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2018-01-17 11:50:42)
标签:

欧阳修

相思痛

秋韵

回忆

分类: 宋词名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译文】 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全都是怨恨。

 【出典】  欧阳修《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注:


  1、 《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2、注释:

    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

    攲(yǐ):倾斜。单枕:孤枕。

    烬(jìn):灯芯烧尽成灰。

http://img0.ph.126.net/mDPZvTnvmOAQiLK_m5GQyg==/861594903811488831.jpg

  3、译文1: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译文2:

   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烬。

   译文3:

    自从分别之后,就不知你去了何方?心中有无数愁闷,眼前的一切也显得无比的凄凉,你越走越远,渐渐断绝了音信,如今魚沉水底,捎信無望。像是鱼到了大海,我到那里去打听你的消息啊!

  夜深人静,风吹竹林,秋声一片,一叶叶,一声声都勾起我相思的怨恨,常常独自在梦里寻找你的身影,但是梦没有做成灯火却已经燃尽。

  译文4: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踪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渐走渐远渐无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听起来都是别愁离恨。我斜依绣枕想在梦中见到你,谁知道梦未做成灯又燃尽。

  译文5:

  自从分别后,也不知你去了何方,终日里烦恼愁闷,满目所见到的都是凄凉。你愈走愈远却偏偏愈不来信,山高水长,鱼沉雁落,无法问讯你的近况,怎不令我惦念和凄惶。

  深夜里一片寂静,秋风吹动着秋竹,沙沙作响。一叶叶,一声声,都仿佛暗自传恨,增添我的感伤。我斜着身子独倚绣枕,想尽快入梦乡寻找情郎。可偏偏难以进入梦乡。而那盏油灯偏又结满灯花,幽暗无光。  


  4、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修,文坛伯乐,一代儒宗,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人生饱受挫折,他的人格别有魅力,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与豪情。他任人唯贤,培养、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三大家。他博览群书,以文章冠天下,《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美文千古传诵。他开宋一代文风,东坡从他这里借得豪气,少游亦受他影响。他的词深婉清丽、豪宕沉着,是他经历了人生苦难,排遣了悲慨与忧伤后的一种感动。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年少时聪颖过人,过目不忘,但父亲早亡,家贫无法上学,母亲“画荻教子”,用河边的芦荻做笔,在沙地上教他写字,一时传为佳话。欧阳修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二十多岁就进士及第,成为北宋的文坛领袖。

   欧阳修的文学观点与韩愈相似,主张明道致用,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为宋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的散文《醉翁亭记》千古传诵,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他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生动形象。他的诗通俗流畅,《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写出了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欧阳修还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他对经学也有独到见解,喜欢收集金石文字,编著了《集古录》。

   文人小令经冯延巳、晏殊至欧阳修,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叶嘉莹说:“冯延巳词有‘执着的热情’,晏殊词有‘圆融的观照’,欧阳修词则是有‘遣玩的意兴’。”这种“遣玩”,体现了欧阳修开阔的胸襟和领袖的气度,他的词深挚、浑厚、清婉,又透着一股豪气。王国维说: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阳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县令。复职后,欧阳修又积极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庆历新政”,因新政失败受牵联,再次被贬为滁州太守。正是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庆历八年,欧阳修调任扬州太守,在大明寺西侧蜀岗修筑了“壮丽为淮南第一”的平山堂,并在堂前亲手栽种了一棵柳树。坐在平山堂中,南望江南远山,正与堂的栏杆相平,平山堂因而得名。

   欧阳修的这种在政治逆境中豁达开朗、笑对人生的风范,深深地影响着苏轼,冯煦说欧阳修的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欧阳修从政数十年,他性格耿直,屡遭贬谪,反思一生经历的宦海浮沉,有了隐退之意。晚年的欧阳修心境颇为闲适,他为自己另起了个号“六一居士”。有人问他为什么取“六一居士”这个号,欧阳修说:“我家有金石一千卷,藏书一万册,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还有我这个老古董,不就正好‘六一’吗?”。


   宋神宗熙宁四年,已六十四岁的欧阳修终于获准告老退休,在颖州颐养天年。颖州城郊,有一条碧流十里的西湖,风景清幽,引退后的欧阳修常徜徉其间,写了十首《采桑子》,每篇首句末三字皆用“西湖好”起笔,用疏隽清丽的笔墨,描绘了颖州城郊西湖的秀美风光,流露出晚年远离官场纷争、流连山水的恬适心境。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


   轻松愉快的心情,幽雅秀美的风光,以静写动,以动衬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写尽泛舟湖上的乐趣,勾勒出一幅清丽生动的山水画,仿佛天上之景,令人留连忘返。而下面这首《采桑子》将暮春的西湖描写得那么美,更是令人称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


