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二)

(2020-10-10 08:19:34)
标签:

谢朓

寻梦

四季

杂谈

分类: 古诗名句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译文】 喧鸣的春鸟落满水洲,繁乱的香花开遍郊野。
    【出典】  南朝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注:

     1、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     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      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     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      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      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    谁能鬒不变?

      2、注释:  
       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方:将。滞淫:久留。淹留。怀:想念。
  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3、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4、谢朓 (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慰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意陵王萧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后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现存诗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诗的成就很高,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且佳句颇多。明人辑有《谢宣城集》,今人郝立权有《谢宣城诗注》

       5、《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金陵城(今南京)西楼前的美景使李白深深领悟了“澄江静如练”的意境,追忆前贤,这位大诗人不禁发出了古来知音难遇的长叹。然而李白应未想到,由于他的叹赏,谢朓这句诗却在后世得到了无数的知音。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写诗人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
       此诗开头借用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时登上江岸的三山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贴切。“河阳视京县”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上句语意重复,其实不然。这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诗》“引领望京室”句意暗示自己此去宣城为郡守,遥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晋的潘岳在河阳为县令,遥望京城洛阳一样。王粲的《七哀诗》作于汉末董卓被杀,李傕、郭汜大乱长安之时,他在灞涘回望长安,所抒发的不仅是眷恋长安的乡情,更有向往明王贤伯、重建清平之治的愿望。谢朓这次出守之前,建康一年之内换了三个皇帝,也正处在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中。因此首二句既交代出离京的原因和路程,又借典故含蓄地抒写了诗人对京邑眷恋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时势的隐忧。
       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诗人扣住题意,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将登临所见层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诗里。远远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见。只“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两句,便写尽满城的繁华景象和京都的壮丽气派。此处“白日”指傍晚的日光。“丽”字本有“附著”、“明丽”两个意思,这里兼取二义,描绘出飞甍在落日中愈加显得明丽辉煌的情景,可以见出谢朓炼字的功夫。“参差”二字既写京城宫殿楼阙的密集,又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皆可见”三字则暗中传达出诗人神情的专注:既然全城飞甍都历历可见,那么从中辨认自己的旧居当也是一般登高望乡之人的常情。所以这两句虽是写景,却隐含着一个凝目远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没有点明在山上流连凝望的时间有多久,但从“白日”变为“余霞”的景色转换中自然就显示出时辰的推移过程。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这一对比喻不仅色彩对比绚丽悦目,而且“绮”、“练”这两个喻象给人以静止柔软的直觉感受,也与黄昏时平静柔和的情调十分和谐。“静”字一作“净”,亦佳。