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出典】中唐 韩愈
《晚春》
注:
1、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2、注释: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人已年近半百。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jiě):知道。
3、译文1: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译文2: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就要结束,争相斗艳想留住她离去的脚步。就连姿色平庸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在风中翩翩起舞,好似漫天飞雪。
4、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因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公元792年(贞元八年)进士及第。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与孟郊并称“韩孟”。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题楚昭王庙》等。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一个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5、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6、“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见唐·韩愈《晚春》。榆荚:俗称榆钱。惟解:只是懂得。这两句大意是:杨花与榆荚没有什么才思,只知道漫天飘舞,像雪花似地翻飞。
本诗原为描写晚春景致之作。全诗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有人以为,后两句是对杨花、榆荚的嘲讽,其实不然。诗句正是以极大的热情,对杨花、榆荚大力赞美。它们先天不足,无法与妖桃艳李抗衡,但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漫天飞舞,向人们显示自已的存在,并为繁殖新一代作出贡献。此二句可用以赞美杨花、榆荚,也可用以赞美先天不足而又不甘受命运摆布的人。
7、我国的古典诗文里,“杨柳”基本上专指柳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里的杨柳都是柳树。“鲁智深倒拔”的“垂杨柳”,人人皆知是柳树。
于是,“杨花”也就专指柳絮了。“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一看便知“杨花”是柳絮。因为柳絮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所以人们还称感情不专的女子为“水性杨花”,形容她们不受道德伦理束缚,真是贴切的比喻啊!
把柳絮描写成白雪,始于人称“咏絮才”的晋代女诗人谢道韫,她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虽然是比喻雪的,但是也可以看作是用雪来比喻柳絮的。后来,步谢道韫后尘的诗就多了。“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杨花如雪,落春愁几许”,“杨花絮乱飞如雪,时急时舒任风吹”……
柳树的“杨花”飘飞在农历三月初的“谷雨”前后,虽说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但那个季节除了桃红柳绿之外,大自然一派萧瑟,杨花扑面还是有些凉意的。因而,“杨花”多给人一种飘零、无情、悲凉的感觉,“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而杨树上的杨花飘飞在农历四月初的“小满”之时,已是万紫千红的季节,杨花虽有雪和柳絮的颜色和形状,但她吹到人的脸上,一点儿也没有雪的冷酷,也没有柳絮的薄情。从小处感觉,她仿佛一只团娈的小嘴在你耳鬓吹着,言语成絮,轻轻地厮磨着;从大处观,那无边飘絮的热烈,那千堆万堆的柔软,我只感到温馨,我只感到狂欢!
8、济南的春,即将慢慢拉上帷幕。岸边的柳,在风拂泉韵中悄悄的丰润起来,尽管经历了三月的倒寒,四月的怨雪。
也许是因了“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文化熏染,也许是因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惬意心情,反正和众多市民一样,见了柳树就特别亲。于是啊,钟情的泉城人,就把她栽的到处都是,街道、庭院,大明湖畔、小清河边,千佛山顶、黄河沿岸。
当燕子闻讯赶来的时候,柳,便再也耐不住委屈了一冬的雪藏,于睡眼朦胧中,轻舒腰身,小心的抖掉冰凌的衣,慢慢顶破枯燥的枝皮,急迫的探出滴露的芽,伴随着蝶蹁舞燕和千束万朵的花,轻轻的将一缕清香送入人们的鼻,撒满人们的心,润红人们的脸。掐几枝嫩条圈成圈,往小姑娘头上一戴,一个翠仙柳姑便应然而出,真谓美意非常。济南的柳,美是美的,济南的柳,更是柔的。美的让人随舞,柔的让人心颤。
漫步于小清河岸边,在满目的青绿中肆意遥想:春来了,还没来得及乔装细扮;秋走了,是谁顾得将金果的甘甜清尝?开天自从尧舜始,醉是风采属盛唐,轻舟一杆千帆过,谁留余音伴沧桑?……突然,一股莫名的伤感极不协调的冲刺心头。不知道是柳姿的过于妩媚,还是哪根细枝不小心拨动了心中久沉的乡思,记刻着我无限梦想和童真的老家门口的那棵老柳树,是否也和泉城的柳一样变了模样?
你,从远古走来,春风化雨之时,却浸染了本色春天的浓浓愁思。
茫茫天地之间,你平添了几许绿意?漫漫古今一路,你又奉献了多少乡愁?也许只有那些大胆种入《诗经》里的诗意杨柳,才会如此这般!