   “群芳过后”的西湖,“狼藉残红”,“飞絮蒙蒙”,这是一种恼人的天气,可到了欧阳修笔下却不见丝毫悲伤,他从中感受到一种褪去繁华之后的幽寂、闲适。    


   群芳过后,游人散尽,始觉春空,这如同人生旅途中经历重重体验之后,一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富贵沉沦,都化成了“空”。这种安闲、恬淡的心境,只有欧阳修这样曾经身居高位、历经坎坷,经过人生长途跋涉,洞察宇宙人生真谛的人才能“觉”,才能“悟”,并进而在觉悟中超脱,闲静淡泊地融入自然,享受生活。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朦胧缠绵的画面,柔美清幽的意境。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收藏瞬间的美丽,触摸永远的幸福。

http://img.ph.126.net/iJ9r4aaMGPFzkXIjeTZLBw==/945755921748214752.png

   5、《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欧词的艺术特色。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词是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然而雁绝鱼沉,天崖无处觅寻踪影。“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在她与亲人相阻绝的浩浩水域与茫茫空间,似乎都充塞了触目凄凉的离别苦况。词的笔触既深沉又婉曲。

    词篇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自古伤心唯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张先《临江仙·自古伤心惟远别》)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状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连仅有的一点小小希望也成了泡影,不单是“愁极梦难成”(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和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前于欧阳修的花间派词人,往往喜欢对女性的外在体态服饰进行精心刻画,而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则很少揭示。欧阳修显然比他们进了一大步,在这首词中,他没在使用一个字去描绘思妇的外貌形象,而是着力揭示思妇内心的思想感情,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将一层、一层、又一层的愁恨写得越来越深刻、凄绝。全词写愁恨由远到近,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从幻想回到现实。且抒情写景两得,写景句寓含着婉曲之情,言情句挟带着凄凉之景,表现出特有的深曲婉丽的艺术风格。

  http://img2.imgtn.bdimg.com/it/u=253774027,2862013142&fm=214&gp=0.jpg

    6、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敧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这首《木兰花》是欧阳修早期作品。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它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愁别恨。但词人并没有一个字述及思妇的外貌形象或体态服饰,而是着力刻划、揭示思妇的内心思想感情,这是欧阳修与以往花间派词人的不同之处。


   想体味这首词,偶以为从思妇的“恨”入手,即可悟其绝妙。词的上片:“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不知行踪之恨。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 渐 ”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这是音讯杳然之恨。“无书 ”应首句的“ 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 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是夜间风竹之恨。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全是怨恨。借风竹之声诉离怨别恨,很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敲”字,极赋神韵,有使此两句字字敲心,声声动魂的神力。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是梦中难寻之恨,思人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欧词婉约深沉,以此词而言,这种风格表现得极为明显。全词抒情与写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突出“恨”字,层层递进,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


   思念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在熟悉的地方,无尽的守望。吾爱可知?夜深,听风的呼啸,多少次,泪悄悄涌出,再轻轻拭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它是一种怎样的煎熬?

  http://img2.ph.126.net/wcNDfaWskZo0WlHoOSQjMA==/6630659846884964765.jpg

  7、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这阕词本意实是哀怨无比的,描述思妇幽怨深沉的离愁恨,尽写切切相思点点泪的凄楚悲凉。

   再次阅读大师的作品,却读出了一番新意。夜深风竹敲秋韵,却借以潺潺的溪水声,表达出空气间的流动,是风,正在轻轻拂动夜间林稍。。。嘎嘎的竹林声响,带来秋凉的气息,那气息的声波,尤如一支牧笛轻柔婉转地吹奏,撩拨你的相思,这腔相思痛则甜蜜着,非是声声恨的久别凄凉,而是小别胜新婚的甜蜜,彷佛牧笛一曲奏旋律,牵动思念中的那人之情。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夜深风竹敲秋韵,一个秋韵,将秋月秋色秋波秋凉秋愁尽收眼底:我喜欢秋,不只是母亲给予我生命于秋,就有着隐匿在生命中对秋韵特殊的情感;而是秋韵,那孕育在大地腹中的万物,在春华秋实中在四季轮回的大千世界里得到彰显。

   夜深风竹敲秋韵,一个秋韵,将爱的萌芽孕育成硕果累累,那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装扮着一个金色的秋,如同一位华丽的贵妇一步一莲花跚跚而来光彩照人;百鸟争鸣、五谷丰登呈现出一派大自然丰满富饶的万千气象。

   夜深风竹敲秋韵,我喜欢秋,一个秋韵,如同一只破茧而出的蝶儿完成了她对生命成熟后的延续,而壮烈般地化蝶成泥;一个个鲜活生命伴随着秋的韵律饱满地舞动着,生命舞动的娇艳,是那般地忘情,痴迷、烈焰般地舍我其谁。如果说,春华是秋实的前奏,那么秋实,就是春华爱的结晶,那是爱的缠绵和延续,是爱的生命的传承,一个新铸造的生命构成。

   夜深风竹敲秋韵,我喜欢秋,一个秋韵,满眼遍地黄金甲,百花尽善尽美,一争吐芳菲。她经历了春夏的萌动与烂漫,秋实种子的收获;一个秋韵,她将承载着云淡风清锁傲骨,独立凄风冷雨中吹动飘飘衣决;一个秋韵,她将满腹孕育新希望,呵护在冬凌冰雪,希望在春夏,明媚在金秋,好一个四季轮回中的结果,万千胚胎萌生的希望就在如此中孕育。

