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译文】大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飘絮一样支离破碎,我的身世像雨中被雨打的浮萍一样时起时沉。
【出典】 南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
注:
1、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注释:
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
起一经,起于一部儒家的经典,意思是从读书做官开始。
干戈:指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这里是兵力单薄的意思。
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指杨花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赣江十八险滩之一,在今江西省万安县。
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3、译文:
我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飘絮一样支离破碎,我的身世像雨中被雨打的浮萍一样时起时沉。去年在惶恐滩头述说自己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叹息自己的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愿留下这颗赤诚的心来光照史册。
4、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佑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际,领兵抗敌,欲挽狂澜于既倒,不幸兵败被俘。在狱中他备尝艰苦,断然拒绝元人的诱降,至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万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气歌》气势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后人的启发很大。
文天祥有一个信念:精忠报国,不管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在他看来,个人的财产、家庭、名利、官位,与国家和民族大业相比,算不了什么。他有爱国的情感和信念,团结民众,组织义军,全力抗敌,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气节和崇高品德,也成为了当时人推崇的理想人格。
文天祥不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南宋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积极要求改革。他批评大宋“守内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力量抵御外侮。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谋,发挥中书枢密院作用,主张用人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
5、
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12月20日,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的五坡岭不幸被元军俘虏。元军强迫他随船攻打南宋小朝庭的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大海中),《过零丁洋》这首诗便是他经过伶仃洋(在广东珠江口外,包括内、外伶仃)时而写的。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元帅、汉奸张弘范三番五次地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南宋坚守崖山抵抗元军的张世杰,文天祥给张弘范这首《过零丁洋》,结果,张弘范对他“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题中的“零丁洋”,即上文提到的伶仃洋。诗的首联回首往事,上句写出身,下句写战事。“遭逢”,是遭遇的意思;“起一经”指通过考试某一种经书而进入仕途。文天祥是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的。“辛苦遭逢起一经”这一句突出了“辛苦”二字,一来表明诗人是在苦境中攻读经书而出仕的,二来暗示诗人艰苦卓绝的战斗的一生。“干戈”,原指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代指宋元之战。“寥落”意为荒凉冷落;“星”即岁星;“四周星”,指4年。宋恭宗德佑元年(1257),文天祥闻元兵渡江,便奉诏起兵勤王,至祥兴二年被俘,恰好4年。“干戈寥落四周星”这句写宋元之战。那时,元兵想要灭掉南宋,而南宋军民(包括诗人在内)不愿做亡国奴,奋起反抗,因此,战事自不在少数,但诗人不写“干戈频繁”,而写“寥落”,弦外有音,可以说,字里行间蕴藉着诗人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敢抗敌的讽刺。
在那“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岁月里,国家的命运和诗人的境况如何呢?诗的颔联续写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絮”,即柳絮;“萍”,指浮萍。这里,诗人以狂风吹得柳絮乱飘来比喻战乱使得祖国山河支离破碎,以雨打水上浮萍,浮萍时浮时沉来比喻自己在动荡不安社会里飘荡不定的一生,从而,暗喻国破山河碎的命运,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诗人的不幸遭遇都已难以挽救。这两句分明是和着诗人血泪而下的文字,写得沉郁悲壮,颇具“老杜”之风。
诗人兵败被俘,孤身一人被元军逼迫着随之攻打南宋的最后据点崖山,经过伶仃洋,他怎能不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呢?诗的颈联“恐惶滩头说恐惶,零丁洋里叹零丁”,便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惶恐滩”,在今江西省境内,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过惶恐滩》有“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汝孤王”的诗句。公元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去。“零丁”,形容孤单的样子。这里,“说惶恐”的“惶恐”,“叹零丁”的“零丁”,都是一语双关的。前者既指“惶恐滩”,又指诗人惶恐的心情;后者既指伶仃洋,又指诗人孤苦伶仃。“说惶恐”,不仅是说惶恐滩的地势险恶,令行船者心惊胆颤,也是写诗人对当时国家危急的局势感到忧惧不安。“叹零丁”,不仅是慨叹他们全军覆没的惨重失败,也是自伤当前孤身一人陷于敌军中,不能再像往日那样与战友们共同抗敌了。这两句诗,既是抒情,又是叙事,是抒情与叙事的有机结合。可以说,从“惶恐滩”至“零丁洋”,象征着诗人由出兵抗战至兵败被俘的过程,集中概括了诗人艰苦奋斗的一生,其间大有诗人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奋力挽救,结果出师未捷自身却作了“阶下囚”之慨叹。