明人谢榛曾批评“澄”、“净”二字意思重复,想改成“秋江净如练”。另一位诗论家王世贞不以为然,认为江澄之后才谈得上净。清代诗人王士祯也讥讽谢榛说:“何因点窜‘澄江练’?笑杀谈诗谢茂秦!”(《论诗绝句》)其实,如果没有谢榛窜改,这“澄”字的好处还真容易被人忽视。唯其江水澄清,“净”(或“静”)字才有着落,才能与白练的比喻相得益彰。同时,“澄”净的江水还能唤起天上云霞与水中倒影相互辉映的联想。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引用“澄江静如练”以形容大江沉浸在月光之中的清空透明之感,“澄”字就更有点晴意义。可见“静如练”这一比喻是因为有了“澄”字的衬托,才成功地表现出大江宁静澄澈的境界。“静”与“净”相比,“静”字写境更为传神。唐代徐凝曾用白练来比喻瀑布:“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被王世贞讥为“恶境界”,原因就在用静态的白练来形容飞泻的水瀑,反将活景写呆了。这个例子可以帮助读者从反面体味“静如练”的好处。如果将谢朓这两句诗与谢灵运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相比较,可以看出谢朓在景物描写上的飞跃。谢灵运以直叙的手法来说明水天辉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较实。而谢朓则能够利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鲜明悦目的色彩,并能融进主人公对景物情调的感受,表达更为空灵。
       如果说“余霞”两句是用大笔晕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两句则是以细笔点染江洲的佳趣。喧闹的归鸟盖满了江中的小岛,各色野花开遍了芬芳的郊野。群鸟的喧嚷越发衬出傍晚江面的宁静,遍地繁花恰似与满天落霞争美斗艳。鸟儿尚知归来,而人却离乡远去,何况故乡正满目春色如画,直教人流连难舍。
无怪诗人叹息:“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这两句巧用此处字义可作两解的特点,既抒发了将要久客在外的离愁和对旧日欢宴生活的怀念,又写出了诗人已去而复又半途迟留、因怀乡而罢却欢宴的情态。“去矣”、“怀哉”用虚词对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叹语气,增强了声情摇曳的节奏感。
        至此登临之意已经写尽,往下似乎无可再写。但诗人却巧妙地跳过一步,由眼前对京城的依恋之情,想到此去之后还乡遥遥无期,泪珠像雪糁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层波澜。“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则又由自己的离乡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乡之情:人生有情,终知望乡。长此以往,谁也不能担保黑发不会变白。结尾虽写远忧,而实与开头呼应,仍然归到还望的本意,而诗人的情绪也在抒发人生感慨之时跌落到最低点。
        这首诗写景色调绚烂纷繁、满目彩绘,写情单纯柔和,轻清温婉。诗人将京邑的黄昏写得如此明丽美好,毫无苍凉暗淡之感,固然是为了渲染他对故乡的热爱,但也与诗中所表现的游宦怀乡之情并无深永的感伤意味有关。全诗结构完整对称,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这种情景分咏、名句往往突出于一篇之中的现象是宋齐山水诗还处于早期阶段的共同特点,也与谢朓诗存在着钟嵘所说“篇末多踬”的毛病有关。谢朓山水诗仍然沿袭谢灵运前半篇写景、后半篇抒情的程式。由于思想感情贫乏,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志趣,后半篇的抒情大多缺乏健举的风力,加之又“专用赋体”,直陈其意,不像写景那样凝炼形象,更觉意弱而文散。此篇结尾情绪柔弱消沉,便与前面所写的壮丽开阔的景色稍觉不称。但尽管如此,他在景物剪裁方面的功力,以及诗风的清丽和情韵的自然,却标志着山水诗在艺术上的成熟,对唐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李白每逢胜景,常“恨不能携谢朓惊人诗句来”(《云仙杂记》),“解道澄江静如练”只是这类佳话中的一例而已。 
       名家点评
       唐庚《唐子西语录》:灵运在永嘉因梦惠连,遂有“池塘生春草”之句,玄晖在宣城因登三山遂有“澄江静如练”之句。二公妙处在鼻无垩,目无膜。尔鼻无垩,斤将曷运?目无膜,篦将曷施?所谓混然天成,天球不琢者欤。
      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卷三:虚谷曰:起句以长安洛阳拟金陵,用王粲潘岳二诗,极佳!李白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却忆谢玄晖。”此一联尤佳也。三山今犹如故,回望建康甚近,想六朝时甚盛也。味末句,其惓惓于京邑如此,去国望乡,其情一也。有情无不知望乡之悲,而况去国乎!
       陆时雍《古诗镜·诗镜总论》:咏物之难,非肖难也。惟不局局于物之难。玄晖“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山水烟霞,衷成图绘,指点盻顾,遇合得之,古人佳处当不在言语间也。
       王夫之《古诗评选》:折合处速甚,所谓羚羊挂角者。如此,虽有踪如无踪也。佳句率成,故中动供奉知赏。
       田雯《古欢堂集》卷十七:玄晖含英咀华,一字百炼而出。如秋山清晓,霏蓝翕黛之中,时有爽气。齐之作者,公居其冠。刘后村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皆吞吐日月、摘蹑星辰之句。故李白《登华山落雁峰》云:“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搔首问青天。”其服膺如此。
        沈德潜《说诗晬语》:齐人寥寥,谢玄晖独有一代,以灵心妙悟,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般深情名理。

