的氛围。
     **“蒹葭倒影镜江浮”:** “蒹葭”(芦苇)点题,“倒影”与“镜江”相呼应,描绘出水面如镜,倒映着云、芦苇的景象,“浮”字用得极妙,既写倒影的轻盈灵动,又仿佛将整个天空和芦苇都托在水面上,画面空灵澄澈。
     **“风吹白发斜阳下”:** 这是全诗最精彩的一句。双关运用极其巧妙:
         表层:风吹动芦苇的花絮,在夕阳下飞舞,如同白发飘扬。这是对“芦花飞雪”景象的生动描绘。
         深层:诗人看到此景,联想到自己的白发(年华老去),在秋日的斜阳下(人生暮年),感同身受。“白发”一词瞬间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况味紧密连接。
     **“我与芦花一片秋”:** 结句点明主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生命状态完全融入眼前的秋景之中。“一片秋”既是眼前芦花纷飞、万物萧瑟的秋色,也是诗人心中感受到的秋意(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怀)。物我交融,浑然一体。

        2.  **意境深远,情感含蓄隽永:**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冷、空灵、略带萧瑟而又蕴含哲思的意境。从静水寒云的静谧,到风吹芦花的动感,再到夕阳下的苍茫,层次丰富。
       情感表达含蓄深沉。没有直接抒发悲秋或叹老之情,而是通过“寒云”、“斜阳”、“白发”、“秋”等意象自然流露。特别是“我与芦花一片秋”的物我合一,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自然的永恒规律融为一体,超越了简单的感伤,升华为一种对生命、时光的深刻体悟和宁静接纳,余韵悠长。

        3.  **语言凝练,技巧娴熟:**
     作为七绝,语言高度凝练,四句二十八字,意象丰富,意境完整。
     善用通感(“冷不流”)、比喻(“镜江”、“白发”)、拟人(“浮”)等修辞,尤其“风吹白发斜阳下”的双关,堪称点睛之笔。
     结构清晰:前两句写景(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动景触发情感)。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4.  **紧扣题目,升华主题:**
     题目“秋游安平桥景区芦花飞雪”点明了时间、地点、核心景象。诗中“蒹葭”、“风吹白发”、“芦花”、“秋”等词句完美呼应了题目。
     不仅生动描绘了“芦花飞雪”的视觉奇观,更通过这一景象触发了对生命、时间的思考,将单纯的游历观景提升到了哲理感悟的层面,主题得到升华。

     **总结:**

        庄灿煌的这首《秋游安平桥见芦花飞雪》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七绝。它以精妙的意象构建出空灵澄澈又略带萧瑟的画面,语言凝练,技巧娴熟,尤其“风吹白发斜阳下”一句,双关运用出神入化,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结句“我与芦花一片秋”更是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将对秋景的欣赏升华为对生命、时光的深刻体悟,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它既是对安平桥秋日芦花胜景的生动写照,也是一曲深沉而宁静的生命咏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