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e5yOqKTCl9qEqNnK1YbRYWei0H18mGVrbJplaWSZbWu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有时与她翻书赌茶,直至茶杯倾覆,溢出浓浓的茶香。只是这些在当时看来,还觉得那么平常。
【出典】 清朝纳兰性德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注:
1、《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注释:
谁:此处指亡妻。
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被酒:中酒、酒醉。
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消得:消受,享受。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ZMd9nIKirM5mgJW5zYqlpnOol5N4gWVrbJplaWSaaWe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3、译文1: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译文2:
西风劲吹,天气转凉,如今还有谁会关心我的冷暖。黄叶萧萧地落下,疏窗紧闭。我静静地伫立在残阳之中沉思往事。
想那时她因为喝多了酒,我轻轻地,不想惊扰了困倦嗜睡的她。有时与她翻书赌茶,直至茶杯倾覆,溢出浓浓的茶香。只是这些在当时看来,还觉得那么平常。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gs!xb4vHlb96aJmTpYDDknSEl5Gmp2VrbJplaWSbam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4、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就纳兰性德和曹雪芹个人品格来比较,也有许多共同和相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过人的才分和非同一般的文化基础。纳兰性德在主编《通志堂经解》时,就把凡读书、索引、见闻俱记录在册,以后编成《渌水亭杂识》,其中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可见博学之一斑。一首《望海楼·宝珠洞》把视野内一望之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物、千古苍桑一并道来,信息量大,跨度大,内涵丰富。一首《忆秦娥·龙潭口》把所看到的地理、地质现象作正确的描述与艺术的表达。竟可以与著名文化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中有关描写一并参照阅读、欣赏。而曹雪芹也多才多艺,曾撰写《废艺斋集稿》《南鹞北鸢考工志》等多册关于金石工艺美术、烹调等书籍。另外还擅长书画、诗词。这些在他的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都一一展现。纳兰性德与曹雪芹同属风雅之流,脱俗之士,但对朋友却有情有义。纳兰性德交友朱彝尊、梁佩兰、姜宸英、高士奇、顾贞观等著名学者文士,并倾力营救身陷绝地的吴兆骞。纳兰性德身虽富贵,但不恋官场,不贪功名,甚至想摆脱世俗纠缠,做闲云野鹤。曹雪芹则有诗友敦敏、敦诚、张宜泉等,更有神密的“脂砚斋”、弘晓等知音。他乐于帮贫济困,据说他在“鬻画维生”“绳床瓦灶”的困境中,仍“常济孤寡”,收养双目失明的老妪白媪,作风筝谱教盲人于叔度谋生之术。曹雪芹曾谢绝好友敦敏的推荐,不入宫谋职。
他们之间确有许多极其相似之处和几乎能重叠套合的家世经历。无怪相隔不久,又与纳兰家结为“亲家”的乾隆,看过《红楼梦》后,一口咬定所写是明珠家之事。更有人牵强、索隐,认定明府为大观园;明珠纳兰父子即贾政、宝玉等等不一枚举。且不管这类说法有否根据,有否意义,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的确太多,而且在纳兰之后的曹雪芹也不可能对之前的包括明珠家的变故毫无知晓,加之个人的亲历和体验,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源流,使《红楼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更大的涵盖性。