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贺福建省诗词学会灵水社区教学创作基地成立》庄灿煌

(2023-06-04 08:36:24)
标签:

灵水

灵源山

灵源寺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贺福建省诗词学会灵水社区教学创作基地成立》
                   庄灿煌

     古村五月美如常,        绿嶂云浮掩老庄。
     千载烟霞留胜迹,        百年风物沐斜阳。
     灵山滴翠梵音袅,        深巷鸣鹂诗境长。
     竞说新茶来一盏,        骚人基地继瑶章。

         注释:
    2023年5月19日上午,“美好生活来去晋江”福建省诗词学会灵水社区教学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灵源街道灵水社区1966番仔楼举行。在简短的开幕仪式后,与会领导为灵水社区教学创作基地揭牌。
  福建省诗词学会会长 李韧 :我们福建省诗词学会响应中华诗词学会号召要让诗词走进乡村、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部队、走进最基层的地方,弘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
       灵水社区:晋江市灵源街道灵水社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境内,是灵源街道最大社区,是晋江市著名侨乡之一,位于灵源街道西南部,西面是3A旅游景区“灵源山”,泉安公路从社区中穿过,公路四通八达,集工、商贸于一体的繁华地带,又是晋江市山水休闲的好去处,登上山峰,远望海上金门诸岛,近览晋江、石狮全景。
   
       2016年11月,灵水社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绿嶂:绿嶂指代绿色的山峰。此处指灵源山。
       千载烟霞: 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4年)御史吴中复、吴中纯兄弟隐居于灵源山颠,灵源山溪涧之山水绕村而流过而得名:灵水。
       百年风物:风物:风光景物。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宋 张升《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古迹众多,是灵水古村落留与后人最好的实物文明财富。在五点六一平方公里的村落里,遍布着二百零七栋明清以来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有近一百五十座,包括“皇宫起”燕尾式的闽南古式大厝、中西合璧的华侨番仔楼、海洋风情的石筑民居等。
         灵水古村落整体风貌保存良好,富有闽南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代表着晋江从明清以来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灵山滴翠梵音袅:灵山指灵源山。山中时有清泉涌流,迂回于山下。历经千万年天地造化、冰流侵蚀,灵源山基岩裸露、沟谷深邃,高大的山岭挡住南下的寒流,使南坡得天独厚地保存着一片稀有的青岗栎、卡氏栲和巨樟等常绿阔叶林,山上松柏苍翠、花木掩映、山石嶙峋,是泉南一座名山。
      灵源山中有灵应著称的千年古刹——灵源禅寺。建于隋初开皇九年(589)。在海内外亲信人士热心捐资支持下,重新规划扩建,修葺寺宇。新建后寺院分前、中、后三殿堂,寺院巍峨壮观,大殿雕梁画栋。灵源山灵源寺平时香火不断,每年香客、游客达百多万人次,佛事活动期间更是人声鼎沸。
      诗境:指富于诗意的环境。宋张道洽《岭梅》诗:“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新茶:指灵源本地特产“灵源万应茶”。
      灵源万应茶(菩提丸)源于明洪武年间,闽南灵源山灵源寺三十一世祖沐讲禅师(俗名:张定边)为解当地百姓疾病之苦而创制。由于其功效显著,菩提丸便作为“镇寺之宝”被灵源寺历代主持所传承,有650多年的历史,历经22代传承人,历代百姓视之为宝,民间口碑世代相传,成为当地百姓家中常备之养生药茶,亲友互赠之礼品,华侨思想之物。
     2006年,“灵源”被商务部列入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2008年6月,“灵源万应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瑶章:对他人诗文﹑信札的美称。《再生缘》 第三七回:“接读瑶章知一切,使于肺腑救深恩。” 秦纪文 演出本 《再生缘》 第四八回:“ 燕玉 芳卿妆次:捧读瑶章,敬悉一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