   夜深风竹敲秋韵,我喜欢秋,一个秋韵,秋月满圆照西楼,树影嫦娥独舞,桂花飘香吴刚醉,有谁晓知寂寞心?心醉酒也醉,月下醉蝶不知醉,醉人浮想醉联翩,醉望成剪影。

   夜深风竹敲秋韵,我喜欢秋,一个秋韵,碧波荡漾,清水凌凌,清凉凉,冷冰冰,浅出泪珠串串碎,恰似思念的小溪潺潺流不尽,有谁知晓,这情意绵绵在深秋,远眺的余暇空间,满目的惆怅,望断天涯路,过客竟匆匆,何人为此而驻足?

   夜深风竹敲秋韵,我喜欢秋,一个秋韵,尽管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秋韵告诉我:秋风唤春天.万紫千红齐争艳,冬天来临,春天还会远么。

   http://i2.w.yun.hjfile.cn/doc/201312/f7a1de907cb54e3ba61428bcde3f11ce.jpg

   8、走进欧阳修的情感世界,我很难把这样的生硬评价,与他的性格联系在一起: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然而,事实却正是如此。也许,人本身就有多重性,欧阳修也不例外。

  无情未必真豪杰,亦未必真文人。因为风花雪月本身就有消解一切生硬的真力;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使他超旷之外又添了许多的沉挚,雄俊卓砾与悱恻善怀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境界。

  文道从容宽厚、真率自然,诗风一贯沉郁顿挫,笔墨淋漓的欧阳修,在经历了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后,在经历了玉楼一夜耕云雨,回首来春已无春的故事后,也难免儿女情长,他阔远的士子襟怀,只充溢了无限的惆怅与哀婉,那几十首《玉楼春》,情韵尽皆妍美幽约,哀感顽艳。这或许是他要留给心灵的一个证明,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那隐忍的铁血柔肠。他字里行间充溢的多是“离恨”,“魂消”,“愁”,“苦”,“离别”,“归期”等等情绪,其情景也多为“宵”,“月下”,“玉勾帘”下等,几可谓曲曲怅,字字愁!正所谓: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欧阳修的玉楼春故事发生在洛阳城一歌楼里。那一刻,他与她不期而遇,仿佛是已经期待了千年,在目光相接的一瞬,仿佛他们已是旧知,被他炽热目光牵引,她走到了他的身边,走进了他的内心,成就了他词意的凄婉缠绵。

  这一刻,手里挽着他的词,怅立于月下,我把的爱的绻念定格在千年之前。

  耳边传来静夜里虫豸的低吟浅唱,目及处,窗外的一轮明月正凉,手中玉壶温酒渐渐的冷透,心里因她而蔓延着无边的忧伤!

  记起了你的故事。

  又想起了韦庄的《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此刻,我用我的绵密解读你遥远的情与绪。于是便牵连了那个行走在诗境里瘦硬冷寂的背影。

  《百年心事一宵同》

  爱情初起时,我也如韦庄这般,希望能与你天长地久。

  明明知道这是没有结局的奢望,却总不甘心就这样明白的放手,宁愿拚尽余生,去兑现这片刻美好,分秒的爱欢。从不相信承诺,从不期待誓言,不计较后果,我甘愿沉沦于眼前,把我年少的轻狂与精彩,盎然践赴你张扬的怀抱,无论地狱与天堂。

  有你的那一夜,月正阑,红烛明暗,光色下,你目光灼灼,情深款款。

  微醺中,我偎向了你递给我的温暖。

  轻梳理,你缓缓的撩拨着我的弦。你磁白的指下挑捻出绵绵的音,似行云如流水般潺潺源源。柳横笛翠时,龙蟠凤连,枝摇花颤。

  那明月,不出一音,很温婉的穿纱过幔,谛听我的点点娇痴,探看这人间爱的迷癫,狂乱……

  雨驻云收,月色依然温婉,只是你眼神缭乱,渐变游离,渐冷漠。蜷卧于你的温暖的怀,心却被这冷一丝丝的侵染。仿佛有些明白,此种刻意的逢迎承欢,恐是被你误了**的形骸,已是负了我心,负了我千年的期盼与等待。

  无语潸然。

  这款曲,也只是心下难拚,眼前难觅,口头难说,郁郁而心结!

  风中飘摇的半窗残月,恍惚着我的心境,迷蒙着我的泪眼。别过身去,我倔强着不发一言,不要你懂得我的忧,不让你看见我离离着的伤。

  月隐了。你,要归了,要舍我去了。此去前程无计数,郎依然是风采万端,而我则心下黯然怅婉。

  情难堪月冷,心难载万千负重!

  望着你肃穆,不再亲和的脸,我的惆怅迢迢源源,如这剪不断之春水,渐远渐无穷。

  我始信那一言传唱,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到如今,这千年的企盼,万载的等待,只化作了一夕纠缠,似云烟,随风飘摇,与日了散。

  飞鸿渐远。

  我,只是你枕下的一夕红颜!

