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浣溪沙·梧林胸怀祖国楼听南音》庄灿煌

(2024-12-18 07:42:01)
标签:

梧林

南音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浣溪沙·梧林胸怀祖国楼听南音》庄灿煌

         白石红砖振古音。吐词咬句惹思寻,深情委婉锁愁深。
        游子思乡萦别梦,晚风落叶碎秋心。琳琅韵味古连今。

           注释:
        梧林:梧林传统村落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背靠石鼓山,面临梧垵溪,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旅居海外华侨1万余人,有“华侨建筑博物馆”之称,是典型而完备的闽南传统村落。
        梧林传统村落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于清代,兴盛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2015年,晋江市把梧林村破败老建筑流转入市,由政府进行征收修缮保护。2018年,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正式从征迁转入投建阶段,次年11月项目进入全新运营阶段。梧林传统村落里分布着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
        梧林传统村落集闽南文化、海洋文化与侨村等特色于一体,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3年7月,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梧林传统村落主要景点有朝东楼、五层厝、德鑨楼、顺意楼、侨批馆、修养楼等。
胸怀祖国楼:“胸怀祖国楼”占地六百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为两层钢筋水泥框架石木结构,五开间二进,单护厝,梢间设拱门通石埕,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山花剪瓷雕绿孔雀下的“胸怀祖国”,成为整座建筑的主题。
       南音: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 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71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组织大会上,南音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