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二)

标签:
孟浩然心因景变月城里的月光朦胧之美 |
分类: 唐诗名句 |
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475710784,734723534&fm=27&gp=0.jpg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
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3、译文1: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客新添几分忧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情投意合。
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454265630,2445261244&fm=27&gp=0.jpg
隐居一段时间,又想有所作为,因而到长安寻觅机会。他的诗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名声一时传遍京师,可惜在仕途方面却阻碍重重,始终得不到朝廷重视,孟浩然受到莫大的打击,只得失意地回到鹿门山,悠游山水间。之后虽有一、两次机会,但可惜都没能施展才能。
公元740年,好朋友王昌龄来到襄阳,此时孟浩然背上生疽,己经快痊愈了,医生叮咛不可吃鱼虾等食物,可是老朋友相聚,饮酒聊天,无比欢乐,孟浩然竟忘了忌讳,吃了鲜鱼,结果病毒发作死亡。活到五十二岁。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唐诗真趣编》:“低”字从“旷”宇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清旷极矣。烟际泊宿,恍置身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弥觉家乡之远,故云“客愁新”也。下二句不是写景,有“愁”字在内。
披着一身露水的小舟,从暗夜的尽头漂来,如同一只在风雨中迁徙的鸟,在季节的旅程里怅惘地奔波。
也许有蟋蟀在故乡的草丛里低低地吟唱着乡音,被多情的月光抚摸荫庇;
也许有古井在故乡的石街旁说不出话来,却与千里外漂泊经年的游子心有灵犀;
也许有一条故乡的河流,在风中辗转反侧地失眠,像一段愁肠般的蜿蜒逶迤。
没有起点,更没有终点,从故乡出发,从心灵启程,然后忘却。忘却自己是在寻找故乡,还是在寻找心灵,这便是漂泊。打算浪迹天涯的游子,都以此作为他们的最后归宿。说不准,实在说不准,那一天才是归程。
漂泊似乎是一本记录生活的本子,它轻轻地来到,带着无限的希望与幻想;尔后随着岁月的蹉跎,它离开,留下的,就只有忧伤。每翻动一页,都记载了似箭的归心,和一些虔诚而又虚无的期待。
天很高,树就很低,心就很孤独;原野很空旷,人就很渺小,心,就更孤独。
江很清,影就很浊,心就很迷茫;月很近,故乡就很远,心,也愈发地迷茫起来。
月色是黑夜的细腻肌肤,江水是无色的流动血液,山峰是挺立的坚韧骨骼,这便构成了他,孟浩然的躯体。他孤寂的背影,仿佛在将游子的忧愁,默默的演绎。
夜很静,静得只听见月光滴落的声音,只听见风折树枝的脆响,只听见小鸟休憩的轻轻鼾声。
孟浩然笑了:停泊原来是另一种漂泊,烟渚原来是另一个起点。
http://cdn01.dcfever.com/media/sharing/10/04/01/1976531270123773.jpg
那天读到这段文字,顺手记在素白的纸笺上,笔墨生香,那雅致淡远的图景如在眼前,我招明月,度此中秋,洒脱中蕴涵着宁静,宁静中渗透了孤独,苍茫四顾,谁是解人?
