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017-03-11 17:18:08)
标签:

杜牧

扬州

杂谈

分类: 唐诗名句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l6aZn6itk9WIf6yVuJqYYGFjmW6RpmVrb5NmbGuXb2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十年来在扬州生活,恍如一场大梦初醒;到头来所得到的,竟然是那些歌妓给我的薄情郎的名声。

 【出典】晚唐  杜牧  《遣怀》

  注:


  1、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2、注释:

    遣怀:排遣情怀。犹遣兴。

     落魄:困顿失意、放浪不羁的样子。作者早年在洪州、宣州、扬州等地做幕僚,一直不甚得意,故云“落魄”。一作“落托”。

    江湖:一作“江南”。

    载酒行:装运着酒漫游。意谓沉浸在酒宴之中。

    “楚腰”句:意思是说扬州歌女体态苗条。楚腰:指美人的细腰。史载楚灵王喜欢细腰,宫中女子就束腰,忍饥以求腰细,“楚腰”就成了细腰的代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胜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掌中轻:据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体轻盈,能在掌上翩翩起舞。这是一种夸张的形容。《飞燕外传》:“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一作“纤细”。

    扬州梦:作者曾随牛僧孺出镇扬州,尝出入倡楼,后分务洛阳,追思感旧,谓繁华如梦,故云。

    赢:一作“占”。

    青楼:唐以前的青楼指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这里指歌馆妓院。南朝梁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薄幸:相当于说薄情。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htuJr3a02btnbLXW0WrPeId32X1nhWVrb5NmbGuYbG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3、译文1:

     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译文2:

   潦倒于江河湖海时时载酒行,惯于把轻盈腰肢放在掌心中。十年的扬州幕僚就如一场梦,只落得青楼之内薄情放浪名。

   译文3:

   落魄江湖常常借酒浇愁解闷,江南歌女体态苗条舞姿轻盈。扬州十年生活犹如一场噩梦,只赢得个歌楼中薄幸的美名。

   译文4:

   十年来我漂泊江湖寄人篱下困顿失意,为消除内心忧愁行装中总是不缺少酒。平日里所交往的都是些腰细体轻的歌妓舞女。现在大梦初醒心中悔恨,不想再过原来那种荒唐的生活了,可是我的冶游生涯给自己留下些什么呢?只是在妓院中所遍传的薄情郎的恶名声。

   译文5:

   潦倒江湖整日饮酒作乐,苗条的江南歌女舞姿轻盈。在扬州十年不过是大梦一场,只在青楼留下薄情的名声。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pcqtnWPTuqyrh7jIqJvWaJGos5qgl2Vrb5NmbGuZbGq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4、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李杜,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李贺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他说自己的创作是 “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杜牧感慨万分,写了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由于情绪饱满,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更为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宣和书谱》评论道:“(杜)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清人叶奕苞《金石录补》也给于了极高的评价:“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今人所能见到的唐朝真迹少之又少,这幅《张好好诗卷》自然珍贵异常,纸本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鉴定印章。当年溥仪皇帝“北狩”之时,仓皇之中还不忘携带此卷,后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张伯驹个人所有,又捐赠政府,藏于故宫博物院。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eZmAiInOs9VpjKqUqmmkZoCbxrOGc2Vrb5NmbGuaaGm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5、《遣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前两句再现诗人蹉跎时日、沉迷声色的生活状况;后两句抒发感慨,表现悔悟、自责以及欲将振作之意。全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实际上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此诗流传很广,在后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赏。

    此诗当作于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而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他在扬州期间,与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

   

   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并非如某些文学史所论游戏人生,轻佻颓废,庸俗放荡之什。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楚灵王好细腰”与“赵飞燕掌上舞”两个典故。”从字面看,这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落魄”两字透露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

   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有“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而诗人却觉得自己却一事无成,丝毫没有留下什么。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有一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gZR8aau219x!o822l3bUpYlq2ZCKY2Vrb5NmbGuab2u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6、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挥笔题完了这首诗,我扔下了笔,偷抛了几点泪,带着伤感,离开了扬州。

    一袭青衫,几卷诗书,这就是全部的行李了。

    正是暮春时间,微风细雨中的江边,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偶有一二树梨花,飞落着一片片雪花。“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我漫步走上了兰舟,小船在如丝的雨雾里,划破融融春水,慢慢离岸,载将离恨过江南。

    船过河心,回首江边,雨雾蒙蒙,唯有几棵桃杏,在风雨中凋残,零落成泥。就要离开了,扬州!留下无限欢娱和伤痛的扬州!