  《万叶千声皆是恨》

  那一晚,月光温静如水。你柔媚娇娆,持着雪羽的团扇,在我面前,款款若杨柳扶风的舞,歌如莺滑燕啭,明眸汪着一潭春水,波光流盼。裙风带过,缭起阵阵似麝的雾,如蛊,我深深的惑,被你沉沉的醉。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香阶锦帐,我与你竟夜流连。

  原以为这份相遇是一个偶然,这样的欢娱一刻既如焰火般灿烂,亦若烟花短暂,迅即了结。却不期在最初的逢场作戏后,把你的一举一动,把你的音容深深的烙刻在了本已不兴微波的心间。

  家国重任在肩,不容我片刻沉缓流连。

  我,就要舍你远去。分别之际,面对你的黯然,我内心硬实的坚冰,终究还是点滴柔化,为你有了丝丝的痛婉。

  总以为,如你这般的女子,不会对红尘中一介过客撩动爱的情怀,却如何面对我的离去,你本清丽的面庞如画中女子那样的苍白,眼眸中尽是重重的忧,盈盈泫然。

  你静静的靠着我的肩,一股淡淡的花香,丝丝缕缕沁入我的肌骨,像一溪清流划过我的心间,清清爽爽的携走了寄生我血脉中的尘芜,用你如月的恬静抚平我仕宦中积淀的乖戾。

  你蹲伏在我的膝间,仰起头,幽幽怨怨。

  我带着温度的手,轻轻的抚上了你原本苍白,此刻有了些许羞晕的脸,从此后,对你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挂牵。

  本以为饮了这杯酒,可以潇洒的转身,从此于红尘游走,了无牵挂。怎奈此一颗心,丝丝连连的疼着,不肯与你决绝了断,侍我一夕的歌舞红颜。

  情知此后来无计,却偏要强说欢期,接续因缘: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尽,你迷离的泪水再也悬挂不住,缓缓的滑落于这无情的尘寰。

  这一场无法圆满的因缘,似你此刻的清泪,亦如落花流水这般匆匆,似指间光阴,相拥短暂,更如花月潮汐般无法把握。

  当我重来时,又一个春天,那条杨柳紫陌依旧繁花似锦,只是那些盛开的花儿,它们怎解得人世的悲欢?那素净的径陌上没有了你拉着我的手,不再闻你樱唇轻启间飘出极轻,如落雪,似飘絮的语。对你绵密的回忆总在今后的岁月里幽幽的挠痒着我的心,似喜,益悲!!

  我终是来晚了

  飘蓬只逐惊飙转,娇杨嫩柳,怎堪这肃杀世风无情折攀?我重来依然是那般的春季,却是风住沉香花已尽,芳踪难觅,空有断柳惊絮恨满眼。

  窗外,蔷薇花依然散发着浓重暮色弹压不住的浓郁芳香。

  隐隐的,我听到你在这暮色中温软如月下平湖的声音。月光下,一袭白衣长裙的你眉眼间带着清清浅浅的笑意,从花丛中缓缓的走了出来,摇曳生姿。刹那间,有一支柔软的,雪白的羽,轻轻拂过我的心头,如当年一样,骚动着我的心,在我身体的某个隐秘角落,引起令我痉挛的悸动。

  很希望这不会是错觉,你依然会浅笑嫣然的在氤氲的月光下,走近我的身边,靠着我,温香软玉,将青春的火热释放。睁开眼,依然是寥落的庭院。没有温度的月,冰彻彻的浸淫着我的肌肤,我的心。冷了身,冷了心,冷不缺我对你重重的思念。我只能把这月色与花香,和着我的泪,和着我的寂寞与心伤,酿成一杯思念的苦酒,饮下去,让这苦,将我沉沉的迷醉。

  没有了你夜晚,我将我的心沉湎与那一份遥远的想象,将他放逐,追随你进入到昔日的梦乡。

  远处的歌楼在遥遥的弹唱着你曾经的曲,让我陷落,让我凄惘。那凄婉,丝丝的牵沿着我的痛,徐徐着你曾经的怨。

  滚滚红尘中,谁为情种?

  都只为这风月情浓!

  谁为我种下了爱的蛊,让我日夜煎熬着这思念的苦,我只把这一颗痛楚的心孤独的逡巡在这爱的荒芜:

  艳冶风情天与措。清瘦肌肤冰雪妒。百年心事一宵同,愁听鸡声窗外度。

  信阻青禽云雨暮。海月空惊人两处。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她照彻了寂寞的厅堂,却始终穿不透我的黯伤,照不亮我郁郁晦暗的一颗心,照不澈遥远的记忆。

  你,终于成为了我的陌生。

  我与你,果若斯世绝缘?

  珠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琵琶傍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过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我的忧伤如春草更生,我的情未料何方驻足。

  去年今宵牵手处,年年岁岁花相似,却又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一腔的悲绪如何说?又谁听?