人声沉寂,只听见秋虫之声此起彼伏,奏响一支欢腾喧闹的曲,却衬得幽静的时空愈加幽静,寂寥的人儿愈加寂寥。
沉浸在一个人的寂静清欢里,流连诗酒,沉醉风月,尚有心思焚香煮茗,横榻陈琴,张恨水的孤独也实在是优雅自在得紧,隐约中透出一份从容、一份闲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情怀。信手拈起唐诗中的一句,“江清月近人”,人远,月近,江清,淡远孤清,幽僻寂静。
江水清寒,影映明月,一叶孤舟驶向茫茫夜色,心里亦是一片迷惘,不知何处是归途?萍踪浪影,难做到一生潇洒无牵无挂,不免失落,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桨声欸乃,水声潺缓。水面升起袅袅烟霭,那朦胧,那凄迷,远远近近弥散开来。山迢迢,水遥遥,人渺渺,一片新愁待酒浇。
唐诗里儒雅的男子斜倚船舷,斟一杯持久芳香,澄明清冽,轻轻摇晃,一缕清风拂过盏面,纯净清香弥漫。举起手中的酒杯,且邀明月共饮这世间的温馨旖旎。
诗意地沉醉,水天一色,恍如水墨江南淡淡晕着初雨时晴那般迷离。岸边树影疏离,微风中摇落几缕凄清,浸透了莹白月色的幽静,落在水面,枝桠交错,宛如水荇牵风。
那风中隐隐飘散数抹清香,许是岸边的幽花,清新;许是水中的月桂,清甜,静静地弥散在静寂的夜里,香味一丝一缕环绕在身侧,淡雅,宁静,持久,悠远。
万籁俱寂,山长水远人孤独。一饮而尽,轻巧酒杯见了底,细腻光滑的釉质微光流转,更添了几分意味,朦胧动人。
双目微晗,细品这一段幽寂时间里缓缓盛开的禅静。禅是一枝花,是清秀,是安谧,是灵性,是生动,沾几点清露,华枝香满,恬淡清雅。
苦闷的心慢慢变得平静。抛开清愁,凝眸,便是清欢。看远天、闲云,对碧水、青山,醉清风、明月,用心领悟,画中有诗,诗中有味,亦如禅一样的清净宜人。
寓情于景,景中便含了情韵。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切都是静的,一切都是美的,耐人寻味,最爱便是那水中皎月溶溶,容华光满,离得那样近,那样近,触手可及。
天心月圆,多想捧起水中的明月,安放在酒坛里,存封,存封一片古老悠然的月色;酝酿,酝酿一坛韵味深长的酒水;珍藏,珍藏一段质朴醇厚的乡情。
望着水中的月,仍是不忍,不忍搅了它的宁静、乱了它的淡泊。船在烟霭沉沉的小洲边静泊,四顾苍茫,谁是解人?唯明月而已——
http://img2.ph.126.net/SwTZ5kzhtpiPgwIVaWK5yQ==/3798223335833680853.jpg
轻而短的和弦,时断时停,伴随着忽高忽低、由远及近的“水漫声”,有规律地响起,带着几分清越,几分悠长,如一位认识了千年的老友,踏着时空,缓缓而来。呵~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声音呢,浸透了岁月的沧桑,却又恍如听了千年万年,陌生而熟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孟翁的低吟么。烟波江上,玥影横斜,芦苇深处,寒光凝露。水滴声声,轻叩心上,是露珠经不住黑夜的重滑入水面的声音吧,似寒鸦点水却更像孟公的太息。
月上中天,时空转换,皎洁的月,高悬在即墨的夜空,月色如水,倾洒而下,为这个遗世的海边小县披上素裹的银装。“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那一夜,即墨海边,烟花极尽璀璨,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夜不闭户的街道上,或成群、或结对,猜灯谜、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熙攘声中,演绎了一场与世无争的传奇。而在那灯火阑珊处,四人并肩,静静地看着远方的万家灯火,默默祷告。那一夜,看着他们在许下永远的诺言,于是,不自觉的便笑了,月光散落一瞬的幸福,真实、恒久,幸福到没有谁会去想,明年这个时候,还有没有齐聚的机会。