似乎看见一位将要征战的年轻人,正站在家乡的小径旁。俯视家门口那几棵柳树,终于发出这样深沉的悲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呵,那“依依”,是杨柳的乡恋;那“霏霏”,是征士的别泪。
你,从大唐走来,春花烂漫之际,你镌刻了多少人生的绿色轨迹。诗圣子美的“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一语道出了早回抚揉家乡的柳叶的渴望和心声。看着河水柳枝探身花开的水波,我似乎又听到豪放飘逸诗仙太白的吟唱:“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怎能相信,在巍巍巴蜀大地上,为何大唐诗人会情不自禁的轻诵起“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般多情的恋歌?难道从《诗经》里发芽的浓浓乡情,竟然会被这淳朴率真的蜀地民风所冲淡?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壮观瑰丽,还不能画尽春天里家乡飘拂的杨柳?怎敢相信,在漫漫长安古道边,为何大唐诗人会疾书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般愤懑的诗章?难道从《诗经》里生长的深深别意,竟然还会被这深广忧愤的情愫所置换?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颤音,难道还不能唱够春天里边塞深沉的杨柳曲?
你,从大宋走来,春月圆缺之时,你反射出漫漫时运的征途。
在繁华的京都远郊,大宋词人会苦咏那“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般伤感的哀歌?那“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的亮丽,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清新,难道还不能传递春天里杨柳的神韵?那“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的超然,难道还不能关照春天里杨柳的洒脱?
我问诗经,我问唐诗,我问宋词,我问泉城的柳,也向这曼舞的柳问我故乡。
9、春天,似朝气蓬勃、浪漫多情的人间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深情款款的向我走来,与我相遇在烂漫多情的人间四月天,相遇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暮春,相遇在歌声荡漾、激情飞扬的青春岁月里。袅娜娉婷,风情万种的春姑娘,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为她倾心钟情,从而留下无数迎春、赞春、送春的不朽诗篇。面对无比旖旎的春光春色,吟诵品味这些春的颂歌,自有一番情趣。
四月的春风迈着优雅的步子飘渺而来,轻轻拥我入怀,温暖我的心境,欣喜而怡然。抬眼望去,柳絮随风,飘然起舞,轻盈妙曼。春天,多么美的季节,给人的感觉只有赞叹,歌颂春天,赞美爱情。你听孩童稚嫩的在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总能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人和事,这些美好的人和事会组成美丽、优雅、有趣的故事。这些有趣的故事会互相交织,象一朵无拘无束的云,自由飘荡在你的心空。春在花丛中,吟唱着生命之歌,那是灵魂深处的咏叹曲!世间的万物,聆听着那灵魂的歌唱,接纳着阳光的照耀和生命的洗礼,努力生长,生长……
人们迎春、赞春,不只是春天给万物以更新,给生命以活力,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乃四季之首,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所以,我们应珍惜春天的每一寸光阴,勤奋耕耘,力争获取丰硕的成果。看吧,春天正张扬着细绒的触须,擦着每一缕过往的风,鼓着膨胀的喜悦,郑重地把希望的种子播下。
于是,我的思绪被拉伸的很远很远,不由得去搜寻留存在记忆中的美好片断。那蔚蓝的天,洁白的云,飞翔的鸟儿,五颜六色的花,伴随着蝴蝶在翩翩起舞;和煦的春风,迎风招展的树叶沙沙作响,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鸣,松软的草地上,有一对幸福的恋人,相依相偎,欢快的漫步在春风里,那个女孩是我吗?