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mLqrbYfFsMyse8iWqYHCiIOrq5JskWVrbJplaWSbcWu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5、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nbKgkaCqyJ53i9LTpHrYipx6tnt!m2VrbJplaWSccG2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这阙《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脍炙人口、经久流传,每读之,心情便如覆上一层淡淡的霜雪,凄怆满怀;眼前也总会浮现一个画面:西风瑟瑟,落叶萧萧,夕阳惨淡,一位翩翩公子孑然伫立窗前,双眉紧蹙,锦袍长衫在冷风中簌簌飘飞,久久地,他徘徊于窗前,一声声叹息划疼了萧索的黄昏。
纳兰性德,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给世人留下大量的传世佳作,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情思缱绻,哀婉缠绵,令多少痴男怨女吟咏倾倒。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他是“北宋以来第一人而已”。他短暂的一生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瞬间的闪耀却点亮了清代初年的文学星空。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逝去的是岁月,不老的是思念。不错,这阙词,是纳兰在思念他妻子卢氏,这个才貌双全、兰心蕙质的女子,既是纳兰的结发贤妻,又是他的红颜知己。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两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卢氏宛如初春的一缕柔风,抚慰了纳兰因失恋而惆怅凄婉的心;卢氏又若冬夜的一盏明灯,温暖了纳兰凄冷痛楚的人生旅途。然而,幸福总是太短暂,他们的美妙时光仅仅持续了三年,卢氏便撒手人寰,把无尽的思念和痛苦泼向了纳兰。
翻阅昨日的幸福,每一个细节都会从脑海中跳跃而出。纵然岁月流转,世事沧桑,都无法将往日温馨的记忆尘封,往日的欢声笑语,往日的缠绵温存,往日携手度过的每一个晨昏,都深深地镂刻在岁月的扉页,任风雨打磨都不会在记忆中褪色。
“被酒莫惊春睡重”
,曾记否,春日迟迟,绿柳扶疏,他因酒醉而浓睡,妻子莲步轻移,敛声屏气,将一床薄薄的锦被轻轻地披在他的身上,温柔细腻的她怕吵醒了浓睡的丈夫。妻子的温柔体贴、关爱备至,今日思之,清晰如昨。如今,无论如何烂醉如泥,都等不来那一床带着妻子淡淡体香的锦被。
“赌书消得泼茶香”,曾记否,红烛摇曳,彩袖捧盅,她红唇轻启,烂熟于心的诗词便脱口而出。他们约定,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答中者先喝,而聪慧的她总是获胜者,可是,两人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淡淡的茶香氤氲满屋,欢声笑语在房间飘漾。
谁曾想到,幸福会如此短暂,仿佛只有一盏茶的时间,纳兰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幸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幸福如同任性的女子,一个转身,便销声匿迹,剩下的唯有往事的温度和清晰的记忆。痛苦总是让人始料不及,让人不知所措,让人痛心疾首。
回首往事,饮酒赋诗、观花赏月,总觉得都是最寻常不过的日常琐事,好像从来都未珍惜过,也从未想到这些有什么珍惜的价值。只有当彻底失去的时候,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还有往昔美好的一幕幕,才会在眼前频频浮现,在脑海中久久回荡,然而,却已是永久的失去,再也无可挽回。
秋风雁双飞,残阳人独立。此刻,思念泛滥成灾。生死茫茫,阴阳两隔,她可曾感知到他浓浓的思念?可曾感知到他深深的眷恋?可曾感知到他蚀入骨髓的疼痛?
为何,人间总会有太多的遗憾?总会有太多的悔不当初?人呀,总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真正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想一想,有多少叮嘱被我们漠然置之?有多少关怀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有多少温馨让我们觉得习以为常?何时,才能让“当时只道是寻常”的遗憾不再成为遗憾?