远方,有绵长的曲管响起,似呼唤,又似清远的笛,那是,故乡的歌么。悠长的风,把思绪带到河阳的街道,冷月无声,无声地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幻,漠然的眼中,或许也在嘲笑那个可怜的人儿吧。二胡声声,抑扬断续,如泣、亦如诉,街上的枯叶,在风中打了个转,又无力地落在鬼厉的脚上。恍惚间,有更声传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原来,已是更深人静,灯火沉寂的时候了呵。在这烟火清凉的深夜,唯有他还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漂泊着,十年的往事,在心中辗转浮现,碧落青云的刻骨伤痛,远走异乡的孤寂落寞,从草庙村的懵懂少年到现在的魔道悍将,一历历,一幕幕,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清晰。忽然间,他笑了,如疯子般,笑得放肆,笑得苍凉:“旧时意,沧桑过,还记否,伤心人。白发枯灯走天涯,一朝寂寞换宿醉”苍凉的笑声,传出很远,终又随风消融在夜空中。”呵~拳喁之心,有几人懂,回首斯人,终已无信……
木鱼轻叩,时空再换,于回环五调的“天干物燥”中歌声转缓。
河阳城头,鬼厉和周一仙并肩而立,这一晚,月明星稀,古老的城墙在如水的月光映照下显得亘古而苍凉, 他们就这般静看着城下的灯火,谁也没有开口打破这份沉默。默然良久,鬼厉忽然道:“前辈你游戏人间,见识非凡,我有一事,困惑于心,请问前辈,你说我们人活一世,所为何来?”周一仙一怔,上上下下打量了鬼厉一番,面上戏谑之色渐隐,沉吟半晌,才缓缓道:“你看眼前是什么?” 鬼厉一呆,继而道:“这是百家里的灯火。” 周一仙点头道:不错,便是灯火了。这一点点灯火,便如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都在这世间活着,或得意,或不如意,但他们终归是要活下去的,芸芸众生中,不知有多少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如你这般去思考自己为何活着的人,万中无一。鬼厉哑然,这种说法他从未想过,但从周一仙空中听到的,似乎大有道理,自己竟不能反驳,不觉间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周一仙静静地望着鬼厉,也不打扰,只是他目光已然没有了往日的游戏红尘,反而多了一份看透世事沧桑的大智慧。
一时间,城垣之上,朗月清风,星移斗转,苍穹无限。
回环八转,歌声在此因为京腔的加入而再度升华,平添的京腔,看似突兀甚至荒诞不经,却跟《千秋月别西楚将》的京调唱法如出一辙,唱出了悠长而苍凉的意境,把歌曲推向了高潮,于极尽升华中,有荆轲的影子掠过。
渐离筑台唱离歌,寒烟不散千秋索。
十里相送别荆轲,孤锋饮恨壮士殁。
君恩难报空余恨,血洒长空染山河。
荒草残庙谁之过,千载兴亡故事多。
千秋的月,依旧映照着长河缓缓向东而流,昔日的人呵,已去了,惟河畔青柳,仍流传美谈千秋。
回环九转,复又回转舒缓,如自语,如轻诉的歌声,把思绪带到那隐世的碧水寒潭,是无名与残剑舞剑祭飞雪的高义么?若不是,为何又如此相似?
末句轻吟,如梦似幻,恍若放大的气泡,七色的光彩中清晰地倒映着脑海中闪过的一幕幕,却又忽然间崩碎,凡此种种,皆化为虚影,消于无形。
去掉外饰,重归于真,看似单一的重复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背后却是那一抹洗尽铅华的烟火清凉。
窗外,雨声依旧,在眼前的,还是那支染墨的毛笔,只是,墨已半干。想着想着,不觉怅然:原来,一切都是南柯一梦呵。
于是,在这种奇异的状态中,写下了:
夜里挑灯,染墨点水却见砚台涟;
杯中横笛,声消云隐独听新雨寂。
你高奏着百星不如一月的不老浩歌,你时刻吸纳着太阳的无尽光泽。俨然,就是黑夜也将折射的清辉照彻苍穹。你堪称是地球最至真的弟兄,你与地球肝胆相照、无与伦比的赤诚。你默默地、朴实地守望浩瀚的古老夜空。
你不仅具有鬼斧神工,呼唤江的潮汐、海的奔腾。你更勃发魅力无穷,播洒银的清辉、雪的意境。你承载月老的使命,为恋侣留下悠悠倩影。你宛如夜晚的精灵,为夜幕演绎壮美的风景。
花好月圆你寓意着景致的唯美,闭月羞花你涟漪着腼腆的姿容。风花雪月你诠释着四季的风采,冰壶秋月你彰显着心灵的纯净。