      6、城市无春天。
       我们走在水泥柏油马路,便从此不知春泥的松软,我们装上暖气空调,便从此不感春风的温情,我们用着热水器,便从此不觉春江的血脉……在这个钢筋水泥浇筑的森林里,再无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喧嚣,再无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纷繁,再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清新,再无春风春雨花竞眼,江北江南水拍天的浩荡,再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欢悦,再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潇洒,再无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的忧伤……
       现代文明欠下我一个春色,又几缕闲愁。 

     7、生命,是一个循序渐进、渐渐疲劳的漫长过程。永恒的四季,不偏不倚地测量着一年的行程。春天,散发着芳香,给人类带来欢乐,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盛夏,意味着默默的耕耘,犁出一片耀眼的新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金秋,承载着成熟,斑斓着世界,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寒冬,凝结着纯白,沉静着敏思,战败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漫天飞。人类,在这恒古不变的四季里,冒酷暑,抗严寒,沐春风,摘硕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最喜欢的,则是黎明的希望,又始终憧憬着,夕阳的辉煌。

    8、惊蛰
  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陶渊明

  一声雷鸣,世界沸腾起来。
  草丛中、田埂上、水畦旁,大的小的飞的爬的各种虫子都闻声而动,骨碌碌的跑了出,在太阳下欢腾着喧嚣着不顾一切的庆祝一年一次的新生。他们随意把自己放置在阳光下、春风中,尽情呼吸着大片的清新。你看,蜷缩了一季的青蛙,早已经耐不住寂寞,惬意的哼出了歌声;布谷鸟也不甘示弱,一首曲子接一首曲子没完没了;云雀“唧”的一声,忽又钻入云层,躲藏起来……大地之上,开始上演出一场田园交响曲。
  蝴蝶翩跹,有蜜蜂的伴奏;春花斗艳,惹东风洒雨露。
  这时候的桃花梨花也开得最是热烈!这里几朵,那里一簇,他们争奇斗妍,如火如荼,开得那样奔放大胆热情洋溢,山河间花团锦簇一派姹紫嫣红。“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真是美不胜收!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阳光开始变得柔和温暖,轻轻扬扬的洒满大地。站在阳光下,暖暖的是那么舒服那么轻松,全身上下毛孔好似苏张开来,人一下子精神了好多。让你忘却烦恼,忘却忧愁,只一个人沉浸在短暂的平和与淡定中。阳光洒到湖面上,水也明亮起来,活泼起来,碧波粼粼,湖光滟滟,景色一派祥和。
  湖岸边,桃花愈开愈烈,水中的鸭子也三五成群来回游荡。飞絮漫天,乱花迷眼,池塘春草已深,园柳鸣禽多变。
  春,已日趋成熟!