    最难忘,明月夜,独游于二十四桥上,遥听着歌女们清泠的箫声。最难忘,竹西亭里,呼朋唤友,共醉清歌。

   初来扬州,是十年前。那时候,正是一生得意之时,生于长安望族,书香门第的我,为了追寻少年时候偶尔遇到的绝色佳人,做为一方刺史,来到这烟雨江南。谁曾想,多年来魂牵梦萦的罗敷,早已嫁作他人妇,从此萧郎是路人。

   文人就是文人,一时失意也会让人颓然一生。除却巫山,也还是云。从此,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书生杜牧不见了。扬州城里,各处秦楼楚馆里,则多了一位著名的狎客“杜紫薇。”

   和无数落魄才子一样,我终日烂醉花间,在丝竹声里,和歌女们饮酒赋诗,朝朝暮暮,章台之下,做出一首又一首风流艳诗。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美人如豆蔻,如花朵,娉娉婷婷。扬州城永远都是十里春风,人间仙境。而我杜牧之,就是要享尽人间美色。

   其实,我也知道,欢娱毕竟是短暂的,放纵过后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无尽的悔恨。在千金散尽,身无分文之时,自然会遭到薄幸女子的唾弃。我也知道,整日沉溺于青楼,必会遭到亲友的诟骂,天下人的鄙夷。不过,不这样活着,又该怎样活?

   像前辈杜工部一样,整日饥肠漉漉,尚心忧天下,高呼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

   像同辈好友李商隐那样,心比天高,却终生流落不偶,寄人篱下,衣食不给?

   不,我决不会像他们一样,傻乎乎地活着。我要为自己而活!我活着,就是要赏尽天下美景,看尽春花秋月,烟波画船。我活着,就要阅尽天下美色,牡丹花下死,做鬼亦风流。帝王又如何,将相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一堆枯骨而已!

   十年了,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沉溺在温柔乡里多好呀,每日看着歌女们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低风。每夜里,与美人共上牙床,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笑吻桃花面,轻拥杨柳腰。才子佳人,及时行乐,不亦乐乎?

   浮云一瞬,流水十年。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昔日的红粉佳人们,都已青春悄逝红颜老。而当年雄姿英发,年少轻狂的我,如今也已霜染白头。十年大好年华,就这样虚掷,不过,我并不后悔!

   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了,离开这曾迷醉了十年的温柔乡,离开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那里,才是我的家,我的归宿。

   小船渐行渐远,最后一次,我在心里默念着一首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qMmqgIOss96lf5aWlKqRZ2J/qoR5aGVrb5NmbGubcWq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7、其实很久以前就想去扬州看看,不为其它,只是想知道能够让杜樊川这样的风流才子流连忘返的地方究竟有何特色。


    他说:“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传闻楚王好细腰,楚女为得君王恩宠,瘦到可以在人的手掌间跳舞,这固是有些夸张,然细读牧之这首《七绝·遣怀》,却不难看出他对扬州的眷恋。


    自古文人骚客狂放不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更何况是牧之这样才华横溢的狂人,遂有“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这样让后人嗟叹笑谈的风流韵事。


    “京口瓜洲一水间”,约好的时间,约好的地点,当在扬大荷花池校区看到攀的那一刻,心中却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彼此微笑着打着招呼,无须客套做作。


    漫步在荷花池公园里,依依目光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浓缩成岸芷汀兰,水波荡漾的柔声细语里。一花一世界,花开人犹在,花落两不知,琼花簇簇,目光逐渐凝注,凝注在嗔怨东风的星眸中,郁郁青青,柳絮纷飞,怕是有人要感叹“枝上柳绵吹又少”,却又难以邂逅佳人的失意伤怀,而似是有水的地方必有小桥,这也正应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曲作。


    他说“流水无情草自春”,流水非无情,只是愁人无意而已,东风若是不怨啼鸟,也不觉这等光景有何特别,遂诗人多有惜春之情,然惜春其实总离不开惜人,风光旖旎的江南总是这般令人眷顾,“六短之君”杨广下扬州,虽说是欣赏三分春色的琼花,但这样一位风流帝王怕是对扬州的人更在意些吧。


    暮霭中的深树,艳阳下的小楼,它何园可做寄啸山庄,“寄啸”自是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重楼杰阁,复道回廊,山环水绕,花木扶疏,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这何园却是有镜花水月之说,自是丘壑宛然的石壁上有一缺口,岚影波光下却见一方圆光,似是明月青山影在波这等景致,临阁而观,则见墙壁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中盛开着簌簌琼花,宛若仙子临尘,遂有凌波桥,横塘而居。


   “歌吹是扬州”,一曲凌歌却又如何尽之。四顾东关街上琳琅满目的商铺,极目望去,似是美食更能引起女生的兴趣,较之各种物美价廉的饰品,却又怎奈人头攒动间的羡煞与怜惜,只是这其中怕是多了几分异样的滋味,然见诸于我们这些好吃贪玩之人却别无二致。


    茱萸湾却是本次行程最后一站,满目青山,林壑优美,蔚然深秀中的静谧随清泉在岩石间跌宕起伏,名轩在竹,舞鹤清风,长桥卧波间的雅然掩绿荫在游鱼中倏忽往来,自是安宁惬意,优美的风景本就容易勾起人之情怀,何况园中清幽淡雅的琼花只是含苞待放的蕴藏着一抹令人心急火燎的绰绰目光。