古往的文人诗圣无不对你抒怀吟咏,我感怀“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的妙曼意境,我欣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绝妙佳景;我赞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精美佳句,我震撼“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的妙笔横生……
我曾每每为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而遐想寒宫,我也常常为吴刚伐树的传奇故事而凝眸夜空,我更为中国航天实现登月的梦想而骄傲陡升。
你渴望人类步入你的仙境,你希冀人类探索你的奥秘。你向往生命的火种在自己的躯体点燃,你坚信人类征服月球不在是遥远的憧憬。
星移斗转,你昭然着天体内在的运行。圆缺变幻,你浪漫着多姿的丽景。正月十五,你缤纷着闹元宵的祥和喜庆,中秋佳节,你内涵着思故乡的遥念亲情。
你清辉皎洁,凌空高悬,繁星炫丽着你体态的娉婷。你流光柔美,神韵晶莹,夜幕衬托着你富有诗意的魂灵。你轮回更替,月旦春秋,在生命的轨迹上绽放着多姿的月华。你月挂星汉,清光万缕,在空宇上寄托着天各一方、月共一轮的思情。
也许,人们只欣赏日的火红,而忽略月的朦胧。抑或,人们只关注耀眼的黎明,而忘却夜色的意境。
然而,你无怨人们的淡然,在寂静的夜晚里温馨的守望着人们的梦境。你不畏世俗的偏见,在繁星的天宇上无憾的将最柔美的华辉倾洒永恒……
http://img.gaosiedu.com/uploadfile/2016/1018/20161018015108440.jpg
10、是谁,踏飞三月的柳絮,将达达的马蹄送入春帏,化为美丽的错误,让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是谁,在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红衰翠微的残照楼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是谁,荡开了西湖的涟漪,将不朽的传奇融入暮霭,却唱江南断肠句,将江南的小雨染成了青泪?
没有答案的谜,却是亘古动人心魄的美丽,朦胧赏月,雾里看花,保留一份隐绰,何尝不是多一份撩人的丰姿?
朦胧是美,心头这样想着。
朦胧增添一份隐约,掀起人心的好奇,使我们多了一份美的渴望,“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当时让千古的文豪白居易何等惊艳,又让千载以来的读过《琵琶行》的文人何等遐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果当年的琵琶女与秦淮水粉无异,抱一支琵琶,弹唱于月色之中,那一份“犹抱琵琶半遮面”所带来的朦胧之美,是否亦会如韩愈诗中的“草色”,置身太近而化为乌有?那么,千年之后,我们又是否少了一段可以无限遐想的传奇?
朦胧之美处处可见,西湖的月,因了西湖的雾更添妩媚;泰山的日,因了泰山的云,更增壮阔。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所以有了孟浩然千年萦绕的乡愁;美酒成都堪送老,正是司马相如隔窗见了一个魂牵梦绕的绝世美人,才有了成都当垆的卓文君。朦胧添加了一份况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我们多了一个美的领略。
感受朦胧之美,何尝不是生命的一种哲学?很多时候置身太近,反而失去了生活的一份赠礼,甚而产生对生命的迷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踏入庐山,我们便成了庐山中一个不起眼的点;只有我们走出庐山,庐山才能成为我们眼中风景的一部分。生活亦如是,很多人陷入了生活的泥潭,都是不会跳出生活或者太死心眼的缘故,又何妨“得朦胧处且朦胧”,生活如同水中月,我们可以在井边驻足观赏,却不必也不能把井边的月亮捞出来,在不必较真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从容容,看雾中月,水中花,感受朦胧之美,感受生命的美丽。