走累了,平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呼吸着那湿润的,带着淡淡青草气息的芬芳,聆听着鸟儿的歌鸣,心儿也豁然开朗了,微闭上双眼,使心灵平静下来,淡淡的,轻轻的,那绝不是一个无声的世界——聆听到了,那是春的笑语,那是生命的悸动!真想就这样躺着,一直到夕阳西下,让一抹夕晖把我们照亮,枕着诗集,低低吟唱。看那夜幕来临,看那繁星点点,看那弯月一道,夜虫琐语,萤虫低飞,感受自然最静谧的力量,感受自然最博大的胸襟。拨动心中最细小最脆弱的弦,自我陶醉,让我们彼此陪伴着,直到老去……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惊异了,那是生命的写真,记忆的回放!于是,心灵似乎也随之净化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满心的欢愉与感悟,也许有了那份感悟,就不会再落落寡欢,因为那份颤抖是生在心底里的一团不熄的火焰,使心灵永远地拒绝冰冷,永远洋溢着纯真与感恩,而更多的,也是那生命的真谛。
曾记得,我们携手共牵的岁月,其中有坎坷也有坦途。而沉淀在记忆中的几乎都是快乐,此刻,我的灵魂已跳出身外,正静静的观望牵手漫步的青年男女。旁若无人的悄悄低语,不时地会心微笑,幸福的神情羡煞我这个旁观者。还记得吗?那是热恋的你我,整天腻在一起,甜蜜的你我。
还记得,我们的初相识。虽然经人介绍相亲认识,但却是一见钟情,几乎是直接进入热恋,大有相见恨晚之势。每天都见面,却总感觉如隔三秋,腻歪的程度让我的父母很是不解。
一直以来,我很相信自己的直觉,做事情总愿意随心而为,随性而走。因为,在我心里总有一种感觉,有一个人在等着我。为了这个越来越清晰的感觉,毅然抛下苦苦追求的初恋,静等着与我携手相牵、共度一生的缘分的到来。因为我确信,冥冥之中的那份真爱,是我今生的挚爱!
你来了,真的来了。爱情的四季因你繁富而丰赡,生命之舟因你而颠簸几多情浪!早春的初恋存留在我们青涩的回忆里,如夏花般绚丽的热恋给了我们富丽绚烂的生活,也丰富张扬着我们幸福的人生。秋之野菊给了我们颐间余香,让我们收获了爱情,真正品味了爱情的风景。冬季的阳光温暖我们的爱河时,生命也随之变成一本厚重的书,越读越余味无穷!
春天是无限美好的,可是到一定时候她总要离去,无可奈何的人们只得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她惜别。听听诗人深情的抒怀——“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楼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春色将尽,子规鸟在半夜悲啼挽留,可是春天还是要走。诗人愁怅和无奈的心情溢于言表。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呤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马上要与春天分手了,晚上置酒与友同饮,通宵不睡,陪春度过最后一个夜晚。作者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告别,可谓对春天的痴情。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花草树木得知春天即将离开的消息,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满天飞雪。通过花草挽留春天的描写,实际表达了人们恋恋不舍的心态。
《春天住在我心里》的歌声轻轻飘来,歌词委婉,歌声悠扬“一年四季春天住在我心里,有风有雨都不能让爱暂停”于是,所有的梦想,都等待启航;所有的快乐,都等待分享。爱人,我准备好了,你呢?就请跟随我一起上路吧!邀上春天,带着希冀,来到那个生机盎然的地方,分享春的甜蜜,沐浴春天和煦的阳关,让春的倩影,永驻我们激荡的心扉……
10、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楼前、楼后种植的杨树早已长成,堪称“上与高楼齐”。每到盛夏时节,华盖亭亭,尽遮骄阳,便道上浓荫如许,连行人的脚步都会平添几分夏日少有的轻灵。这几日却是花期,整个小区就如轻笼薄雾,置身于杨花之海的童话世界。透过窗子向外看,篷软白洁的杨花缓缓下坠,恰如蓝天上悠然舒卷的朵朵白云,又似纷扬的雪片落下时的定格,那种缠绵,那种壮丽,那种唯美,那种诗情,只能用“花雨”来形容。还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说的好,“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那天傍晚,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中,换拖鞋时,惊起了落在屋角的几片杨花。我童心乍现,伸手去抓,杨花飘荡着滑开,轻盈高飞,如蒙纱少女曼妙的舞姿。妻的嗔责在背后传来,我欲行且止,回头冲妻顽皮一笑。心中却不由暗叹,为了生活忙碌辛劳,却无端失了诸多的诗意和情趣,岂不可惜!海子的诗猛地攫住了我的心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间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二天恰逢周末。早晨,我睡足了懒觉,慵倦地推门出户。映入眼帘的一幕与多年前的记忆重合,就像最好的珍藏失而复得,我喜不自禁地轻呼一声“哦……”