    也许扬州只是旅行途中的一个不一样的节点,这种情怀在随着人之离去怕是也要逐渐淡漠几分,只是那时谁还在唱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只是那一轮明月下,琼花怕是会盛着满满的清香环绕着心间,驻足之人也应该会得到自己的幸福吧。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YriQp3nWyL2Ml8rJyZimh56fmYGqpGVrb5NmbGucb2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8、一座未曾谋面的城市,一个未曾谋面的人,这是所有的故事。生活可以有很多发现和想象的空间,并伴随各种可以称之为命运弄人的结果。根据我多年旅行的经验,对一座城市最深切的文化体验应该从了解这座城市的诗人开始。而对于扬州这座城,首先要了解的诗人就是杜牧。在扬州做官的杜牧,有一次去湖州旅游,结识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娇艳欲滴,欲罢不能。因为年龄太小,杜牧于心不忍,和其相约,十年后再来迎娶。经过十几年的官场沉浮,等到再见,当年的小姑娘早已为人妻为人母,杜牧万分遗憾地写下了“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相遇可以有这么多惊心动魄的心理历程。我完全相信,杜牧的每一次湖州之旅,心情再也不能淡如止水。麦卡勒斯的小说《旅居者》,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费里斯在一座城市偶然遇见前妻,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前妻邀他到家里聚餐,并在饭局的结尾带出来一只生日蛋糕,上面写着费里斯的生日日期。原来今天是费里斯的生日,多年旅居的他竟然忘得一干二净。费里斯离开前妻家,百感交集,麦卡勒斯写道“一弯细细的月牙儿高悬在参差不齐、黑呼呼的摩天楼上。街上刮着风,很冷。他盯着这座夜间的城市,怀着一种离别甚至是永远告别的细腻的专注心情。”费里斯和杜牧,在心理上并没有距离。杜牧在扬州做官十年,离开时依依不舍,当然更多是为在青楼里夜夜欢歌的艺妓歌女。两个人在烛前缠绵,黎明即将到来,有说不完的情话,聊不完的爱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在杜牧的诗里,扬州是温柔乡,是伤心地,有一种别致的风情。这也是我从诗人的意境中对扬州的理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前读这首诗,只是朗朗上口,如今去读,总有别样感触。扬州是很多人憧憬的地方,烟花烂漫,万种风情。假如我站在江畔,看见孟浩然的小舟顺风而下,从视线里一点点消失,一直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我会有很深的失落感。没有人陪伴我喝酒、旅行、目空一切、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时光留给你的,是在烟花扬州的夜夜笙歌、纵情声色,万种风情总有人诉说;时光留给我的,只是这长江水,遥无止境,永不疲倦地流淌。心境总是惊人地相似,杜牧在扬州任职一段时间后,被调往长安。在长安,他给扬州的老同事韩绰写信,“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在长安,时空交错,扬州已在千里之外。再多的温柔,再美的丽人,只是一段唏嘘。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洒在二十四桥,不知你在哪一个青楼里欢声笑语、教人吹箫。

    诗人都是孤独的,繁华落尽,这种孤独感会更强。凡是写情爱写到淋漓尽致的,都有非同寻常的感情阅历,比如杜牧、柳永、纳兰性德、仓央嘉措。诗人是多情的,对每一段都痴情,对每一场都投入。多情总似无情,这段故事,在开始就知道结局,可是我们还要一遍一遍地重复,追求、欢心、痴迷、痛苦、分离,这段故事会不会变成一场游戏呢。假如不是一场游戏,为什么不把这段故事提前终结,所有的故事都变得简单一点:主人公只有我和你,所有的缘起都是因为爱情,所有的结局也只有一个,就是白头偕老。可如果这样,诗人会沦为俗人,再也不会有这么多肝肠寸断的唯美诗句。在成就一段佳话和写成一首情诗面前,我会选择后者。佳话是尘世的佳话,万千人传颂,所有的事一旦无数人追捧,就难免流俗。而当事人未必觉得这是一场佳话,佳话只是后人的想当然,处于目的性地普及传统而陈旧的爱情观,就像一段历史,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思想所篡改,最终变得满目疮痍。我们永远获得不了佳话的真相,只是很憧憬、很烂漫地以为,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走到了一起是一段爱情最好的结局。可是诗歌呢,“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最是多情坤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扬州的一草一木,一境一景,充满着“迷“”“怨”“多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阅尽天下风情,总不如看见你卷帘时的惊艳一瞥。在诗歌里,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局,因为每个结局都是另外一场故事的开始。有的人,邂逅是一场惊喜,流年是一场劫数;有的爱,没有是一种相思,拥有是一种痛苦;有的情,沉默是相安无事,说破是过眼浮华。

    春光明媚,在夕阳西下之前,我要站在文昌阁的十字街头,闭上眼睛,只听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们踩在时光里的尘世脚步的声音。离开时,我还将会站在文昌阁的十字街头,闭上眼睛,感受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的缠绵意境。遇见,相爱,分离,十年,光影交错,过去的和现在,不过是一场梦的距离,就是薄幸郎的名声,也只是掩卷灯熄前的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在我心里,不会有太多痛楚,即使有,也只是为了时光,它太匆匆,太匆匆,让我的故事太琐碎。

