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过陈忠实老宅》庄灿煌
一梦到蓝田。白鸽安然,沉思塑像故居前。陈设寻常真手稿,六载辛酸。
白鹿惹情牵。岁月奔湍。挽歌一曲不云烟。乡土故园心尚在,巨笔如椽。
注释:
到西安旅游,第一站到白鹿原影视城。
白鹿原影视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始建于2013年,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白鹿原影视城主要景点由白鹿村、滋水县城、景观步道等多余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是以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原著为建筑蓝本兴建而成的仿古建筑群。
陈忠实:陈忠实(1942年8月3日
—2016年4月29日),出生于陕西西安市灞桥区霸陵乡西蒋村,中国当代作家。
陈忠实老宅:黄色的泥巴院墙,灰瓦相交的随墙式人字形门楼,让古居和关中众多的乡村院落一样朴实。推开虚掩的院门,两边是厦房,正中是青砖小瓦的上房,干净整洁的院落,摆着风箱的锅灶,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按原型复制,面积有370平方米。这是来到白鹿原影视城的第一站,是复制版。
蓝田:蓝田县,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东南以秦岭为界,与商洛市洛南县、商州区、柞水县相接;西以库峪河为界,与长安区、灞桥区毗邻;北以骊山为界,与临潼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接壤,总面积2006平方千米。约占西安市总面积的19.9%,距西安市区22千米。
蓝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境内212万年前的上陈遗址,是东北亚最早人类活动遗址,比此前公认的中国境内最早原始人类“元谋人”还要早42万年,改写历史教科书。
约115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蓝田猿人”,就在蓝田县公王岭一带繁衍生息,逐渐散居于灞河中下游。
一梦到蓝田:在汽车上我习惯性地睡觉做梦。
陈设寻常真手稿,六载辛酸:陈忠实故居面阔三间,陈设简单。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堂屋展示的陈忠实手稿,用方格纸誊抄。陈忠实用六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了《白鹿原》的鸿篇巨制。1992年3月25日,近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
为了创作这部作品,陈忠实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用了四年时间写作。这部作品是陈忠实在其44岁时开始准备,至50岁时才完成。该作篇末注明:1988年4月至1989年1月草拟,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成稿(修订本篇末加注有:1997年11月修订于长安)。
据陈忠实说,他写这部作品,共写了两稿,第一稿拉出一个大架子,写出主要情节走向和人物设置,第二稿是细致地写,是完成稿,精心塑造人物和结构情节,语言上仔细推敲。这个说法与他篇末标明的写作时间是吻合的。
白鹿惹情牵。岁月奔湍:我看《白鹿原》是在30多年前,九几年时,好朋友开书店,我买了《白鹿原》和《废都》。说老实话,电视《白鹿原》,我到现在都没有看过,只看过书。
挽歌一曲不云烟:《白鹿原》结局中笼罩着悲剧气氛。朱先生的死,黑娃的死,鹿子霖的疯,白嘉轩的残,以及鹿兆鹏的下落不明,共奏出一曲挽歌,似在挽悼旧的白鹿原的终结。但是这么多人到影视城来又说明并没有真正的终结。
乡土故园心尚在:几千年来,乡土曾经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生命的根,乡土社会也曾经是中国人的生活家园。在呼啸而来的现代化、城市化浪潮中,传统的乡土社会逐渐消失,重新塑形。
李白有诗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诗曰:“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岑参诗曰:“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文学特别是小说,因为有艺术再现的功能,有“故园心”“故园情”的人总要在现实中寻求历史的斑驳遗迹,也愿意在小说中寻找通往“故园”的路径,重温“故园情”。
巨笔如椽:有人说陈忠实实在是写不出第二部《白鹿原》,是其才尽!也许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只写过一篇长篇小说。但须知陈忠实确是一个精品多而非作品多的人。细读他之前的作品,朴实的文风中处处溢满坚守的信念与专注的付出,这不是任何出名的作家所能具有的。他对艺术的艰辛探索与对生活的深邃思考,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着岁月的洗淘与寂寞的淬炼的。他的成名或者说艺术上的成功更像一位辛勤耕作的庄稼人在无数个早晨与黑夜精心操持、勤恳耕耘,最后庄稼终于在四季的节律里萌芽、开花、结果、收获,这一切绝难用偶然与必然来解释,他的必然成功与他对艺术的热爱与执著是绝然不可分割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