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柳风吹似抚琴,
残碑青冢柏森森。
别离不尽you幽lan
兰
露,
生死还留锦瑟音。
太息世人开俗眼,
奈何仙子起尘心。
水涵桥影凝魂处,
谁听《花妖》珠泪涔。
注释:
苏小小墓:即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苏小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正史中并无记载。多作为才貌双全的佳人形象出现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厉声教、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权德舆
、张祜 、李商隐 、罗隐 、温庭筠等众多诗人均有许多有关苏小小的作品。
苏小小墓几经毁建,1964年墓亭被毁坏,1988年在西泠桥畔墓亭原址上修建慕才亭,2004年为体现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在慕才亭内复建苏小小墓。
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关于苏小小墓址,历来传说不一。《西湖拾遗》记述墓在“西泠桥侧”,但《临安志》和《武林旧事》都说墓在湖上。但《春渚纪闻》却记述司马才仲与苏小小相爱,并说墓在“廨舍后”。根据陆广微《吴地志》的说法,其墓更是远在嘉兴。而《西湖新游记》却说“墓实系伪作。盖康熙南巡,偶向侍臣询及苏小小,浙抚乃连夜抔土西泠桥下,一夕成冢,以备御览。”
相传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湖西泠桥畔,后人仰慕她的文采在此建墓。南宋时仍有墓在。墓前有石碑,上面有题字:“钱塘苏小小之墓。”墓小而精致,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做“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中提到:“苏小小,在西湖上,有‘湖堤步游客’之句,此即题苏氏之墓也”。明代书画家徐渭(1521年-1593年)来此凭吊时,墓还完好。到清雍正十年1746年,“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郑板桥到西湖西泠桥畔遍寻苏小小埋玉处不果,曾写信向熟悉西湖掌故朋友打听苏小小墓所在。根据《浮生六记》作者(清)长洲人沈复的记述,在西泠桥侧的苏小墓,最初仅半丘黄土而已,乾隆皇帝1780年圣驾南巡,曾询问苏小小墓。1784年春,乾隆帝再次南巡,沈复随父亲迎接圣驾,那时苏小墓已石筑为八角形,上立一石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沈复叹道:“馀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王韬在咸丰八年(1858年)游杭州西湖孤山。在《漫游随录图记·西泠放棹》中叙述过慕才亭的来历:“苏小小墓在山麓,绕孤山行数百步即是,近为特鉴堂将军所修治,建亭其上,题曰慕才。”
苏小小墓几经毁建,1964年墓亭被毁坏,1988年在西泠桥畔墓亭原址上修建慕才亭,2004年为体现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在慕才亭内复建苏小小墓。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名家题写。这十二幅楹联分别是:
1.桃花流水窅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2.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3.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4.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5.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
6.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
7.花须柳眼浑无赖
落絮游丝亦有情。
8.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9.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红颜本暂时
10.烟雨锁西泠剩孤冢残碑浙水呜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屿樱花犹似六朝春
11.花光月影宜相照
玉骨冰肌未始寒
12.十载青衫频吊古
一抔黄土永埋香
柏森森:森森:树木繁密貌。晋潘岳《怀旧赋》:“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唐·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苏小小的名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卷十的《钱唐苏小歌》:“妾乘油璧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幽(you)、
兰(lan)、
露:兰花上点缀着的露珠。唐李贺《苏小小墓》:幽(you)、
兰(lan)、
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意思是:兰花上点缀着的露珠,如她凄苦含悲的泪眼。没有什么东西可编织同心,烟霭幻作花儿却不能修剪。
太息: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庄子·秋水》:“ 公子牟
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花妖:是刀郎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23年7月19日,收录于专辑《山歌寥哉》中。歌词有:君住在钱塘东,妾在临安北。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寻差了罗盘经,错投在泉亭。奴辗转到杭城,君又生余杭。
女子转世到了西汉,那时杭州叫泉亭。再次投胎,到的是唐朝,杭州那时叫杭城。而书生呢,却投生到隋文帝时期,那时的杭州叫余杭。
歌词中杭州的名称不同,代表时代的大幅度跳跃转换,寓意着有情人总是阴差阳错,易散难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