  对花伤心色,向月思远人,自古文人本色。从今后,思念与寂寞将浸淫我的骨血,占据我的心。如何得绝情于江湖?相忘于江湖?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暖暖的春风迎面徐来,它却不解我意,携不来你的音讯点滴,拂不去我满怀的离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曾经的这情景,那么遥远,却又仿佛离我很近。清幽的月光,似你温润的眼神,寸寸的抚过我的肌肤,让我总蔓延着对你的怀想。无论时日变换,在我渐老的思绪中始终鲜活着对你的记忆。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笙箫歌舞,千金买醉,无法排遣我失落千年的忧伤。

  月光隐去,一场暮春的雨淅淅沥沥的落下来,落在窗外那簇生的蔷薇丛中,我听见了落花哭泣的声音。于是,我便在这样的夜里彻底的陷落,陷落在这样阴郁的雨中,陷落在与你一夕欢爱的记忆中!

  我,便这样孑然,游走在此生爱的荒芜!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9、雨夜,捧一杯香茗在手,游离在唐诗宋词的平仄中,心,被这凄美婉约的韵致深深地陶醉。不禁感慨于欧阳修的浓情和才华。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敧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这首《木兰花》,将一个闺中怨妇深沉凄婉的离愁别恨宣泄得淋漓尽致。


   萧萧风雨中,帘勾高挂,夜入三更。窗前伊人弄清影,红烛燃尽泪纷飞。深夜无眠,只听的秋风瑟瑟吹过竹林,万片竹叶敲击秋凉的神韵,那种遥远,那种空蒙,让人陷入无尽的怨恨之中。爱人出门多日,渐行渐远,杳无音讯,多想如秋叶一样,漂泊他乡去追寻心中的挚爱。可人海茫茫,雁绝鱼沉,无处觅踪。孤枕冷衾,欲梦不成。无奈,命运如灯花一样凄迷,哀婉幽怨之情袅袅而生。


   全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情景交融,将那种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催人泪下。


   长长的思念,难以言说,无尽的守望,吾爱可知?夜深沉,听风声凄凄,多少次,泪湿红妆,又悄悄拭去。


   掩卷回眸,默默地走出木兰花,一曲轻快悠扬的《花间梦事》,将引领你走进清爽灵动的画卷。一样的秋色,别样的心境。 这秋,不是秋风秋雨秋煞人的秋;不是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的秋;不是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嗖嗖的秋;不是爱上层楼,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秋;不是来自于佛祖之国的诗人说的死如秋叶之静美的秋。这秋,是疏放与旷达、澄净与澹泊、超然与成熟的秋。


   你看那一泓秋水,在夕阳下霞光粼粼,片片落叶飘零如天女散花。湖边竹林里飘来优美的笛声,一叶轻舟缓缓划出竹林,那素衣仙子手握横笛,那声声笛韵,醉了南飞的雁,暖了一江的水......晚间收网的渔船,从密密的荷叶中划出一条路来,惊起几只缠绵的鸳鸯。哥哥坐船头,妹妹坐船尾,晚霞在他们脸上镀上一抹永不退色的微笑。这就是秋的风韵,你可找到一丝悲秋的痕迹?


   细雨霏霏,点点轻击水面,溅起满湖雨花。南方的秋雨,有点寂寞,有点清冷,有点销魂。青山绿水经过秋雨的洗礼,显得更加清爽灵动,你会觉得此时正被一份宁静,一份惬意笼罩着,缠绕着......


   从花间梦事中醒来,置身于连绵的秋雨中,此时真不明白,多日来流泻于指尖的文字,为什么总被凄苦和哀怨浸透,真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吗?不尽然。也许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带给我们太多的影响,才使人们给秋赋予了太多的哀怨吧。


   秋风,秋雨,秋月,构成了秋天独有的韵致。春华秋实,季节的脚步,经历了春的生长,夏的热烈,到秋天凝聚成一份成熟,一份超然,一份让人难以言表的涵蕴。花开花落间,次第了几多柔情几多梦......  

http://img847.ph.126.net/5HXQ8x0jYlO_Yc7sqY9IXA==/756323262423386652.jpg

  10、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夜的静,总把我带到梦的天堂,没有悲伤,没有绝望,只有那倾注心灵的韵律,一直伴着泪水,在深夜里静静流淌着。


   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行走文字与韵律之中,诉说今生今世的无奈。世间没有一处是我的容身之地,不管我逃到哪里?我依然无法改变今生的宿命。善良、热情、孝顺、随和、勤劳在我的世界里只是一种残缺的美,美得让我只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流泪,甚至为别人而活。


   当万家灯火照亮整个世界的时候,哪一盏灯才是我的?哪里才能容下满身是伤的我?总是说好人有好报,可我总是陷入这样那样的绝境,亲情的牵绊却让自己困于梦想与现实的冰火两重天。对我来说,能干也是一种伤,伤得我站在阳光下,都看不到自己的前行的方向。


   我以为付出了五年,就能换来心灵的洗礼,换来平静的生活。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心还是牵挂所有,我多希望所有的人如同我一样,都能为彼此着想,体凉一下彼此。而我除了体谅别人的难处之外,并没有谁体凉过我,为我设身处地的想过。