    扬州,我已经爱上你,在遇见你之前。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Z8ZvaaPTmK10o6vL15/Qe3GnyJGiaWVrb5NmbWKTbW2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9、遥远的古迹里,青青的子衿,青青的子佩,有了诗才风华的卓绝,一字一句,婉转低徊,珠玑琼彩。

  望穿秋水的等待,氤氲着几多禅意,沉下心来,静静的等,不是要修炼几世方可?这种心甘情愿的爱恋,其实正是断人心肠的折磨,但等待者愿意。爱情是毒药,深情成就了爱情的悲剧,古往今来,为情而逝的大有人在。然而比死更让人不堪的,许是等待。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她在城阙徘徊,一遍一遍,时而低头微笑,时而仰首叹气,为什么还不来?她该多爱他呀,她记得他的衣领的颜色,记得他配饰的颜色;记得他说过的每句话,每个词;记得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微笑和踌躇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女人善于以细微承载最爱,这细微撼人心怀。如我,多年以后仍记得那人似笑非笑的迷人表情。

  等待成了一种修炼,修炼千年百年,只不过期盼等成一棵开花的树,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

  想起小尼姑仪琳的无望之爱。“一个人心中爱了什么人,他就只想到这个人,朝也想,晚也想,吃饭的时候想,睡觉时候也想,怎能又想第二个人……”一个天真无邪,心地纯洁,好不懂得掩饰的女子,爱让她不知所措,爱在她心里是那样的纯粹。母亲心疼她,扮作婆婆开导:“那婆婆急起来,说令狐冲任盈盈也娶,仪琳也娶;仪琳说,一个人真正爱上另一个人,是不会想第二个的,她说,她一心只盼令狐冲心中欢喜,此外别无他念。”爱得善良,爱得软弱,弱不禁风的她,对令狐冲的痴爱的情,痛苦的相思,令人愀然怜惜,却又无可奈何。如此叹为天人之女子,深情如斯,纯粹如斯,半随绛珠,半入尘埃,惹人唏嘘。

  等待,是千万种婉转里最美好的姿态。千百年来,那颗等待的心,那双望穿秋水的眼睛依然没有变,沉吟至今。

  才子杜牧就曾经历过一番让世人痛彻心扉的等待,那首遗世明珠《遣怀》清晰地记录了等待十四年后擦肩而过的缘分。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颗心,是惋惜,是懊悔,是无奈。虔诚的等待不一定都会开花结果。但我还是很善良的希望昏风暗雨里开着一扇透洒着温暖灯光的门,有人倚门而立: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icuIfaWzrauLkL3FzYCvnYiIxqaRn2Vrb5NmbWKUamq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0、妓女是以叫许多中国男子尝尝罗曼斯的恋爱的滋味;而中国妻子则使丈夫享受比较入世的近乎实际生活的爱情。有时这种恋爱环境真是扑朔迷离。至如杜牧,经过十年的放浪生活,一旦清醒,始归与妻室重叙。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也。有的时候,也有妓女而守节操者,象杜十娘。另一方面,妓女实又继承着音乐的传统,没有妓女,音乐在中国恐怕至今已销声匿迹了。妓女比之家庭妇女则反觉得所受教育为高,她们较能独立生活,更较为熟悉于男子社会。其实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她们才可算是唯一的自由女性。妓女之能操纵高级官吏者,常能掌握某种程度的政治实权,关于官吏的任命,凡有所说项,有所较议,胥取于她的妆闺之中。

  妓女的归宿,总无非是嫁作小星,或则做人外室情妇,象上面所提过的几位,都是如此。置妾制度之历史久远,殆不亚于中国自身之年龄,而置妾制度所引起的问题,亦与一夫一妻制之成立而并兴。倘遇婚姻不如意,东方人转入青楼北里,或娶妾以谋出路;西洋人的解决方法则为找一情妇,或则偶尔干干越礼行为。两方社会行为的形态不同,然其基本关键则不谋而合。其差异之由来,则出于社会态度,尤其妇女本身对待此等行为之态度。中国人之娶妾,为经公众之容认而为堂皇之行为,在西洋则有耻言姘妇之习俗。(林语堂《妓女与妾》)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i71pcYWvmZ6Uot7KsIbEYWl9l5uBo2Vrb5NmbWKUb2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1、前一阵子,网络上兴起了回忆自己十年记忆的热潮,我没有跟上这阵风,而今我却忽然很想写一下,不知道为什么。


    静下心来,回头望望,一路走来,恍惚之间,已又是十年的光景了。似乎提起十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也许吧,时间总是把记忆变得不可捉摸。十年的记忆,太过久远了,久远到似乎十年就是一辈子的时间。


    十年,有着许多密密匝匝的平凡和许多密密匝匝的平凡的错过,许多起起落落的瞬间和许多起起落落的瞬间的聚散。十年,就这样把一幕幕的过往穿插到现在,就这样悄悄然的,让你我面目全非。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陌生人左右,渐渐走过熟悉的街头……”喜欢听着陈奕迅的《十年》,安静的皱着眉,默默的感伤。静默的回想记忆里的往事,那些长长短短的时间,牵绊了多少的忧伤。