于是,在东风三月跫音响起的时候,不再掀起春帷,只保留着那一份永恒的祝福就好。
在苒苒物华休的秋日,不再拟把疏狂图一醉,只将游子的心牵在风筝的线上,那一头绕着永远的故乡就好。
在悠悠的歌唱响起时,不再去踏破江南的小巷,去访那亘古忧愁的歌者,只心头添一份惆怅,持一份祝福,何必知谁唱江南断肠句。
http://i1.w.hjfile.cn/doc/201207/8526a9a215744432a850dcd4e4589875.jpg
11、南方的秋夜,月光总是朦胧模糊的浅淡。读着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句,仿佛看到月色下的一江清水,浮动着看尽人间苍桑的圆月。耳边此时响起了许美静的《城里的月光》,那幽幽的曲调和歌词,如城市中一缕清冷的月光,轻抚着都市里某个寂静的角落,那里有一个如水一样女子,有浓情于怀、迷茫着湿润的眸子,让淡淡的忧伤在月光的清辉里漫延,抚弄着化不开的柔软的心结,而在不停辗转地对飞逝的往事,进行着最深的思量。
在这月光下的思量,渗透着女子由岁月沉淀下的忧郁和孤独。许美静的这首歌曲透折出的心酸,在旋律流淌的同时,无言地迤逦着女女子的心绪和眼泪,像七彩的雨一瓣瓣的洒落。黑夜的无情,把心的悸动慢慢地消隐,而只有月光像一双深情的眼睛注视着无眠的女子,贴近她寂寞的心灵。
歌曲《城里的月光》,歌词情真意切,每个词都包含着情感的容量。两个柔美的过门引出了如天籁般的曲子,开头用点滴清脆而舒缓的钢琴声音引出一个女子温婉自然、未经雕饰的声音。随后的过门用优雅而略带忧伤的萨克斯,再次让我听到声音质朴温暖,带着一丝伤感的女子,仿佛对着空旷的夜空,荡气回肠、自然而又写意地倾吐着自己内心的忧伤。
被称为“最适合夜间静听的声音”的许美静的歌曲,徘徊在中音区里的声线,如浅吟低唱清脆而又光亮,忧伤而又抒情,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声音,像暗夜里的一盏孤灯、又如闪烁天际间的点点星光,凄楚而又反复地叩击着你的心房。
在听这样凄婉、柔情的歌曲时,感性的我,便沉浸于歌曲营造的意境中,在月光的清辉里,恍惚地走进那忧伤女子的心灵世界,与她一起在都市的夜色中,思量起那挥不散的记忆。
那是怎么样的际遇,你我本前世有约,踏着同样频率的步伐,越过青翠的峰峦、辽阔的海域,走进彼此的世界里。那彼此照亮对方生活的情感,有情浓,也有意淡,但始终像如水的甘露,沁润着干枯的心灵。日子像风一样逝去,带走了华章锦绣,许多话说与不说,也不妨碍我们的心灵默契。面对流逝的时光,我想起了曾经对你说过的话:如果有一天,我能牵着你的手,在洒满月光的林中漫步,脚底下是落英满地的火红的枫叶,那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个角落。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想今生也就醉过了。
今夜的风微熏着月色,再次听到《城里的月光》,我却感觉寂寞如初。那在或已不在的承诺,已飘忽在风中的纸屑里,让我想释怀但又难以排解。不知这月色里隐含着多少动人的心弦,哪一根琴弦是为我弹奏。风的响起,再次听到月夜的呢喃,暗合着多少世间万千的变幻,你我的相远、就如隔山月明,情分两端的世界,你是否还把我留存在你灵犀的方向,哪怕不能朝夕相伴,但我希望城里的月光能把梦一直照亮。
昨日的旧事,长满了记忆的忧伤,《城里的月光》带着我的愁绪,肆意的携带着以往快乐的片段,伴着泪水,在沉静地旋律里,迷失着自我。梦忽远忽近,但愿今晚的月光能守护在你身旁,让梦想在时空里游荡。城里的月光请把梦照亮,进而去温暖她的心房,若有一天能重逢,让月光流彩、让星际闪亮,让幸福的时光撒满整个夜晚。
当疲倦的城市在深夜里渐渐沉睡,也许某一天会有一片皎洁、美好的月光把它诗意地笼罩,细润的情怀在无奈的思量中重掀起一些意象。让红酒的醇香散发在快意重逢的境遇里,让月光奏鸣曲的清润、婉转交映着你我心照不宣的情怀。
在这夜的朦胧里,我与歌中像极了你都市的女子沉浸于月光中,月色如水水如月,把梦与现实交融在一起,把心事悬挂在有明月装饰的岁月里。《城里的月光》把思念拉得很长,很远,那被埋藏在心里的纷繁心事,如夜晚星际间闪烁的星光,如水底里招摇的水草,总是挥之不去、缠绕于怀。“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守护它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这样的痴盼,尤如等待心灵知已来分享这份独有的心境和别样的时光,也一直认为:心灵相通时、天涯近若止尺。