   我可以一个人在音乐和文字中老去,可以一个人面对夕阳老去,可以一个在孤独中死去。我只求,苍天能给我一条出路,一条我自认为平淡、平静、平凡的活路。让我守住那份回忆,带着愧疚的心,书写我长夜里的思念,还有那今生永远的牵挂。


   是什么总是催促我的眼泪,总是不能让我喘息,心一次又一次被伤的无体完肤。而前行的路,却总在黎明的时候催我向前。是的,往前便是你的彼岸,你一直都在那里等我,等我圆今生的残梦。


   爱已无声,化作相思泪,模糊了视线,侵湿的键盘,却惊忧沉睡中的你。我在一次次绝望中念着你的好,因为我的苦只有你懂。我希望再次听到你骂我傻,希望再次听到你归来的脚步声。以为失去你,我会变得坚强,会变得自私,可以敢对所有人说“不”字,可是面对亲情,总把我推上绝壁,让孤独的我不知如何是好。


   双手抱着膝躲在黑夜里哭,已经成为我想你的方式,倘若黑暗中你能走来,那该多好;倘使我能狠下这份心,断了所有的牵挂,追随你而去,该多好。其实,我早已后悔了,后悔没能在那个雨夜和你一同赴黄泉,没能陪你一起面对阴冷的世界。一切都是我的错,明知活着比死还要苦,可我还是对活着抱希望。以为大千世界,能再次寻到你的背影;以为大千世间,还有一份属于我的真情。


   这一等便是三载,守候着孤独,尘封所有,连站在阳光下的勇气都没有。时时听到你在我的耳边叮咛“好好活着,便是对我的爱”,可我却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我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少流一点泪,少受一点委屈。可是,因为没有你,一切都变得那么艰难。


   我还是日夜怀念和你走过的每一天。漫漫人生,什么都在变?唯有这等待没有变。


   这个春天里,许多回忆,都是关于你,许多眼泪,都是关于你,许多无奈,也是关于你。你懂得,无奈的我,只能流着泪,在深夜里不断折寿自己,只有这样,我才能与你重逢。我渴望那一天的到来,渴望在大自然的韵律中,慢慢沉睡,然后奔向那个春天的约会。


   我会如约而至,因为记忆里,全都是你。我仰天长叹,今生已中你的蛊,奈何桥上没有喝下孟婆汤,就是为了与你再次相遇。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11、那一年,打马江南青堤,嫩春杏云梨雨。那一年,陌上浅草湿蹄,蝶飞执箫白衣。那一年,涧鸣莺声石溪,径柳翡碧竹篱。那一年,探枝桃颜娇与,柴门半掩玉立。那一年,桃夭人面那一年,打马江南青堤,嫩春杏云梨雨。那一年,陌上浅草湿蹄,蝶飞执箫白衣。那一年,涧鸣莺声石溪,径柳翡碧竹篱。那一年,探枝桃颜娇与,柴门篷门玉立。那一年,桃夭人面相映,眸内不见春景。那一年,素纤木碗水清,竹钗素裙仙伊。那一年,虽有春色满地,独伊菱容犹记。今又至,桃花春晚亸枝,春风清眷瘦诗。今又至,篷门香影已去,满目长恨柳絮。相映,眸内不见春景。那一年,素纤木碗水清,竹钗素裙仙伊。那一年,虽有春色满地,独伊菱容犹记。今又至,桃花春晚亸枝,春风清眷瘦诗。今又至,篷门香影已去,满目长恨柳絮。

    藏你在心间,一树嫩绿春阳。念你在梦中,恰如夏花嫣然。淹留最美光阴,恰若你来我在,回眸对望吝缘。绾簪青丝花事,恰若灵犀彩鸾,无语默守阑珊。此岸怅兮彼岸,恰若千里同欢,一轮素月共瞻。你情舟我意帆,恰若一程云水,一程风雨巫山。

    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陌上枝嫩绿,人生初见遇你。风住香尘春色举,一目缘了定,终生牵牵相依。溪亭日暮,同与荷田深处,兴尽醉归舟,惊起一滩鸥鹭。欢短离长,荷香残,玉簟寒秋,无言独眠兰舟。花自飘零水自流,相思影满天涯路。雁字回声,云中谁寄锦书。古月悄悄,付兰波,愁烟如云,谁在今宵,持练当空舞水袖。

   如果可以,我愿在秋雨中和你告别。那时梧桐叶上萧萧意,长街孤灯正黄昏。如果可以,我愿在秋声中对你倡吟。那时未觉池塘春草梦,滴露秋声竹风影。如果可以,我愿在秋夜中寻你影,那时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疏桐舞青衣。如果可以,我愿在秋叶里向你别去。那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如果可以,我愿在秋色里等你归矣。那时雨侵旧瓮新苔绿,执莲汀洲数乱红。如果可以,我愿在秋月中孤坐寂守。那时月光浸水水浸天,萧对流水叹花零。如果可以,我独坐秋窗幽思绵绵不尽。那时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如果可以,我愿兰釭残灺写尽一纸念。那时烛泪摇摇爇豆檠,牵愁照恨恸离情。如果可以,我愿在这秋思中死去,遍地秋菊。待百日魂归时,天上人间,一片素寒。我青衣玉笛,衣袂蝶翩。若尘中青莲,等你在佛前。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金桂烟黄,新桐韡炜。琼田玉鉴,浣月渌水。天阶冷玉,滴露清辉。竹饮金井,双燕梁归。孤坐幽篁,引弦寤寐。遥望池汉,双星归位。千年凝对,相聚鹊随。世有多情,故纸墨堆。少有梁祝,化蝶不悔。凤凰辞台,声断焦尾。一莲心事,乱入枫媚。宵征斯螽,宋玉堪悲。今夕何夕,吾与谁归?

