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226530848,257616923&fm=26&gp=0.jpg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这里是江山寂寂草木零落的处所,慨叹你究竟因何到此海角天涯来?
【出典】
中唐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注:
1、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2、注释: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3、译文1:
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翰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
译文2:
西汉时的才子贾谊被贬谪到这里,三年里抑郁寡欢迟疑徘徊。万古以来,只留下你客居楚地时的悲哀。秋草荒芜,我独自追寻着昔人去后留下的陈迹,只见林木萧疏荒寒,夕阳的斜光照着这古老的旧宅。汉文帝是历史著名的有道明君,对贾谊尚如此恩疏情寡;湘水没有情感,又怎能知道贾谊当年曾凭吊屈原而伤怀?江山寂寥,秋风瑟瑟,枯叶飘飘,我真同情怜悯你,那时究竟为了什么被贬谪到这荒僻遥远的天涯来。
译文3:
三年贬官此地留,满腔悲愤万古忧。秋草独寻人不在,夕阳寒村空悠悠。文帝圣明尚薄情,而今湘水更无情!草木飘零江山静,可怜为何天涯行?
4、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5、《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尾联出句刻画了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唐诗别裁》:谊之迁谪,本因被谗,今云何事而来,含情不尽。

6、 长沙县志记载:贾太傅故宅在今县西北濯锦坊之屈贾祠。对贾谊这一曾经居息三年之地,“不见定王台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杜甫来瞻仰过;“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韩愈来低首过;“一谪长沙地,三年叹逐臣”,戴叔伦来凭吊过;“寒林日薄井波平,人去犹闻太息声”,“贾傅祠前载酒回,新声才赋管弦催”,时至清代,黄遵宪和秋瑾也来朝拜过。然而,在众多歌咏贾谊故宅的诗作中,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不仅是唐代律诗中的精品,而且是同一题材之作中的杰构,好像同一首歌的独唱比赛,虽然选手们各有千秋,但刘长卿夺得的是舍我其谁的冠军。
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但他命运坎坷,33岁即英年早逝,犹如一支名贵非凡的玉笛,才吹奏了几支乐曲就突然崩裂,又如一本传世的经典,才写了序言和最初的几章,就永远没有了下文。两千多年来,屈贾并称,长沙的贾谊故居虽屡经兴废,却是历代官员春秋祭扫之地;才高命薄,长沙的贾谊故居虽历尽沧桑,但却是千载文人墨客尤其是迁客骚人留连凭吊高歌低咏之场。中唐诗坛第一人的刘长卿,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登进士第后又命途多舛,屡遭贬谪,约在唐代宗大历十年(775)深秋,他在由岳鄂转运留后贬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的途中路经长沙,在薄暮时分趋拜贾谊故居,写下了千古名篇《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途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首句之“悲”与结句之“怜”,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悲人亦以自悲,怜人亦以自怜,悲怜贾谊同时也悲怜自己,抒情对象与抒情主体有许多契合之处,写来交融无间,当然更是动人情肠了。这首诗,悲怜贾谊是怀古,悲怜自己是伤今。“楚客”最先是指称屈原,后来泛指贬谪或羁旅于楚地的迁客骚人,此诗主要是指贾谊,也包括作客楚地触景生悲的作者自己。“秋草”、“寒林”句重在写景抒情,季节是晚秋初冬,时间是夕阳西下,“寻”是孑然一人形影相吊的“独寻”,“见”是满目萧然哲人已远的“空见”,对景怀人,情何以堪?“”,即长沙人所说的“鹗”,贾谊在《鸟赋》中有“庚子日斜兮,集余舍”及“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之句,刘长卿的“人去后”与“日斜时”化用典故而了无痕迹,但却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感。“汉文”、“湘水”句重在用事寄意。汉文帝先赏识贾谊后来终于贬逐,“有道”的他尚且如此,无道的唐代宗又当如何呢?作者没有明言,读者却于言外可想。贾谊当年作文追悼屈原,今日刘长卿作诗追怀贾谊,湘水无知而且无情,人生有憾而且有恨。人才而常常不能人尽其才,才人而往往所遇非慧眼公心之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早就如此说过,悲哉!
贾谊故居已经重修,在今日太平街与解放西路的交汇之处。1999年秋台湾名诗人余光中访湘,我陪同他前往瞻拜,他的题句是“过秦哀苍生,赋惊鬼神”,我则以散文《秋草独寻人去后》权当祭奠,而现在新作的这篇短文,则是燃点在刘长卿诗灵前的一炷心香。(长沙晚报)