    曾经的十年,有多少个她,在你的生命中来了又去?那些曾经许下的海誓山盟,那些曾经说过的甜言蜜语,早已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曾经以为,不在一起了,也还可以做朋友,就像《十年》里唱的“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却不知,瞬间我们已是陌路,从此相忘于时间的更漏,音信杳无。


   十年如一梦,一梦十年。


   翻开有些破旧的课本,那是高中的语文书了,那里面有许多关于别人的十年。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曾经陪伴身旁红袖添香,轻盈曼舞的红颜知己,十年之后却成了一抔黄土,只剩下孤影茕茕。不道十年别泪知多少,哪堪相逢泪更多?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那是杜牧潦倒江湖的风采,也是酒后醉生梦死的故事。曾经“春风十里扬州路”,而今却问“玉人何处教吹箫”。一朝梦醒,物是人非,早已是心凉如水。


    忽然想想,自己的十年又是怎样的呢?十年之前,我很活泼,在操场上奔跑着;十年之后,我很宅男,只喜欢呆在宿舍。时间,把我改造得如此彻底。


    十年之前,我曾经有一个她,她还好吗?我不知道。她是活泼的?温柔的?还是?也许,我甚至连她的样貌也回忆不起来了。“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我为自己找着借口,是我不够爱她?还是曾经的年少轻狂?我和她的开始是一场洗具,结局只能是杯具,过程也不过是一场闹剧。“最悲哀的一种分手,不是双方轰轰烈烈地吵一场,不是大打出手,不是一方移情别恋,也不是大家不能结合,最悲哀的分手是无声无息地分手。”


    十年总是和过往有着剪不断瓜葛,有着理还乱的纠缠。想它们想得越多就越觉得不可自抑的悲伤,深陷其中。十年的时间就这么被喧哗的人潮一声不息的淹没了,成了一座历经沧桑不可触摸的古城,只能用梦的名义承担,也只能以梦的形式回瞻。“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早已已经忘记了。”


    十年的交替,去的人多了,来的人多了,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那些是我非我,是梦非梦的错觉,总让人无所适从。逝风过隙,吹去了一片一片的曾经,吹去了就没有踪影。沧海桑田,时间的作用不过如此,却有着如此震撼的效果。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pqqpg2vQmLZnec6Ut5LNfH9ltZyCdWVrb5NmbWKVb2S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2、走进扬州,你会被这座千古名城的文化积淀所吸引。


  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欧阳修、苏东坡、姜夔、扬州八怪……一代代的文人雅士,都被扬州的景色所吸引,或驻足生活,或吟诵出了首首瑰丽动人的诗篇。到了扬州,你一定首先会想起晚唐的风流才子杜牧。随着扬州的春风,他离开失意的官场,带着酒色才气,伴着二十四桥的明月夜,把梦锁进青楼女子的妆匣,看青山隐隐水迢迢,看豆蔻梢头二月初,在黄昏夕阳的闲适中,他浸在扬州的温柔中,留下了一曲春梦。他诗中的扬州,既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绮丽多情,也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惆怅伤惋,也正是扬州的风情才能把诗人所吸引,才有这“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流故事。

   扬州,是一款柔柔吹来的唐风宋韵的情怀,是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的袅袅余音,是历史深处五彩斑斓的江南记忆,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美丽的梦儿。今夜,在一轮明月中,乘一叶小舟,在细雨迷蒙中看幽蓝夜色,在丝竹清扬中赏古色古香,我们走进那多情多彩的扬州,随着一支玉箫,在悠悠的箫声中,我们仿佛聆听到杜牧的诗篇,那二十四桥的风情,也在这明月夜中格外夺目,让游人不由心醉,不由倾心。二分无赖是扬州,那月色下的扬州,显得更加美丽,隋堤、绿柳、迷楼、斜路,在明月映照下,风华依旧,而一个缱绻绮丽的梦想,也在这美好的夜晚,随着扬州的风情与繁华,轻轻地揭开了。(金智慧)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p72QkYrFmLKAbc6rqYaTn3ic0o2dZGVrb5NmbWKWamW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3、扬州真的像一个梦,是我一个长长的心结,时时的与我相伴。初知扬州,还是在少时,随翻书,扬州一词随便跳入了眼中,如“烟花三月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等等,因此,扬州便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印记。稍长时,又知扬州有着2400年辉煌的历史,并且是一个出美女的地方,便更加神往。

    华夏最早的版图是九州,扬州便是之一,范围包括今天的江、浙、沪、赣等省市。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周而建立隋朝,又用几年消灭了梁、陈朝,结束了东晋后两百七十多年的南北分割,实现中华民族第二次统一,至此今天的扬州城才始称“扬州”。隋朝是短命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存了37年,有人说它的短命在于隋朝的穷兵黩武、荒淫无度。据史料记载,文帝24年,次子扬广发动政变,杀死父亲和哥哥,登上帝位。隋炀帝喜欢女人,不仅霸占父亲最爱的陈夫人,而且每下扬州都要挑选美女入宫,最后一次下扬州时,被部下宇文化谥死于江都宫中,跟随隋炀帝的众多妃子及刚挑选的美女流落民间,成为当时权贵和富人的妻妾,就连隋炀帝的萧皇后也成了新帝王唐太宗的宠人。隋炀帝生前十分奢华,但死后,萧皇后却将他草草安葬,直到620年,唐高祖才以帝礼葬于今址。隋炀帝陵位于扬州城北,邗江区槐泗镇雷塘北侧。帝陵极其简陋,且已年久荒芜。隋炀帝生前夜夜欢歌,死后一个人孤孤零零地睡了一千五百多年,直到1983年才开始修葺,近期又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现已成为扬州旅游的一个著名景点。