诗人作了“阶下囚”,自知凶多吉少,但他决非贪生怕死之辈。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之精神的生动写照。“丹心”,指赤诚之心。“汗青”,这里指史册。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用火烤去竹汗(水),既便于书写,又可防虫蛀,这就是“汗青”,后人也就用“汗青”来称书册。这两句的大意是:自古以来,有谁能长生不死呢?一个人只要能将爱国的赤诚之心永载史册,虽死也无憾了。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为国捐躯的决心,体现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写得慷慨悲壮,气吞山河,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它不知激励了后代多少仁人志士为忠于国家民族奋然前行,慷慨赴死!诗人的另一首诗《金陵驿》的结尾两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这两句诗相似,也同样感人至深,只是其笔力不似这两句诗来得刚健,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悲凉。文天祥诗风的多样化,也可由此窥见一斑。
文天祥矢志报国,拒降元军,最终被元军杀害了,但他的英名,他的一片“丹心”,连同《过零丁洋》这首充满浩然正气的诗作一道载入史册,永放光辉。
6、“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见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两句大意是:山何破碎,犹如风飘柳絮;身世浮沉,就像雨打浮萍。
文天祥是宋末民族英雄,他在南宋危亡之际坚持抗元斗争,直到兵败被俘,壮烈牺牲。这首诗写于被元军俘获后过零丁洋之时,~是全诗的第二联,当时的南宋,几乎已经丢失了全部国土,八岁的末代皇帝赵昺把朝廷设在崖山海中.,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以“风飘絮”。来形容.十分确切。文天祥生当末世,虽官至丞相,危局已无法挽回。他在抗元斗争中孤军奋战,出生入死,曾一次被扣,丽次被俘,如今身陷敌手,生死莫测,如此坎坷的身世,确实像无根的浮萍遭受风吹雨打,浮沉不由自主,生命朝不保夕。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精当,形象鲜明,感情悲怆,写危局和凶险的处境时可作借鉴。
7、下雨天总让人忽然变得浪漫些,可能下雨天就是浪漫的季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陆游的豪情。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苏轼的慨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文天祥的气节。飘雨的黄昏和陌生的街头,有谁会在乎多我一个人。这是andy的落寞。天空有天空下雨的苦衷,你我有你我不得已的不同。是苏慧伦的无奈。斜风细雨、烟雨楼台,雨打芭蕉,雨被赋予了太多的诗意。雨是风中舞动的精灵,让生活变得更加情趣。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不知道是不是在这样的一个下雨天感觉一切都有了诗情画意。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风雨飘摇的世道里,知识分子的命运真是令人唏嘘。
9、文天祥的诗句很令人爵味,而我常常只记得最佳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他《过零丁洋》中的佳句。近段时间我竟然喜欢上另外一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也许我对浮萍产生怀念之意,也许浮萍带有诗意。浮萍我很熟悉,在山村的梯田中经常有浮萍出现,满绿一片,很容易繁衍。山村的鸭子就是依靠浮萍求得生存,鸭子在田野里除了啄萍,更有趣的就是拨开绿萍寻找泥鳅,小蝌蚪。
记得,浮萍有大号和小号,大号的浮萍还可以用来养猪,在粮食贫乏的年代,人都缺少粮食,猪更没有吃粮食的机会。猪除了吃菜头婴和红薯藤,就是野草,其中就有大号的浮萍。浮萍可以种在自己的田里,不许别人掠。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圆圆的叶片像古代七品县令的官帽叶。有浮萍的田里,泥鳅特别多。
其实,浮萍也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富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团结同心的精神。她们彼此依赖,彼此交叠,从不排斥,在没有水稻的空田里好像是铺着绿色的地毯,美丽而实用。
文天祥将浮萍比作自己的身世,是天才的设想。人生就是像浮萍,有时经历风雨,一般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人的一生中就有低谷和高潮,有顺势有逆境。浮萍就有遇风顺风,随波逐流求得继续生存,这虽有人不赞同,也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管你持有何种人生态度,浮萍总是诗意地生存,活得有滋有味,活得有声有色。
11、雨,寄托着诗人们人生处境中各种不同的感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1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任凭风吹雨打,历尽沧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那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历史波涛依旧汹涌着…
谁也无法掩盖沧桑的历史,点滴尘土堆积起来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缔造的历史傀儡。这段历史没有人所能用坚枪利炮摧毁的了。
几世笑谈中。谈看烽烟,塞外江南柔情,终逃不过历史的颠覆,历史的变迁。炊烟袅袅,塞外冲杀驰聘,一代天骄保家卫国,筑起道道血肉长城,血染了长江黄河。抵不过朝代的兴亡…
无法掩盖着的历史,轮笑过千百回,也才换回那倾国倾城不变的容颜。歌舞喧闹的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百废待兴。霓裳衣舞,依旧延续至今。
歌舞升平,细雨柔情,看江南塞外风光。不知为了离别的过去,还有展望的未来。
谈笑红尘,看尽人世见悲欢离合。几千年不变的必然,在朴素古朴中传递着丝丝轻柔,血染了梦河。却无法抵挡的了河岸风光。
红尘的离欢,终将随历史长河,延续下去…
1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又是这样的一个雨夜,如最初时一样,静静的坐在窗前聆听雨声。不仅感概流年逝水中已不知过了岁月,曾经的心情已更新了多少次!到如今却像极了风中飘絮,雨中浮萍。看清了人情事故,明白了冷暖自知,可偏偏青春又走到了尽头。虽不甘心,也无可奈何。心累了人也倦了,可是为了事业,亲情,友情,爱情,还得保持微笑,努力向前走!
14、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岁月随着欢笑走来,如歌般优美,亦如歌般凄凉,往昔的岁月犹如流逝的溪水,去而不返
时间可以让任何一个人成为智者,经过了岁月的改变,经过的沧桑的历练,不管多么庸俗的人,都会明白许多事情,尽管会感觉到遗憾,尽管会感觉到后悔,但更多的是怀念,怀念那所谓的凄迷岁月……
是岁月成就了沧桑,因为那段美好或是不堪的岁月而成就了如今满目琳琅的沧桑。亦是沧桑保留了岁月,因为这些沧桑的烙印使我们还记得那段岁月。岁月邂逅着沧桑,沧桑缠绵着岁月,彼此如亲友更似恋人……
心已沧桑,人也沧桑,几度岁月催人老,几度沧桑惹人泣……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文天祥诗词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