那是个一脸童真的小男孩,一边追逐着积在路边落花,一边回头冲着他的爸爸惊喜地说:“看,这也有!好大的雪啊!”那位爸爸紧跟其后,脸上洋溢着从内心深处泛起的笑意。一刹那,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仰首向天,双手张合,随着风的节奏,在漫天飞舞的杨花里嬉戏。“闲看儿童捉杨花”,这久违了的情怀!感谢杨花,礼赞白杨!我抬头望向杨树的枝梢,枝梢上垂下万千条花穗,青绿的花穗裹着一袭柔柔的白绒毛,在嫩黄的新叶掩映中,随风摇曳。一阵稍强的风吹过,大朵的杨花便象蒲公英的孩子们离开妈妈一样飘在了空中,或高飞远举,或浅唱低吟,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杨花飞起的日子,天气骤暖。朋友,也许您会因天气的变暖而心浮气躁,并由此厌恼杨花的多情,然而,如果您有幸驻足白杨树下,感受一下那逐花的童真童趣,看一眼那烂漫纯真的笑脸,大概您就会改变自己的观点,甚至还会真切地体会到“吹面不寒杨柳风”了。
11、最近一直被杨花“骚扰”很烦,也不是心里真的烦,就是杨花落在脸上我就过敏,气管也不好总是轻微的咳嗽,我把这些罪过都怪罪在杨花的头上,可心静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望着杨花如雪漫天飞,心里又是另一种心情,记得韩愈有首《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是我们北方特有的晚春初夏时景物之一,避开杨花扰民之短不提,只为晚春初夏争放添色而写。
近几日多风,空中杨花飞舞,飘飘洒洒如汪洋恣肆的“雪”。
纱窗变白了,蛛网变白了,由于竹叶涩,窗前的几棵竹子也变得粉妆玉琢。路边变白了,墙根变白了,水边变白了,避风的墙角更是团团雪白。
我一直纠结着一个问题,“杨花似雪”非“杨花似雪”。我国的古典诗文里,“杨柳”基本上专指柳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里的杨柳都是柳树。“鲁智深倒拔”的“垂杨柳”,人人皆知是柳树。我想“杨花”也许指的是柳絮吧。“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古人诗句里指的“杨花”我想应该是柳絮。因为柳絮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所以,人们还称感情不专一轻浮的女子为“水性杨花”,形容她们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不受道德伦理束缚,我认为比喻比较贴切。
杨花如絮描写成白雪的诗句不少“未若柳絮因风起”虽然是比喻雪的,但是也可以看作是用雪来比喻柳絮的。还有“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杨花如雪,落春愁几许”,“杨花絮乱飞如雪,时急时舒任风吹”……
柳树的“杨花”飘飞在三月,而杨树上的杨花飘飞在农历四月初的“小满”之时开始,现在虽然已是万紫千红的季节,杨花虽有如雪如柳絮的颜色和形状,但她吹到人的脸上,没有雪的冷酷,仿佛一只团娈的小嘴在你耳鬓吹着,言语成絮,轻轻地厮磨着,从大处观,那无边飘絮的热烈,那千堆万堆的柔软,吹在脸上虽然有过敏的烦忧,我还是感到温馨,感到欣喜!
12、初读“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句时,只是惊叹韩愈的想象力,等自己来到北方,见识到真正的“盛夏飞雪”,才真的叹服。不过现在的我也已经可以想象韩愈对“漫天作雪飞”的杨花的无奈。
1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看到飘飞的杨絮,不觉想起了孩时寻逐春风捉絮花的情景。那时候春天一到,先是盼望榆钱快点长出来,随后就是盼望杨絮纷飞,因为知道到了杨絮纷飞的时节,南方往北迁徙的鸟儿就该路过我的家乡了。那时,我们放学后就到村西的大片大片的树林里玩,聆听着树上鸟的叫声,追逐着纷飞的杨絮,想抓住大片大片的杨絮,甚至想着能不能抓回家给妈妈做棉衣用。其实真抓住了,才知道杨絮是如此的轻,如此的飘,只有使劲攥着手,如果张开想仔细看看,肯定还没有看清楚,就又随风飘走了。
1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堤边如烟扬柳在不知不觉中已变成一片绿色海洋,条条柳丝绿叶间缀满绒绒的柳絮,微风吹来满树的柳絮如雪漫天飞舞起来。
漫天飞舞的柳絮和已经落尽的桃花,还有这些日子里盛开的丁香一样,都是逢时而生的,不会在某一年迟来,也不会在某一时早去。柳絮似花非花,看来象花,但又觉得不同于一般的花。她们无芬芳的气息,无妖艳的光彩,无迷人的情态,她们在枝上开放时,不招人怜惜,不逗人眼目,人们也总是对柳絮的任意飘坠毫不介意
。