    隋炀帝的功过争论较大的是开凿大运河,有人说,隋炀帝修运河是为了看琼花和会美女;有人说,修大运河劳民伤财。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真是以平民之心量帝王之腹了。大运河在春秋时就开始修凿,到隋炀帝时已几经修建。公元605年,隋炀帝再凿大运河,几百万的劳工历时6年终于疏浚贯通了大运河。到了元代,又大规模扩建,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要客观地论其非功过,其过是役民。为修运河,隋炀帝“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斩三族,役夫达543万余人,昼夜开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数,死者过半”。论其功是这条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历史小说《隋炀帝》的作者丁家桐评论最为经典“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扬州的历史是和大运河紧密相连的,其繁荣也源于水运。隋炀帝修成大运河后,扬州便成为了大运河与长江的交会点,日渐繁华。唐代是扬州的鼎盛时期,是仅次于国都长安最繁华的城市。安史之乱后,吐蕃在西南崛起,隔断陆上丝路,对外贸易转由海路进行,扬州作为东南沿海的两大港口之一,既是交通的中心枢纽,又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之一,加上扬州是盐业中心,中外客商络绎不绝,自然也成了文人骚客们的集散地,茶楼、歌坊随之发达起来,同时来了许多美女,扬州也就成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消遥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逸情地,也就成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月乡。

  扬州的传名与文人墨客有着很大的关系,晚唐风流诗人杜牧更是独领风骚。杜牧与扬州,是一场命运的纠缠,是一个城市的离伤。杜牧26岁举进士,但只作了个幕僚,30岁时,他来到扬州,在准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中担任“书记”,在扬州的那段是杜牧官场很失意的时期,任职之余,到处寻欢作乐。他在《遣怀》写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当时文人饮酒狎妓十分时尚,杜牧诗中风花雪夜的情调,多用以排遣自己失意潦倒的感叹。作了十年的幕僚后,36岁时,内迁京官,就在将要离开扬州赴长安的夜晚,面对一个豆蔻芳华的少女,他写下《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写扬州情景的诗还有:“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扬州的风情万种,不仅仅是她的人文,还在于她水一样的温柔,因为水样的性情,因此她是一个水的城市,一个桥的城市。大运河在流经扬州时,众多的支流婉婉环绕全城,河旁树木成荫,每当水与路交汇便是桥了。可能没有一个城市像扬州这样多桥,并且还有着迷一样的神韵,当我来到扬州巡觅时,在瘦西湖,导游对着一座桥说,它就是二十四桥,因为这座桥长高宽都24这个数字,因此称为二十四桥。儿时读《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详细注明二十四的桥全部的位置,当我行步在扬州的大街小巷时,才知由于战乱和时光,再也难以全都找回历史的风貌,只能再从书中回忆那明月下的二十四桥。扬州的二十四桥都在旧扬州城,按桥的位置,以城门坊市为名,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曲桥,次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又南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明桥、太平桥、利国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伍桥,次东水门东出有山光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不通船不在二十四列。后读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才知陈注也出自此。

  杜牧后,写扬州的诗词再也难以找到昔日的情调,见得更多的是伤感。宋代的扬州伴随的是战乱。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及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两次南下,占领扬州等地,造成严重的破坏,人口流失,农田荒芜,一片劫后萧条的景象。到了1645年4月,金人的后代,满清又卷土重来,铁军兵围扬州,城破后,纵兵屠戮,“十日不封刀”,记录了历史上悲惨的“扬州十日”。扬州本是个很温柔的地方,可又是一个战争之地,一个血腥之地。想起扬州的风风雨雨,真是百感交集,竟有这么多惨不忍提、阵阵心痛的历史。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qJaqa4vQrMh9m7yXr2SSk6CnzqVwZWVrb5NmbWKXamS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4、唐代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引得人们对扬州充满了美丽暇思,而瘦西湖则成了扬州的代称,成了人们去扬州必定观赏的旅游胜地。

  “垂扬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接残芜。也是销金一窝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历来人们总爱把瘦西湖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而区别于丰腴妩媚的西湖;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蜿蜒曲折,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葱郁,园林建筑古朴多姿。泛舟湖上,景随水移,不断变换,引人入胜。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驻兰桡。”这是古人对虹桥的赞美。虹桥横跨瘦西湖之上,原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位于瘦西湖公园南门之外,原来的栏杆是红色,故名“红桥。吴绮在《鼓吹词序》中描写虹桥说:“彩虹卧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槛,鳞次环绕,绵亘十余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一郡之丽观也。”因桥形似彩虹卧波,遂将“红桥”改为“虹桥”。