今晚,我与远在另一个都市的你一起沉浸在城里的月光中,享受着都市里如初的寂寞。
月亮,有时像一位朦胧的小家碧玉,素雅亮丽,让人爱恋;然若即若离,飘飘如仙。她有时又像一位大家闺秀,端庄恬静,落落大方,雍容华贵,美妙绝伦;然若虚若幻,令人仰之遥然。古往今来,关于月亮的话题,卷佚浩繁,人们情不竭,语不枯,缭绕缱绻,常书不烦、常吟不倦。赞月、咏月的优美诗篇,不绝于古今史册。多少美丽的传说,多少生动的想象,历代绵延演绎。优美传说一如嫦娥奔月,精密科学之如以日、地、月关系运行规律为据的我国农历。美妙神话也好,科学的真知灼见也好,历代都为中国人民所传诵,陈陈相因,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瑰丽的奇葩。月亮,成了人们心灵的一片圣地。
是啊,月亮的确是美好的,她仿佛具有神奇的魅力,在不同的地方和时空都令人有不同的奇妙的感受。人们的心灵以月为载体,益发往幽远美妙境界抒发开去,哪还有止境?许多精妙佳句也由此而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明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月在乡间,体现一种村野宁静的美。丰收的喜悦、环境的祥和,构成社戏的主题,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月在山间,又唤起一种清幽。在这里,一切华丽辞藻都失去了意义,只有诗人这淡如水、清如月的文字最是传情而让人缱绻,“如水的客愁,如丝的乡梦”充斥着情感的空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在窗下,又使人生发相思的凄苦,萌生静静的沉思。在这里,月属于一个人的世界,任凭你思绪翩跹驰骋。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在旷野,她讲述的是天地的真情对白,自然和社会的和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她营造的是一种思乡之苦,淡淡的乡愁牵动着游子的心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不正是对友人衷肠的一种表达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在海上,表白的是一种壮阔。月色彻朗,海天交融,有如月在海里行,浪在天上飞;气势浩瀚,蔚为壮观,天涯与共,难免激荡起诗人的满腔豪情。
月在荷塘,皎洁的月色朦胧得有如娟纱普罩,月光如流水静静地倾泻在田田荷叶上,满世界的都是清幽,如梦似幻,给多情的文人墨客提供了理想的幽然小憩的佳境。月色下,你什么都可以想,任思绪浮想联翩;你什么都可以不想,享受脑际那一片空白,独自品味那份恬静与惬意,宁静中慢慢参悟人生的真谛。
月在中秋,恰在时令上,古时的人们把一年中月亮最亮最圆的这个时刻作为团圆的佳期,是多么独具匠心。在醉人的美景中,享受团聚和丰收的喜悦。月下相酌,对酒抒怀,与月相伴,借月念远,惓惓之忱,思亲念友。中秋月具有中华民族情感厚重的文化内涵,传承着古老的淳朴风俗,期望着家国团圆夙愿的实现,讴歌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月在此时,尤其被赋予了一种深沉肃穆的意境,好像这月也肩负着国泰民安、家国兴盛的神圣使命。
愿一轮明月在夜色里,给我们带来更多美好的心情,给我们大脑以沉静思考的空间,让那清幽的月光帮助我们在嚣世的烦恼里解脱。让从未被污染的月亮帮我们留住美好的回忆,生发幸福的希冀。在地球已被世俗污染了的今天,愿美好的月光,伴随我们一路同行,点亮智慧的心灯,祛除庸俗的沉疴,照亮我们前方的路。让这清冷的月给我们以冷静的头脑和洞明的智慧,不致被喧嚣的热烈融化在尘俗中。让我们敞开胸怀,大胆地去拥抱那轮清白洁净的明月吧!