      9、春风矮了夜的身躯,飞燕衔来了花香,拂堤的杨柳醉了河边的春烟,漫天的风筝飘来了一年的春梦。寻梦?捋一袖春光里的明媚,筛一影记忆的温馨,饮一瓢春风偷来的花香,将又一年的花事在窗前发酵。抑或催开小雨下的心事,独对一扇小窗,将雨中的小船摇进二十四桥的断章,在断章的文字里开启岁月的老酒,将雨中的风物装进老酒的芬芳,也装进我船蓬里的诗香。于是在这春梦里,搜出了又一年的春景在船蓬里的思绪,把那思绪送进了花开心事里,问这个季节曾沉淀了多少过滤的篇章?如今,又是一年花开时,风雨中夹杂着一种怎样的情觞?
      寻梦,在这又是一年花开时,撩一分憧憬,寄问花语。而一个“又”字包含多少年华流失的感伤与无奈?那春梅满枝的抱香的甜蜜是否在“花谢花飞飞满天”中憔悴进满院的花眸,在流水落花中空含满目的苍凉?那桃红的倩影舞娉婷而过的娇羞是否在“萧萧暮雨子规啼”中化作风过之后赏花人断断的痴想?而那“一枝梨花春带雨”的含情的哀怨又怎么不飞扬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泪水?那红杏出墙的媚态可否成为他日春去也的伤惋?
      又是一年花开时。于是花开季节的烂漫就装进了些须的哀怨,竟至于让花败的泪水在花事里饱扬。陆游与唐婉重逢与沈园,将无边的怨恨倾诉与粉墙;唐后主独对满园的香径伤作物是人非,“天上人间”的悲叹。只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于是我们又瞧见了杜二十二“感时花溅泪”的龙钟老态,看到了谢玄晖“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怀乡之委婉。花中的怀旧与哀惋在花开的时节竟然那样的缠绵与沧惋,以至于余恨的词句无法消尽尘世的沧桑。唐明皇的一首《雨零铃》怎能招来贵妃的香魂?班婕妤的一首《《团扇歌》怎能抵得过飞燕姐妹身姿曼妙的动人?杜十娘携着满腔的悲怨沉没了百宝箱又怎能谴责的尽负心郎的薄情? 
       又是一年花开时。只是花开的短暂参杂了季节飘零时分一种回忆的怅然的心绪,在思绪的寥落中我们看到了红楼梦影中的袅娜如风的女子,那肩锄挂着的花香怎能埋葬冷月下的花魂?于是乎,杨柳岸的断枝空留执手人楼上月前倚栏的忧伤,在又一年的花开中惆怅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迷茫,徒作“但目送,芳尘去,锦色年华谁与度”的哀怨。 
       由是,一种花开的伤惋在历史的墨香中沾染了那红尘中的纷扰。白素贞在桥上邂逅许仙,从此执手红尘,竟让雷峰塔成了两情相隔的沧桑;山伯英台,十八相送,为何要演绎葬身花蝶的凄美?兰芝、仲卿本誓为“比翼鸟,连理枝”的海盟又怎么做出了双双命赴黄泉的悲局?那王母娘娘一簪,中断了牛郎追寻织女的脚步,化做了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等候。
       寻梦,竟至于这样的孱然,当历史的春光走进时光的此岸,又怎样理解这样的伤感? 
       又是一年花开时。只是这一个“又”字更该包含着多少重来的机缘啊!季节的更替是无需埋怨的。花事虽然短暂却造就了芬芳,而那四季的绚丽又岂止在春光?让我们走进四季吧:畅看夏日十里荷香,乐享稻香蛙鸣,静心明月听蝉;喜恋秋季的天高云淡,丹桂飘香,金果累累;静赏冬季的雪花飞舞,玉树银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次第,怎一句“春且住”所知? 
       四季是这样绚丽的,她的绚丽又诠释人生的里程的如花的篇章,陶渊明归隐成田园诗人,郑板桥老来画竹成名师,王羲之闲居闻名了《兰亭序》,司马迁宫刑之后著《史记》。在人生绚丽的花再一次的盛开中我们知道了周处的朝闻夕改,终为忠臣,也了解了吴下阿蒙士别三日的刮目相看,还知道了东山再起的故事。这些岂不正是花儿又开中的机缘吗?
       又是一年花开时。花下的思绪于是夹杂了清风揽月的畅想。由此,伯虎堂起点着了秋香;张生与催莺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柳毅传书成就了鸳鸯;苏小妹“双手推开了窗前月”,秦少游“一石激破了水中天”。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成就了花好月圆。爱情的旋律在当今又是一年花开的时节奏起了自由幸福的乐章,让春日花下催燃了多少浪漫而欢快的好时光啊。
       又是一年的花开时,那人生花开的绚丽需要怎样的奋斗才能演绎人生的辉煌?“闲来垂钓碧溪上”仅仅是一种机缘?三顾茅庐的求贤让刘玄德获得怎么的局面?而朱洪武缘何又一个放牛娃当上了一代君王?
       又是一年花开时。正是一个又一个的“又“字的重复成就了人类的历史文明啊。那古代的四大发明变成了我们今天的航天飞月,那古时的丝绸之路嬗变成了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目标。宏观人类历史的长空,放眼当今乃至以后绚丽的世界,只会春光更好。 
       寻梦。又是一年花开时,又是一个春光更好。于此,个人的岁月流失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又算得了什么?把个人的一切与我们日益向前的时代联系起来吧,这样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季节都有花开,都会开得更加精彩,那时候一定是人生无处不飞花!
 
       10、土地是上苍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可我说的是乡村的土地。日益城市化商业化功利化的城市,高楼大厦覆盖了整个大地,只有钢筋混凝土的气息,当没有“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期待,没有“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的期许,也许“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一种奢望。当土地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原始的生命力,生命也就干竭了。看不到袅袅炊烟,看不到蝶舞莺飞,看不到鱼翔浅底,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仅仅是商业的包装,物质的表象,利益的熏心?

     11、晋江,好一副“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景致。春天来得早,温和的风,轻浮柔软,飘在脸上有阳光的甜蜜的味道,空气里有些暧昧,这样泌人心脾的清净让人愉快。这是个花的海洋,青石,流水。春汛,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花儿竞相绽放,香气溢满空气,弥漫整个城市。鲜艳的张扬着七彩的花瓣,在风中尽情舞蹈。

     12、在午后的下午,徜徉在阳光铺洒的大地,远处喧鸟覆春州,近处杂英满芳甸。捧着一本书,想象自己也是书本中的主人公,想象自己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一个静谧的世界里享受独有的芬芳。无关风月,只为宁静。
       在日益浮躁的世界里行走,我们在日益缺乏生命呐喊的边缘地带爬行,我们日益在斗争的社会习惯了虚伪地徘徊,原始纯真的东西也许只是梦中的天堂,我们只有想象,但还有希望。
       寻求一种最接近生命本真的状态和生活方式,寻求一种精神的伊甸园。然后,安然地活着,好好地活着,看云卷云舒,品花开花落!当白发苍苍的时候对自己说:我没有枉费这一生,足矣!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谢朓诗名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