    去年秋,今又秋,渐老苹花聚烟洲。昔时情,今夕愁,一阕瘦词,怎能诉尽眉间忧。山背一篓秋,携行三生路。风解万年痴,水许并莲住。冷香淡烟树,霞洇相思厚。孤月舞兰洲,谁许千年同舟,谁誓言云陆摆渡?一片残帆,蕙浆冰泉断,纤指云袖,浅吟离曲,落魂带灯一江隐流。

    天阶玉冷,清辉恸竹影。瑶华悲弦檐铃,旧花棂,霜花腴秋词,曲梅屏,紫榴几。汜人憔悴宋青,瘦影娉婷。一阕缁尘,赋绿绮,盘篆烟渺处,轻罗舞云袖,几稀疑见绿玉。记取楚台孤柳,画舫别送,泣牵襟,秋蝉独鸣,暮烟声更咽。

   枫丹白露,秋霞良驹洇度。菊香毫,霜凝墨,一纸秋凉几许。云窗雾阁,独对榴案,茫茫往事烟树。提笔入风,一抹别愁,飘香韶华绾髻。临弦云袖,一指流年,簪鬟嫣花日暮。卷帘月舞,青阶岁月滴露,竹影饮风逐兔。举杯邀更,杏梁双燕何处?

    一湖冰轮一夜秋,一帆清风一影愁。一袭青衫一箫叹,一曲相思一江流。一波荷田一沙洲,一帘怅望一玉楼。一盏花事一饮别,一菱倦容一眉忧。一夜晓风凝相思,两眉浅月伫离词。半生云盏酌墨缘,三世灵毫书情丝。

    秋,飘在风叶上。秋,雨落在梦里。秋,时间,凋落枝头。秋,往事,吹过烟树。秋,腴了念,瘦了你。秋,润了眼,憔悴己。秋,一抹金黄,着墨在文字里,有了千钟粟。秋,一声叹息,花容荡起了涟漪,在额头刻舟。秋,在这里,悄悄来,滴露晨曦,炊烟晶莹。秋,在这里,慵懒睡去,一米午阳,淡淡照进红豆砂里。秋,在这里,一盏清茶,洗白梧桐疏影。秋,在这里,你来却未来,竹风流走月光。寂寞洒満你影。秋,在这里,你不该去却去,夜阑珊,栊帘挑尽,孤独我心碎一地。秋,在这里,你在何地,风和月,依旧枝头摇曵。秋,在这里,我去何地,一帘萧瑟,雨打湿梦境。秋,已来,在这里,无悲无喜。

   长憾一梦觉秋寒,错落花期霜满簪。惊风拾雨落枫晓,云琴月弦凭谁弹。独饮雕栏,桂酿玉盏,邀问素娥,今夕蟾宫谁与欢?子衿枉立柳墙,东邻无女笑澜。葡萄藤黄,秋千风翻,不见娥眉影返。

   秋风凉,千山嶂,枫丹霞染烟崖,谢屐叩苔幽怀怅。秋雨殇,鞭残阳,云峰袖翠松藏,竹壑摇露落青霜。秋叶黄,蝶辞香,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望。秋月朗,桂花酿,邀影新醉酒家,杯尽别绪饮流光。秋思长,鸣雁往,提笔寒夜入画,満纸萧然语荒唐。

   秋雨瘦,山峦稠,数点真珠润枫丘,婉吟兰溪媚涧忧。秋雨瘦,竹泪流,芭蕉难消憔悴秋,一袭翠裳雨浇透。秋雨瘦,云雁羞,卷羽平沙藏喙首,不传锦书不寄愁。秋雨瘦,丛菊叩,竹篱遗芳叹湿柳,清庐绿浮饮香流。秋雨痩,凤琴扣,七弦五调挽情酬,一帘西风乱眉惆。秋雨瘦,酿绸缪,思盏恋杯催寂寥,扶风架雨醉金瓯。

   今夜有雨,天空也在哭泣。若你也泪滴,我将别你而去,我不能把欢乐带给你,相守长久也如今夜雨,无尽无休,一丝秋凉几许。今夜有雨,天空浅洒思絮,若你红泪浥,我在天涯孤弦绿绮,一曲蝶念独影依依,茕茕单翅,只舞绕梁烟云。今夜有雨,故楼云伞谁立?若你湿罗衣,谁为你解相思病体,一盏热茶一羹炎情,缠缠绵绵,一世欢好案举。今夜有雨,碎梦夜难眠,一枝清瘦笔,一砚离殇失魂秋墨,怎能书尽经年别绪,悱悱恻恻,满笺别云愁袖。