7、也挣扎也牵挂也不是办法
走也罢留也罢错了吗
今日天涯明天又天涯
狠狠一巴掌忘了吧
任贤齐的天涯,旋律朗朗上口。这男人快四张了吧,人前还要扮可爱。不过也还算可爱。
一人就会有一个天涯吧,在各自心中。
我的天涯又在何处?
天涯何处无芳草,无缘对面不识君。不是一句,倒也压韵。
李敖现完了眼,这老家伙晚节不保啊。清华北大是他的天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涯何尝不是我的家,这里有最真实的自我,还有几位愿意眷顾我的芳邻。在自己家里那份舒展和放任,是在别的地方享受不到的。所以,杨同学,赶快给自己一个天涯的家吧,但愿家能解决你所有问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天涯是起点,也是尽头。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涯远吗?远。天涯近吗?近。
咫尺,天涯。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天涯,总是能让人联想起流放、漂泊、背井离乡、孤寂、凄凉、流浪和落寞。
天涯是悲愁,天涯也是欢喜。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是我在说天涯?还是天涯在说我?是我的天涯,还是我在天涯?
天涯到底是什么?
天涯什么都不是,天涯是万物,天涯是空空。

8、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我们渴望战胜对手、打败对手。没有对手是孤独的、寂寞的,甚至是可怕的。然而,谁才是我们真正的对手呢?
人是害怕受到伤害的动物,总是习惯用层层铠甲把自己包裹起来,用警惕的目光观察、审视周围的事物,再加上自私和贪欲,心机用尽,就难以用一种坦然、大度之心对待别人。与其说现实之中存在种种对手,不如说那些对手是自己假想出来的,实际上你的对手就是你自己。
我认识一个人,他给人们的感觉好像刺猬一样浑身长满了刺,他处处都觉得有人跟他过不去,虽然刚开始做生意时赚了不少钱,但整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结果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家庭。后来,因生意场上他斤斤计较,不信任别人,生怕自己吃了半点亏,结果合作伙伴越来越少,生意也逐渐萧条,每次看到他,我都觉得他异常孤单。
风云一生的苏东坡,晚年看透了这些,“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最终发出 “高处不胜寒”
的感叹声,我相信这是苏东坡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愿望,所有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的短短一生如白驹过隙,常怀宽容之心、友爱之情,敞开胸怀,把别人往好处想,少一些贪念,境由心生,只要战胜了自己,还有谁是你的对手呢?
人们很多时候会为身边的人所困,比如前一阵我有一个朋友对他们单位经理特不满,其实很多时候想想这是不必要的,人呢要大气一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有许多烦恼就是来源于这种无谓的斗争:许多身居高位的人将下属当作对手;许多老板将员工当作他的对手;许多城里人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当成了对手……他们其实都选错了对手,在应该大度宽容时,做出了与自己身份极不相称的举动,让自己成为被人耻笑的一方。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实力,要看谁是他的对手深以为然,如果你把一个小人物当作自己的对手,那么你也只能是个小人物,如果你的关注点全都在一些没什么能力的人身上,那么你又能获得多大的成就呢?
忘了身边那些不值得称之为对手的人物吧!你的对手应该是值得你尊敬和敬重的!其他的,大多数人不过碌碌无为而已,不要让那些毫无价值的对手成为你生活的焦点!

9、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你便拥有了人生的定力。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心灵的后花园,那是我们诗意栖居的处所,是离自己最近的息壤,那里繁花似锦、星光清凉。居住在那里,精神可以得到放松,思想可以得到梳理,感情可以得到整合。它似床前明月,朗照心胸开阖,如三月清风,涤尽一身烟尘。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背负太多繁杂的东西,心田得不到灌溉与滋养,逐渐龟裂贫瘠。当精神失去了落脚之地,便迷失了方向,终无所依。
占有与谋取固然是人的本能,但当欲望膨胀到无限大,内心便也成了一块不毛之地。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浮云蔽日,也蒙蔽了原本纯真的灵魂。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黄州的郊外,苏东坡躬耕在一亩三分薄地上时,也同样在自己的内心开辟了一方净土。“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将文豪压倒。穷困潦倒时他依然高喊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外形枯干但灵魂丰满,他惨遭流放,但固守心灵的净土,从容轻浅,不染纤尘。
在格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康德摸索着通往人类文明的哲学道路。他的视野超过我们,但他的思想不拒绝我们。他居于心灵净土,但眼观八方外物。
居住在自己内心的人,便拥有了生命的内定力,返璞归真,超然淡定。不看重大红大紫的那份荣耀,不在意大富大贵的那份奢华。千帆过尽,繁花乱眼,纵然有万般浮华曼妙,他们自是气定神闲,胸襟开阔,性情长久洁净,锲而不舍地追求内心的独行与独醒。
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了解自我,从容淡定地走过漫漫人生。