  “青山隐隐水超超,江南秋尽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首诗曾引起了历代多少文人雅士对扬州的向往,读着古诗,恍如置身于盛唐的烟雨中,那个“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女孩在否?是否如诗一般“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古老的诗句在千年的古卷中散着幽香,今日的二十四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散发着一种幽雅宁静的美,早就没有了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萧瑟了。

  如果把瘦西湖比作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的华美腰带,清人黄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己有200多年的五亭桥至今尤如玉带静卧在湖上,又恰似一朵硕大而美丽的莲花妖娆着古老的芳姿;它造型秀美,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张着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帘洞,可以想象到皓月当空之夜,各洞衔月,金波荡漾,月影争辉,那是怎样的一种摄人心魂的美丽。

  “二十四桥月如约,黄花开遍瘦西湖;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这是长期旅居国外的李鸿章的孙子李孔昕先生来游览瘦西湖后发出的感叹。瘦西湖之美美就美在构思诗情画意,布局柳暗花明,构筑巧夺天工,再加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它更加妩媚多姿。

  瘦西湖的秀美风光引得历代名人笔墨留痕,湖边题刻着数不清赞美瘦西湖的名言佳句。起予的《江都竹枝词》写道“邗沟春水碧如油,到处春风足逗留。二十四桥箫管歇,犹留明月满扬州。”韦庄曾写出:“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而现今流唱的《烟花三月》更唱出了它的无穷魅力:“牵着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瘦西湖是诗意的湖,画舫碧波、隋炀风流、杜郎俊赏、豆蔻词工、白塔垂钓、莲桥玲珑……这些古韵旧痕在历史的长廊中散发幽香,它留给世人的思念真的比西湖瘦了。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Z5RtoYmSm9BoZtupsJKkl4Z9s3GAfGVrb5NmbWKXcGu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5、“铁马秋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塞北和江南是两种不同韵味的美,如果把这两种不同的地域,当作一个人来描述的话,那塞北正如一个身穿戎装的将军,而江南就像一位面若桃花的少女。听惯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荡气回肠,偶然的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竟有一种心旷神怡,如沐清风的感觉。于是对江南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和遐想,书上说过,江南是常发生故事的地方。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江南,不写西湖,不写小桥,不写杨柳,味终究会有些寡淡。“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古代江南繁华秀丽,美不胜收,这些诗人早已浓墨重彩地描述过。再写似乎就有点附庸风雅了。试想,待到夕阳西下,万家灯火之际,那秦淮河上抚琴高歌,笑靥如花的商女,那烟花柳巷中正梳妆完毕的莺莺燕燕,那深深弄堂里,略带哀怨的卢家少妇……这些不也是古代江南独特的靓丽风景么?


    江南这一方水土养育的人们,身上仿佛都流淌着浪漫不羁的血液。“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应羞”、“愿得有心人,白首不相离”、“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这些饱含深情的心灵独白,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封建社会,竟显得弥足珍贵。江南出美女,也出文人,美女跟文人相遇,正如清风玉露的相逢,总能够发生故事。在这些文人里,杜牧倒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虽不是土生土长的江南文人,但却有幸在扬州任职,并且一做就是十年之久。安意如曾经说过“总觉得扬州,是杜牧一个人的扬州,即使诗仙李白写了‘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样氤氲妩媚的句子也一样敌不过。可见杜牧虽是扬州过客,但却融入了这个“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绝色扬州,谱写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故事……


    小杜生性潇洒,十年扬州官宦,虽是为官,但倒像是艳游。他常出入秦楼楚馆,风流快活,写下了很多有关豆蔻相思,歌台舞榭之类的诗文。过后追忆扬州的岁月时,也很感慨的写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里面是炫耀还是追悔,我们不得而知,但可见小杜风流潇洒,确实名不虚传。


   “落拓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认为自己在扬州的为官生涯,是颓废落魄的。作为牛僧儒的幕僚,没有做出什么显赫的政绩,倒是每天醉倒在温柔乡里,流连忘返。牛僧儒知道杜牧在扬州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派人暗中保护,生怕坏了小杜的雅兴,由此一来,杜牧更是有恃无恐,乐得个风流快活。


    扬州富裕繁华,人们安居乐业,小杜也确实有点空虚。所以在“红袖添香夜读书”和“小红低唱我吹箫”中找些人生寄托,也确实无可厚非。在杜牧扬州为官的后期,他渐渐地开始厌倦了这种朝秦暮楚,逢场作戏的风流生活,开始对一个歌妓暗生情愫。可令人惋惜的是,他们之间还没有真正开始,小杜就接到调任通知,不得不离开扬州。离别之日,感慨万分的他写下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诗,叫做《赠别》,诗云: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从诗中可见小杜悲苦无奈之情,但官场正如情场如梦如幻,变幻莫测这谁又能说呢?


