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晋江梧林村》庄灿煌
放鸭梧林,蝉声犹古,西风盈满沧桑。人文古厝,一一惹愁肠。漫道中西合璧,烧塔仔、百福明墙。凝望处,番楼千尺,榕叶舞秋阳。
忆前番断壁,归家游子,应喜新妆。且消受,深庭院品茶香。不是月迷雾失,桃源觅、南曲铿锵。闲凭吊,温存静谧,任古韵飞扬。
注释:
梧林村:梧林古村落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背靠石鼓山,面临梧垵溪。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民围塘而居,古有“三脚筐”的美誉。
放鸭梧林:梧林古村落的肇基者为石狮市祥芝镇山兜村丰田始祖蔡均用的第六个儿子蔡旺生。据传蔡旺生沿溪赶放鸭群觅食至此,准备返回时,鸭群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赶不走,最后只好同鸭群露宿于此,当晚每鸭产蛋二粒,蔡旺生认为鸭群在此地盘桓不去是天意的指示,于是沿溪定居,繁衍生息,形成村落,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梧林蔡氏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于清代,兴盛于清末民初。
中西合璧:梧林古村落的特色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些建筑物有传统的闽南官式大厝、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式建筑、中西合璧民居、番仔楼等。其中,除了42座大厝以外,有11座西洋楼和22座番仔楼,村落整体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百福明墙:据《梧林蔡氏族谱》记载,蔡氏发源地百福墙建于明代,属砖石木结构,现只剩“花向”残墙。墙上镶嵌着瓦片格成的方框,方框内部再用碎瓦拼接成“长命百岁”、“福寿延年”等吉祥字样,字体有篆文、隶书、楷书等。
榕叶舞秋阳:梧林村有很多大小榕树,在一屋内竟长出盘根错节的大榕树。
不是月迷雾失,桃源觅:北宋
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意思是:夜雾茫茫遮掩了楼台,月色朦胧迷失了渡口,理想的桃源仙境啊,望断了天涯也无处可寻。此处反其意。
南曲:指南音。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别名有南曲、南乐、南管、弦管。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