10、那个黄昏,那个夕阳被山风扯碎的黄昏,你消失在远方的那条路上。
你走了,就这样默默地走了,甚至没有为我留下只言片语。曾握在手里的那朵百合,于那一刻化做破碎的晚霞滴成的泪,淹没了你渐渐离去的身影。当又一个孤独的夜晚到来的时候,残留在我梦里所有昨天的记忆,都如同天上的颗颗流星,它们静静地划过支离的呓语,破碎在荒芜的彼岸。
我知道,从那一刻起,忧伤的日子会再次让那只单飞的蝴蝶长久地徘徊于十里长亭旁的河边。对岸,芳草碧连天际,爽朗的笑声被悠扬的天籁之音所包裹。这个夜晚,只有低泣的月芽儿依稀伴我的泪珠倾泻在残泱的回忆里。
人们总喜欢说,真正的爱情大都是忧伤的,正因为忧伤才最美丽,因为它可以长存于我们记忆里,虽然它充满了太多的悲剧色彩。或许吧,就这么匆匆地拥有了一段馨柔情怀,它沉淤在我的心底,任明天种种的苍凉也无法将它抹去,赫然刻于那些伶仃的梦墙上。
总想找一个能够安慰自己的理由去诠释飘走的流云,用久久凝望的眼神去书写昨天的美丽。在那个并不久远的故事结束的时候,我又一次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孤独,那种意境已在过去的光阴里伴我漂过岁月的山水,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小舟该在哪里靠上绿色的岸边。
曾对自己说,不要再以泪洗面,不要让每一个夜晚都哭得那样痛。关闭了自己的心房,不再去倾听外面的世界,无论在风起时蓦然回首想起了多少,其实,心已经冥静,如秋天片片飘坠的花草,苍天和大地把一个冷冷清清的世界还给了自己。一世的漂泊,注定化作秋天里静止的荒原,明天,只有那双粗糙手会拎着孤独继续流浪。
驶不进伶仃洋的那只小舟没有桑提亚戈的帆,它只是茫茫人海中的匆匆过客,生命的轨迹已无法印出爱的永恒。而这种永恒,即便它在,也只是一个传说。不知道是什么打湿了那只蝴蝶的翅膀,它痛在十里长亭,呻吟里,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悲伤的蝴蝶哟,那是你在悄悄对我说的吗?
月亮爬上了天空,今夜的月啊,你何以弯弯,何以澜澜……

11、“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蓦然发现,我伸出的手,竟然触摸到了秋的声音。人不在故乡,空气也变得陌生了。继而沉默,这个季节,风的气息也感染了离别的伤感,“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西斜”,不知逝去的经年岁月,还是否记得我曾经的童稚,那些不期而逝的青春年华呢?
沉浸在那些之乎者也里的古韵太久了。呼吸之间,也尽是些陈腐的气息。抬起头,却看见夕阳倚窗,清秋的初暮也变得美丽而心旷神怡。我是不是忽视季节太久了,竟有了从春天便穿越到初秋的恍然。叹息着抬头,不知何时,墙角已经绿肥红瘦,秋意始然了。
这样的秋天适合“目断秋宵落雁,醒来时响空弦”。登高望远,打开音箱,一曲“似水流年”便在耳边轻轻荡漾开来,幽幽的,思绪打开记忆的闸门,“外貌都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突然很无语,早已“不似旧年游”了啊。几朝烟雨,消磨的何止青春岁月,还有多少点点滴滴的经年往事呢?
天气有点冷瑟,似我这刻的心情。落花落叶追流水,浮梦浮华尽化烟。那些看不破的风景,便是无风无雨空白的世界。时间久了,一切归于尘土,不再风起云涌,伤心欲绝。挥挥手,“从今把酒观云起,不再凭窗看雨飞”了。放开紧握的手,风从指间轻轻滑过,有点释然这一刻的轻松,像这清秋初落的斜阳,些许寒凉中蕴含着些许的温暖。
“烟雨落花空向晚,春盟逝水尽朝东。”人生的秋,蕴染着岁月的苦辣酸甜。或许只有尝过,才知道那些苦涩中夹杂着一点甜蜜的珍贵。
若你也是离人,天涯道路未尽,日已暮,归途漫漫,却牵得那无边的乡愁泛滥。夕阳西下,一生憔悴,试问这美好年华还能消得几个黄昏?秋思这杯离酒,有绝世的忧伤,只啜一口,竟也断肠。
人生只是一个过场。我们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眼看得身姿婀娜,耳听得荡气回肠,终无非是台上空落落,台下各自殇。
顿首之间,又是一秋,草木也知愁,韶华已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刘长卿诗词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