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2023-09-23 06:47:26)
标签:

敬一书院

孤山一片云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倒挂老梅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鹧鸪天·孤山敬一书院》庄灿煌

      休管林泉莺语频,不知敬一几重身。经时神殿休闲会,转眼孤山动物纷。
      清诗气,墨梅魂,元章高洁有遗珍。如烟往事情难了,静看孤山一片云。
  
          注释:
        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
        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多,如:“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均写花间尊前情事,宋人还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
       孤山: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旁,是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0公顷,山高38米,是文物胜迹荟萃之地。现有胜景30处,走在山间小径颇有山林的感觉。
        主要景点有:放鹤亭、林和靖墓、西泠印社,玛瑙坡、一眼泉水、文澜阁、中山公园、清行宫、敬一书院、秋瑾墓、六一泉、苏曼殊墓园、半壁亭等。
       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更有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墓寝,流传着有”梅妻鹤子”之说。

     敬一书院:杭州敬一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时任浙江巡抚的赵士麟在西湖边的孤山上亲手创建和担任主持。数百年来,敬一书院作为杭州西湖景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坐落在西湖里湖与外湖之间的孤山上。创建之初,敬一书院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立德育人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书院功能一度被废。
       1998年,敬一书院按清式书院风格重修,2009年开始逐步恢复书院的主要功能。2017年夏,敬一书院迎来了它重要的发展机遇——国内著名学者、教育家、国学大师黄高才先生受聘出任敬一书院执行院长。由此,数百年书院,全新续航。
      赵士麟平生最重一个“敬”字,他将书院取名为“敬一”,意谓“一念不敬,心便放逸;一刻不敬,体便松懈;一言不敬,言便招尤;一事不敬,事便取悔”。
        小学课本上曾有王冕学画的故事,王冕,元代画家,以墨梅名世。敬一书院后院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王冕的墨梅图。一枝倒挂老梅,刀斧铁削。这块梅花碑大约是晚清作品,2000年敬一书院翻修时,被重新发现。
       清道光年间,浙江布政史、赵士麟的云南同乡朱嶟登上孤山,命人在赵公祠的外墙上,刻下五个大字。我们上得孤山,还能在那片绿树掩映的白墙上面,看到那五个孤寂而温暖的大字:“孤山一片云”。
       如今我们上得孤山,还能在那片绿树掩映的白墙上面,看到那五个孤寂而温暖的大字:“孤山一片云”。
      林泉: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此处指孤山。
     敬一:指敬一书院。
     几重身:赵士麟在浙江任职时间不长,但敬一书院却为后人所敬仰。后人为纪念他为杭州教育所做贡献,在敬一书院设“赵公祠”。清道光年间,浙江布政史、赵士麟的云南同乡朱嶟登上孤山,命人在赵公祠的外墙上,刻下五个大字。如今我们上得孤山,还能在那片绿树掩映的白墙上面,看到那五个孤寂而温暖的大字:“孤山一片云”。
     清代后期,赵公祠的来历在民间记忆中已漫洇不清,赵公祠慢慢的演变成了敬的是财神爷赵公明,索性将它改建成了财神庙,称西泠财神殿。不知何时开始,每月初一、十五,到西泠财神殿参加财神会,成为杭州市区生意人的一项休闲活动。1929年,杭州举行西湖博览会,“孤山一片云”地界被征作西博会的博物馆,之后这里还曾经做过动物园、浙江省博物馆的员工宿舍等,几百年前的书院一度成了大杂院。
     清朝初年的敬一书院,到民国时光,已经是座财神庙会,因年久失修,破败下来。1929年,杭州举行西湖博览会,“孤山一片云”地界被征作西博会的博物馆。上海滩流氓大亨张啸林与浙江省省长张静江关系不错,他来参观西博会,见此地是个财神庙,便上了心。待西博会结束以后,同他的两位拜把兄弟黄金荣、杜月笙一起,出资将财神庙修缮一新,人称“西泠财神殿”。时人都说,“西泠财神殿是上海人哄起来的。”
        不知何时开始,每月初一、十五,到西泠财神殿参加“财神会”,成为杭州市区生意人的一项休闲活动。所谓“财神会”,实际上是行业的聚餐联谊活动,是生意人难得的惬意时光。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有这种聚会,参加西泠财神会的,以绸业、丝织业居多。丝织业的兄弟行业颜料业,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染坊,则以葛岭的抱朴道院为聚会场所——炼丹的葛洪是他们的祖师爷。
         1929年西博会的时候还做过动物园,解放后归了文化单位,是浙江省博物馆的宿舍。虽是破旧的大杂院,在读书人看来,却处处有诗情画意。白墙黑瓦,雕花木窗,满墙藤萝苔藓。院子里种了几本芭蕉。1988年,此地门牌号为“孤山后山路4号”,居住着十几户人家。一墙之外,还有一家茶室。1994年,大杂院要动迁了。就在书生们搬走以前,院子里挖出了半块残碑,“敬一书院界”五个字,犹如一把隐秘的锁钥,命运之轮开启,三百年前的赵士麟与二十世纪的读书人,终于暗通了消息。那一刻,惊喜与释然,凝聚在书生的眼眸里。1998年,敬一书院被重新正名,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将其整修为游览场所,“以还西湖风景秀翠,传播精神文明”。
      清诗气,墨梅魂,元章高洁有遗珍:2000年在敬一书院地下挖出一块王元章(冕)的墨梅图碑刻。
      清诗:清新的诗篇。 晋 傅咸 《赠崔伏二郎诗》:“人之好我,赠我清诗。”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六:“復忆 襄阳 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见寄》:“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小学课本上曾有王冕学画的故事,王冕,元代画家,以墨梅名世。敬一书院后院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王冕的墨梅图。一枝倒挂老梅,刀斧铁削。这块梅花碑大约是晚清作品,2000年敬一书院翻修时,被重新发现。
        看王冕“倒枝梅花图”的碑石图片,觉得王冕画梅真是别出心裁,梅花是高洁的,而这画上的梅枝却是垂挂在地上了。也许这是王冕步入人生苍凉的晚年之作,经受了人间的磨难,饱受了世事的风霜,不得不低头过那着地而生的日子的一种自况写照吧。
       “墨梅图”刻石拓本的图片上文字已漶漫难以辨认,但还能详出有王元章(冕)的题跋;有道光丙午和光绪年间的题跋,还有一位钱塘(杭州)人瞿世英的题跋,经查:瞿世英(1820-1890)对金石书画,无不考索。
       据说,王冕画了这幅“倒枝梅花图”后,明代的书画家徐谓徐文长看后感受颇深,写诗一首:“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这块碑石刻于清光绪年间,在2000年重见天日,已成为“敬一书院”的遗珍。
        孤山一片云:清道光年间,浙江布政史、赵士麟的云南同乡朱嶟登上孤山,命人在赵公祠的外墙上,刻下五个大字。如今我们上得孤山,还能在那片绿树掩映的白墙上面,看到那五个孤寂而温暖的大字:“孤山一片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