    江南这地方,好像什么都在变:江山易主,红颜老去,物是人非……亘古不变的只有那江南的二十四桥,楼台烟雨,和玉人吹箫吧。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YpqeinWsus!LabSku5fDf5FsqId7qWVrb5NmbWKYb22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6、人生如梦,梦似雾,雾起雾散,几度幻梦幻灭……

    清晨起的大雾。曾记得,举手不见五指,隐约只能瞥见些灯光,颇有灯火阑珊之意。大概这便是断臂维纳斯之所以令人陶醉的原因。那就是朦胧中的憧憬酝酿出的美,只是与匀称优雅的女性体态相比,雾里看花更具有一种洒脱的情致。

   “洒脱”,我喜欢这个词,大约应该是高山的形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若非是洒脱的又何以登顶泰山?似乎也该是流水的姿态,潺潺而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若非洒脱而得的豁达,焉能忍于众人所恶?

    想想,从小的立志,父母的耳提面命所得到的都只是逆来顺受的悲苦哀愁。多少次的缘起缘灭后依然还是往黯然神伤的漩涡中跳去。是奋起还是沉沦?奋起,坎坷的命途必定该去品尝辛酸的滋味。当然,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哭了。

    但不管是哭是笑都摆脱不了命运安排的事实。满鬓的白发,枯萎的脸颊都映出了已然逝去的年华;沉沦,“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的日子固然欢畅,可到头来却还是什么也没有得到,仍旧青春已逝人已老。奋起和沉沦怎么会是相同的结果?“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的确,苏东坡是这么想的。人生,一场雾,一场梦。像黄花,像晚蝶,沧海一粟而已,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人生路应该是单线的,也许很多会发生,也许很多不会发生。可细细思量,又有什么意义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有的事均理所当然的发生了,能改变吗?不能了。于是无论是得意了还是失落了,都终究只能无奈地品味人生逆旅中的多舛,并置之一笑罢了。

    那人生岂不是没有了艺术的境界了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什么是艺术?是跌宕起伏、叱诧风云的艺术?是大红大紫、浮华奢靡的艺术?亦或是花红柳绿、纸醉金迷的艺术?也许都不是。世间应当还有一种艺术的:淡定从容,安然清雅,顺其自然。这就是洒脱所给予的恩赐。或许有人会不屑。但如同梦,又有谁能知道将会梦见什么呢?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倘若有谁妄图要安排梦境,断然会遭受到幻灭的绝望无情而沉重的打击。因此,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人生百年,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何必为前程忧心忡忡,就像大可不必替古人操心一样。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要相信,人生便是在雾中前行,能明晰地辨出去路有多长吗?不能,但每前进一步却总能多看清一点,待到雾散之时,便有豁然开朗的喜悦。

    人生如梦,梦似雾,雾起雾散,几度幻梦幻灭……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i86Eh3TK27qJpqusqYXEeaaL1Jx/dWVrb5NmbWKZcGe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7、“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读到这首小诗的时候有一点讶异。因为在书卷里找杜牧的诗,并没有看过。随即又释然了。因为书籍里选的都是有一定的所谓价值的书,或评论历史或针砭时弊,一些没有这些东西的诗篇,若选入了一定是因为太脍炙人口。这首诗显然不是这两种。这首诗不是象《泊秦淮》一样写出了国破家亡后的愚鲁风流,也不似《阿房宫赋》一样借史讽今,但是读到它的时候,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剥离了世俗红尘的一块地方,被轻轻地触动了。

  理性是在感性认识之后才有的,因为有感性的欲望,所以才有理性的分析。我想为什么读到这首《遣怀》的时候会有那么强烈的感情。因为这样的感情是符合我的心意的,是来自心底最真实的不容作伪的直接欲念。我并不赞成始终放任自己的情感。理性的分析和结论才是可以促进文明发展的。可是我也承认,虽然感性的东西或许并不如理性的东西有价值,但是价值的标准偏偏是不固定的。感性的,来自人真性情的东西,是难以泯灭的。

  我想杜牧的《泊秦淮》和《阿房宫赋》除开“价值”的东西,比如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秦淮舞女的可笑可叹,对阿房宫化为焦土的叹息,种种种种。说一句真话,读任何一部作品,首先和真正触动人心的,都是这种真实的情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人心。这颗心,是一个绝对真实的存在。而价值的尺度,是相对的。

  所以有很多真正为人民所接受的流传下来的东西,正是没有“价值”,但可以引起共鸣的作品。可以说它俗,但大俗大雅,再怎么号称高贵脱俗的人,不过是一张嘴一个鼻子的人而已,也有一颗人心,当然,有真性情。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l8eMnHXKzd!BaNbcsKKymKOtzW5qiWVrb5NmbWKabWm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eLesr5ulxOB9kNSmsauniWJsxXqLpGVrb5NmbWKbaG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5/02/l6KhypeTdcmRaWizrciLg8q4qJyudHF0z5NwimVrb5NmbWKbbmm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杜牧诗名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 《江南村》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  《赠别》其一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杜牧  《赠别》其二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  《赠别》其二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  《题齐安城楼》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杜牧  《洛阳长句二首》其一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杜牧  《题扬州禅智寺》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杜牧  《金谷园》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  《金谷园》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杜牧  《送隐者一绝》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杜牧  《齐安郡后池绝句》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杜牧  《早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