    秋意浓,半坡晚霞满山枫。秋意浓,邀月对歌风入松。秋意浓,槛菊篱兰月下逢。秋意浓,一杯浊酒醉秋穹。秋意浓,半帘思怨半窗梦。秋意浓,何人故楼玉箫恸。秋意浓,独怜落花逝水东。秋意浓,天意弄,谁绾青丝待归舟,谁结花铃紫陌丛。秋意浓,清词咏,晓岸云伞千年候,轮渡今生谁与共?秋意浓,烟水皱,我已在此盼归鸿,何时才见彩云袖。秋意浓,初见莲花已纷落,你影何时入秋中?

    你若来,我等你春山如笑,千里莺啼绿映红。一把千年云伞,一袭白衣冠带。柳浪里和桃音梨曲,醉吟一季海棠春梦。你若来,我等你夏莲如盖,湿风吹花生冷香,深知身在情长在。瘦诗愁词染荷烟,露华晶珠浣婵娟。含情兰波向谁痴,顾影依依我执莲。你若来,我等你秋夜江南,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天涯人远黄花瘦,白衣未来,谁呈绿波解思愁?你若来,我等你梅芳雪絮,漫天芦色梨花舞,银河销音紫箫残。雪雕相思,玉结别绪,你若不来,等你千年轮回,云挽袖藏四季欢。

    若可,枫晨兰岸,云情雨意湿婘川,同渡百年共青伞。若可,露月香寒,秉烛西窗画诗笺,墨点梅花饮心盏。若可,睹物青毡,燃烬雕笼寄焦弦,和声紫吟云袖挽。若可,赌书泼茶,玉碗呈波效易安,金石留痕阅经典。若可,时轮且定,梦入天河浴春欢,闲语短长论桃源。若可,你在我在,携坐残阳燃夕烟,对影皓首许蝶翩。若可,彼岸共枕,三生石上刻名卷,忘川河中再缠绵。

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9/1019/79777501_10.jpg

   12、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到秋天,也许大家都会不自觉地吟起“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欲说还休,却倒天凉好个秋”、“秋风瑟瑟,洪波涌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等的诗句。“秋”在古诗词中扮演的角色只有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所以在古诗词家的诗词中所表达悲伤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也许,我是秋天出生的,对秋就没有凉意的感觉吧。记得小时候,奶奶总会说等到秋天石榴成熟的时候你的生日就到了,还总会笑着说“你的生日就是石榴,石榴就是你的生日。”小的时候我不懂奶奶说的是什么意思,后来我问过奶奶“为什么你要说我的生日是石榴呢?”奶奶说“因为你是10月6日出生的,不就是石榴嘛”说完我们都咯咯的笑了。所以我喜欢秋天,盼着秋天早早到来,看到成熟的石榴。我爱秋,爱她的摇曳多姿、硕果累累;我爱秋,爱她的不骄不躁,静谧悠然。

   秋天,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我将自己置身其中,闭着眼睛感受着、聆听着,虽不到深秋,但依然可以听懂秋天的声音。洒洒飘下的树叶、渐高渐远的天空、还有月朗风清,蔚蓝的月夜,似乎你都可以听到星星们在说着的悄悄话。还记得书本里《故都的秋》中所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是呀,北京的秋是独有的,你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树叶慢慢地变黄、变脆,飘落;菊花慢慢地开放,淡雅、明艳;秋风瑟瑟地发响,萧瑟、微寒。可你却无法不喜欢这秋天带来的安逸、宁静与秋日暖阳的慵懒,也许当你静静感受的时候就能真正的品足秋地韵味儿吧……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13、山无名,远远近近知道并来游览的人却很多;

    我有名,来来往往擦肩而过者不少,却没有相识的。

    ——山再小,也比人高。山是大地的骨骼,人是荒原的细胞。

    我喜欢秋天的山:俊朗而不稀疏,鲜艳而不妖娆,深沉而不忧郁。

    小路像章鱼的脚,从山顶呈喇叭状散开,与城市、乡村接壤……

     ——脚稳住了,躯体才不易动摇。人也是。

   树是山的想法,就像揽满眼秋色、收两耳秋声、蓄一腔秋香、撷半篮秋韵,是我们的想法一样。树一抖擞,山的灵感就踏月而来——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叶子是树的翅膀。远远望去,山总是展翅欲飞的模样。

   霜是山的魔术师:昨夜几点寒露冷,今朝万树彩蝶凝。提炼了冬风夏雨,收获了春华秋实——太阳底下,山,晒满坡满坡缤纷的诗句。

   落叶是山收藏的记忆,一枚一枚胸中有数;石刻是山醒着的思想,一章一章空谷回响。逢山筑庙,有仙则灵。庙是山记忆的守望者,思想的传播者、卫道士。

    ——人有人的德行,山有山的品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