http://img.ishuo.cn/1701/1483577838.jpg
13、举头望天,今夜有月朗照。经过一天的喧闹,月下的一切像是脱离了凡尘的羁绊,在宁静中蛰伏。南门河水在月色的衬映下,泛着粼粼波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河岸两旁的树影影绰绰倒映水中,在哗哗的水流声中变幻着离合神迷的影像,仙子般踏莎凌波。远望南门河上游,连接天城南北的四座大桥巍然横亘于南门河上。桥两岸霓虹闪烁,人影绰绰,五色斑斓的光与影在水面荡漾着,罗织出一种如梦似幻的青衣梦境。间或有车辆鸣笛从桥上呼啸而过,划破宁静的夜空,与桥下的光影交织,于一番繁华热闹的氛围中,弥漫出淮扬气象,勾勒出一副丰满的月下“清明上河图”。
我沿下游北岸逡巡。此时,月色流水般倾泻下来,洒满我一身清霜。南门河水汽氤氲,温润着我;凉爽的秋风习习拂面,抚慰着我,心境慢慢宁静下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于童年的的我,是一个永恒的迷。儿时常和伙伴们望着天上的月亮,一路唱着“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赛跑跑”,一路屁颠屁颠地跑。虽跑得大汗淋漓,却总也跑不过月亮--月还是那轮明月,静静挂于中天,望着我们偷偷地笑。于是幼小的心灵上,对月便有了一种莫名的神秘和敬畏。
我抬头望天,觅着月踪。在古人眼里,明月常常代表一种思乡的情节和寂寞的心境。李白有诗为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把对故乡的思念,托付于一轮明月,这是何等高洁的精神境界!李商隐写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人以月为载体,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后来又读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有些纳闷。一人于月下独酌,怎么成了三个人呢?再细细把玩,原来自己是一个人,举杯邀来明月做伴算是第二个,再看看地上自己的投影,又可以算做一个,加起来是三个。表面看来尽管形单影只,却又自得其乐,但细细品味,月下独酌,夜寒人静,越是故作潇洒反而更显寂寥。古人对明月的描述,可谓到了极致啊!
想起了索尔那首古典吉他名曲《月光》。《月光》是非常适合在这样月色铺地的夜晚弹奏或欣赏的,何况是这月踪下的南门河畔。当密密匝匝的分解和弦从手指和琴弦之间源源不断流淌出来时,就像那郁郁的花香在风中一路弥撒开去。听,琴声渐高渐急,月光被云层遮住了,大地一片幽暗;慢慢的,月亮终于突破云层的羁绊,朗朗地洒满大地,这时,琴声变得明亮欢快起来。人的心情就随着这琴声,跌宕起伏着。
譬如人生,终不会一帆风顺。虽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波波折折,但更多的是要善于调整好心态,找到那份美好宁静的心境,认真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想想这月光下的南门河水,总这样无怨无悔地流淌,滋润着平畴良田,两岸桑梓。她向谁表功邀赏了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却又如之奈何?穷也好富也好,风光也好淡然也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为名利世俗所累,何必为爱恨情仇苦恼?与其为某些人或某些事冲冠一怒,倒不如做一回月光下的闲客,独享这月下的宁静来得实惠啊!