幸福阑珊,思念未央。那一缕蚀骨思念永远都不会打烊,思念总是展开翅膀,朝着她在的方向,一如既往、不知疲倦地飞翔。
如今,她已走远,他还握着往日的爱情站在原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下一世轮回的渡口,他还要与她约好来生的相遇,在下一个生命的轮回里,许一个真正的地久天长。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nM19pGPDyrhmfrPTvJuuf6acxn!ZY2VrbJplaWWTcG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7、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该从何说起呢?又是一首婉约凄美的诗词。带着淡淡的幽思,浮现出年轻时那个风华正茂的纳兰性德。在秋瑟飒飒的一天,孤影徘徊于西风之中,倍觉凉意袭人,周围是黄叶纷纷,不忍内心的黯然独伤而关闭疏窗,将思绪追忆到曾经的点点滴滴,混合着身后的微微残阳。不禁悲从中来。
往事历历,时光倏忽。
容若醉酒于烂漫的春日,倒下便潇洒而眠。爱妻卢氏怎忍将其扰醒,默默的守在一边,细细观看着他小醉后的憨态,脸颊微红,畅游美梦。多么幸福,浪漫。一觉醒来,也许发现爱妻也酣甜依偎其旁竟也睡着了。他是醉酒而眠,她因幸福而梦,真是春眠不觉晓,春色令人醉。轻轻抚摩她的飘飘长发,他也笑了,带着半分的酒意,将爱融化于漫漫春日。
残阳依旧,人去楼空。
回忆到此,怅然的容若莞而一笑,红晕泛于脸上。
又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情趣生活。两个人在茶余饭后,随手觅得一本书,翻开一页,问着对方某事某人出自何书何句甚至何页,输者,直接泼茶于其胸间,茶香伴着亲昵,雅致而不流俗。(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容若与爱妻一定也无数次玩过这种游戏,你来我往之中,种下了一份爱恋,一份意趣。
爱妻虽逝,我心依旧。
你我虽然两别,却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即便是以前的酒后休憩,还是赌书泼茶,这所有的寻常因你而变得不寻常。无数个日夜,有你我的回忆让我不再寂寞,当时只道寻常,现在却只能化入梦境你我才能得以重逢,人生若只如处见那该多好,我们一定会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我也不用在这静谧的夜晚把思念谱成一行行诗词。
爱上一个人也许只需一瞬,却要用一生去忘记。
她,终究还是去了,不知是不是巧合,又是个三年之别。陆游与唐婉三年的甜蜜流于无可奈何,命运弄人;容若和卢氏也是三年,婉约的她为了心爱之人孕育彼此的爱情之果,而磕然长逝,他才知道亏欠得太多太多。
或许她的离世也是一种慈悲,让她永远的活在了他心中,真正得到了圆满。十一年后,他和她在另一个世界团圆,不知是喜是悲,恐怕只有他们才知道。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呵呵,失去了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ftWhspqZybyjqpvNuZrUZIps2ouCc2VrbJplaWWUb2y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8、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还记得那个宋朝的女子李清照吗?
近来,总是想起她与赵明诚的“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这是何等的琴瑟和谐!所以,我们自不用去悲伤于她的晚景凄凉,李清照有才情,有理想,还有过这样美好的爱情,她坚强地走到古稀,无需世人的悲悯。
我相信爱情,也相信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它。爱情是生命的馈赠,适合用锦上添花的心态去看待它。有人说年老的时候回想才发现其实爱情并没有原先想象得那么重要。其实爱情这种东西模糊感很强,生命期又短,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还有多少人有足够的资本去谈爱情?所以,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小孩子趁年轻谈谈纯洁的恋爱也是不为过的。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觉得这句话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一来不建立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基本上的感情本身就是理想化且不健全的,犹如纸上谈兵;二来婚姻恰恰是对爱情的考验,一切谎言都将不攻自破。很多所谓的爱情有时就是荷尔蒙失控+情绪放纵+相互取悦玩乐。你说世间真有前生来世轮回和三世姻缘吗,如果你不信,那你又凭什么去信一见钟情呢?所以,谈婚姻比谈爱情有意义得多。