她离开枝头,好像人离开家一样,随风飘去,坠落在田间路旁水畔。可当我们若是用了点儿心,面对此景,细细的思量一番,就会感觉这些柳絮似乎不是什么无情之物,而实际上却有她们自在的愁思。
这貌似无情却愁思连绵的柳絮,实在是象极了一位春日含娇怀远的女子呢。你看,那随风的枝条,缠绕难解的柔软着,不正是那女子怀远而愁结的柔肠;那刚刚萌发的新嫩的叶子,也宛如那女子春梦迷离、疲困酣睡后欲睁难睁的娇眼。这连类而及的想像,并不强硬,柳叶初生,真的如人睡眼初展呢。
柳絮,这春日的女子,也会如其他女子一样的,在春天里渴睡,会因困酣而娇眼轻闭,轻轻悠悠的,进入梦乡。即使在梦中,也会随着春风,荡啊荡的,飘向万里之外。
15、花开时节,最忙的是蜂蝶。成群的蝴蝶在每一朵花前驻足,她们要把花的故事编成经典的芭蕾,让花的美丽永恒;结队的蜜蜂在每一个蕊上停留,她们要把蕊的情思酿成纯良的蜂蜜,让蕊的香甜长存。闲适的蝴蝶是浪漫主义的,陶醉于花的美丽;勤劳的蜜蜂是现实主义的,钟情于蕊的香甜。浪漫主义增添生活的诗情,现实主义彰显生活的理性,理性的劳动创造,诗意的欣赏品味,多么美好的生活境界啊。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有知有识的草木告诉人们:生命要努力辉煌才有意义。
老舍把春天比成寓言,他说:“你瞧,墙角砖缝里拱出的新绿,悬崖峭壁上吐出的花蕾,水泥路径旁抽出的狗尾,农家瓦楞中蔓出的青苔,无不在向我们昭示着生命的寓意,生存的信念。山地里无人关注、无人打理却兀自开放的野花,诠释着“开也从容,落也从容”的禅意。枯树上那新发的嫩枝,枯草下那向上冒着的点点绿芽,都在告诉着我们一个关于向上向善,不向命运低头的哲理。”
我说春天是一个哲学家,他用浓郁的诗情和绚丽的色彩,生动形象、透彻精辟地讲述着生命哲学。
16、在明媚的春光里,和朋友相约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好风光,实是一件乐事。李白在《春游》中曰“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说的是在春光明媚日子里,应该潇潇洒洒的踏青春游去,去感受大自然给您带来的无限美景和怡人的气息。所以有句话是“一年之际在于春”。是告诫人们莫要蹉跎岁月,珍惜春天,莫虚度年华。韩愈曾有一首题为《晚春》的惜时诗:“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作者对晚春时节花草树木所发生的自然变化,以拟人的手法提醒人们要爱春,莫误春,要珍惜青春年华。
17、天气的确是暖了,属于这个季节的花儿都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眼瞅着就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凋谢了。我因为还没找到愿意和我一起去看花开的人而迟迟被耽误着行程。虽然感觉遗憾,却也无能为力。
古诗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个城市没有榆树,自然也就见不到榆荚了。可是却有杨花到处飞舞,谁也不知道这些杨花从那儿飞来,最后又会散落到哪儿去。乍一看去,恍惚就是这个季节在下雪,只是怎么都不湿,怎么都不寒冷。但有一点,我没法不承认,漫天的杨花多少都能让人有些暮春已来临的无奈之感。
暮春真的就要来了,日子马上就要指向四月份了,而四月十一就是立夏的日子。眼看春天有限的日子一天天过完,夏天一日日临近。不知为什么我却感觉莫名的惶恐,有些说不清楚的惧怕感。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人间四月芳菲尽”的缘故,而是感觉在这个春天,我曾苦心经营了的那么多“梦”,那么多“梦想”都没能或者说不能实现了。虽然明年春天还会到来,可是逝者如斯那,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年华可以供我期待?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韩愈诗文名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晚春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初春小雨》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韩愈 《调张籍》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韩愈
《听颖师弹琴》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 《晚春》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二) 韩愈 《晚春》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韩愈 《山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马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