月下的南门河是这般优美,只是身边没有伊人,有点顾影自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倘若有梦中佳人相伴,那南门河的月色和月光下的南门河定会……就这样胡乱想着,猛然被河堤上的人声咳嗽声惊醒,不禁哑然失笑。
今晚我却难以体味那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感受了。月下的我,远离都市的喧嚣,沐浴这似水月色,燃一支香烟,揽一缕清风,踱着碎步听南门河水潺潺,让思绪恣肆汪洋。吟哦着“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且让我做一回偏安一隅的古人好了。
http://pic112.nipic.com/file/20161021/13060634_125513665000_2.jpg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江上月,似乎是最具灵性,最有动感的月儿。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月摇如吟,银光闪烁,荡动的水面上圆月被撕成细碎光斑,有月无月,一时难辨;风停月静,如镜的水面上,月儿依然那么水汪汪明亮亮的,宛如纯情少女美目流转般轻盈秀灵,令人无端生出无边的遐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样诗意的美景,便会自然而然地闪入你的脑海。
http://res.yufuhui.com/pic/public/upload/paimai/2016-12-29/art_04e06d9f-6d7b-4696-8710-29a5a0c73d6b.jpg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情,但不应该影响人的心境。心情是瞬间感受,心境则是入世的态度。柏拉图曾经说过:“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环境而在心境。”一个人的心境是不能因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不应该向环境妥协的。乱世也好,治世也好;顺境也罢,逆境也罢;一个人的心境应是挺立的树,是伟岸的峰。风吹不怕,雨打亦不弯。芝兰生于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以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相反,一个人的心境是可以影响环境的。倘心中有春,则所见无不是花,所思无不是月。若胸怀阳光,则狂雨也有情,骤风亦多姿。
人在世间,不可避免要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自然环境有风霜雨雪,社会环境也有狂风骤雨。顺境可以让人成功,但也容易让人堕落。逆境可以让人颓废,但也能激人奋进。关键在于人心而不在于境。
人只要不是过于执著,让心境和环境相适应。让环境做土壤。让心境做种子,自然会开出美丽的心情之花。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之中,人都要保持一个感恩和奋斗的心境,就会获得一个充实而轻松的心情。
http://www.sh1122.com/upimg/2013/0220/73123_0_1361336675.jpg
16、当太阳收敛那刺眼的光芒,颜色变得柔和的时候,我和朋友的晚间散步拉开了序幕。
沿着苏锡路一直往东走,与夕阳背道而驰,过往的行人、建筑物在夕阳的映照下,涂上了一层闪闪的金光,显得格外亮丽。不时碰到熟人、朋友、亲戚,或点头微笑,或打声招呼,或停下来询问彼此近况。
继续前行,一条小河不知从何处蜿蜒而来,河水清清。此时,晚霞撒入河中,粼粼的水面变得色彩斑斓。河两岸,是一排排的垂柳。柳荫间,是一块块干净的石头,这是供游人休息的。脚下,则是碧绿的草坪,草坪间,有一棵棵或高或低、或粗或细的树,用来遮阴。散步累了,在这儿停留一下,正好。
若是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春天,河两岸,一排排垂柳长出嫩绿的枝芽。布谷、喜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蹦来跳去,唱着清脆婉转的歌儿。垂柳的枝条伸进小河里,像是在跟小河握手。微风吹过,河面上漾起一圈圈波纹,映在河里的彩霞绿树什么的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此情此景,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赏心悦目。这时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压抑都随着这春水流走了。眼前就是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片生机勃勃。
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夏天,绿茵茵的河面微波荡漾,不远处蛙声一片,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柔和的月光洒在河面上,微风拂过,水面如同撒了一把细碎的银子。此时,我坐在石头上,不是和朋友谈论家长里短,工作琐事,就是望着水中的月亮默默地想着心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的心事,天知,地知,月亮知道。直到朋友喊该走了,我才惊醒过来。
金秋十月,小河两岸更是诗情画意。柳树、枫树和田里的稻谷,构成一幅黄绿相间的山水画。秋风吹来,树上落下片片枯叶。是啊,岁月如流,人生苦短,载不动太多的烦恼和忧愁。对于人到中年的我惟有内心坦然、泰然,认认真真地爱自己和这个美丽的世界,才能安宁、快乐、健康。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