选择一个怎样的人就是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这话很有道理。一个朝夕相处,准备携手一生的人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念,秉性爱好,理想目标……无论大小多多少少都会对另一半产生影响。然每个人都是不规则图形,把两个不规则图形放在一起,“匹配”就只能是相对的。“格格不入”→“磨合”→“默契”,这关乎机缘,也关乎相互的努力。在一个想要安定的年龄,遇到一个缺点在可容忍范围内的人,彼此拥有一起走下去的意愿,这就是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
夫妻的搭配大抵可分为上中下三品,像李清照和赵明诚这样有共同的爱好和人生目标,生活中又琴瑟和谐,相敬如宾的自是上品;事业无帮助亦无拖累,生活中相互关心扶持,一起为家庭计划努力的是为中品;婚后生活事业杂乱无序,品质大不如前,身心俱疲,暗无天日的应为下品。当然家庭暴力,违背伦理道德,搭伙过日子的另当别论。
没有人天生是自甘堕落的,也没有一对夫妻一开始是不想过好的。至于最终没有过好的,很大部分是因为苍蝇叮了有缝的蛋(婚外情)和两个巴掌拍一块儿(双方都不宽容),另有部分一开始就选择错误和受环境迫害等等。相比耳听口说的爱情,婚姻更是一种智慧和艺术。
最近似乎总看到这么一句话:我们已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我懒得去深究这到底是个什么年龄,想想我也应该是只在其上不在其下了。不过像我这种从小安全感缺失的孩子从来不会把爱情放在多么高的位置,更别说只是说说的爱情了。我喜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假使没有有强烈的灵魂共鸣,相知相惜,那么时间就是筹码。
两个走在一起的人,都是随缘而遇,随遇而安,安则乐,乐则久。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fZyMinbTx!B3p76lnGGrnpljyWympWVrbJplaWWWaGy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9、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纳兰性德的词浣溪沙中,原词是:“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这首小令,可谓句句含悲,句句伤感,若要沉吟伫足细思,更难免不叹息人生的造化机缘。词中描写的是宋朝的大才女李清照与夫君赵明诚生活的点滴片段。
李清照和赵明诚都爱看书,“书也多,看的多了两个人在一起就打起赌来,赌什么呢?比记忆力。一个问书籍中一个典故或是什么内容,另外一个人就要回答这个典故在哪本书中记载的、具体到这本书在书架的位置、多少页。回答错了的话,就要将杯中的茶水倒进自己的衣服里,以示惩罚。可以想像,两个人打起这样的赌,输了的人将茶水倒进自己怀里,另外一个人怎么不会拍手大笑,温馨感人。这就是词中那句‘赌书消得泼茶香’。”此处为网摘,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写得形象生动,便一字不改的照搬过来了。
赌书消得泼茶香在家居生活里,确实也是平常事。若是一生相与过,这平常的点滴也就是记忆中不足挂齿的枝梢末,只要存在只要继续。情景可以不断创造。也可泼茶也可泼酒,少年时描眉暮年时数皱纹,春日看霏雨秋日看枫红,晴时看艳阳阴时看冷风。情投意合相知相契最是能把庸常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所以,那时当然是把这些只道是寻常的。
然,赵明诚终究是在年纪尚轻的时候便去世了。这般恩爱顿时化作了往昔的尘烟。留下李清照“沉思往事立残阳”。人生,精神也罢,物质也罢,不患贫就怕比,有过比较,才知道差别。有过丰盈充实的往昔,剩下的岁月于李清照来说都是凄凉。后来48岁的李清照再嫁,人倒晚景最怕孤独,想来是寂寞无助的感觉促成了这段孽缘。李清照再嫁的之人张汝舟非常猥琐陋痞,他想要的是李清照的财物,所以不择手段乘着李清照病得糊里糊涂的,在昏迷中与她成婚。再嫁的李清照如苦海孤舟,与张汝舟只做了一百天夫妻,李清照便再也无法忍受其的暴力,与之离婚。为了摆脱这个婚姻,李清照还做了牢,宋代规定妇女主动要求离婚者,是要受到处罚的。以李清照的盛名也没能逃过这个惩罚。后来还是在多位名士的保荐下,李清照放得出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晚年的词,再无当年的大气磅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旧时豪情难再续,已随赵郎赴忘川。
女人不管多能,终是要归属于情感这条主线。没有了情感,女人便是无主的纸鸢,飞得再高都是摇摆不定的。
人间最苦是感情。世上有三件事是死劝都不回头的,赌博、整容、爱错人。赌性难改,整容那是有自虐症,爱错人者从来不以为自己的努力用错了对象,总以为金石为开只是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天下事,自然最好,其实,都不用劝,我们以为是悲剧的,也许是正剧,就该如此,不如此就没趣。我们以为是喜剧的,可能一直都藏着苦涩的无奈,只是外人看起来,还不错。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dpyrq33C19mApMrH0nKwfZSE2q2nmmVrbJplaWWXaWS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0、很久以来,对于纳兰的这阕词,我是只倾心于最后一句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每每吟及此处,总是会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缭绕心头,挥不去,散不开,就像罂粟般妖娆而肆无忌惮的啃噬着早已不再空明的灵魂。
许是这诗句倾注了词人太多的情愫,又或者是我早已深陷在这缠绵凄婉的追忆中,以至于我从来都未曾在意过这阕词的其他几句。很久以后,当眼角不经意的掠过“赌书消得泼茶香”一句时,我硬是还要在脑海中细细搜索半天方才寻得来出处。
赌书消得泼茶香。轻吟此句时,我刻意的忽略了纳兰作词的初衷。也许追忆太过沉痛,生命之轻又怎能承担的起那一场早已寻不着痕迹的思忆。茶香如故,却已人去楼空,那种怅然不是每个人触及都能淡然相对的。不如,就此略去。
我固执的只愿在这字里行间去寻找易安夫妇茶余饭后赌书泼茶的雅致情趣,硬是将那份每每忆及便心痛难耐的思念生生尘封在某个不去碰触的角落里。我想,我是偏执的,就像很多事情明明知道它是假的,却还是会固执地为它细致装扮妥帖安放,就像它原本清貌如是,只不过尘世的浑浊令那一方清然超脱沾染了一丝烟火尘埃,只要掸去,它就依然可以清明如前。
我想我是这样的人,总是想当然的按自己的心意将多姿多态的社会描绘成一张白纸,而后躲在那自以为是天地之初最原始的本色里,像只鸵鸟一样的生活。纵然生命的底色五彩斑斓般如跗骨之蛆,挥之不去。我却还是躲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看花开花凋零。
生活过的越来越散淡,就像前尘后世皆寻不到踪迹,我只能一个人在飘渺朦胧不知天地何处的虚无中行走一般,方向渐渐模糊。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话却是越说越少。我常想,有一天,我会不会就此失语。从此,天高海阔独一人,听晨钟暮鼓,看日走云迁,而后慢慢老去。
都说随性的人最好相处,也许是吧。可恰恰也因为性子懒散随和,反倒给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仿佛触目可及的旧人,明明就在眼前,却总觉此间咫尺仿若难以抵达的天边一样。
世事总是难以揣测。而人,却总是习惯于苍夷满目后才记起那日灿烂的阳光下也曾肆意张扬的身影,总是在收起满身疲惫后才会想起在这凹凸不平的道路上似乎从没给过自己一个灿然的微笑。然后,再去抱怨是这冰冷的钢筋水泥造就了我们早已习惯了在一段渐行渐远的光阴最后,感叹一场奢靡花开也逃不过如斯荒凉的结局。
生活,似乎总是少了份古人的惬意。闲时煮酒吟诗,品茗书画般的惬意。
想到这,我便越发喜欢那句“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悠然自得,恰似在光阴丛中的小径上漫步行过,无需你刻意驻足,只要心情空畅,远近景致便能尽收眼底一般,看时光慵懒,岁月闲凉。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epOrb3bKu8yUr7OTqJ!We511znuBf2VrbJplaWWXcWW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Vmw.jpeg
11、曾经在微博中发过如是感叹:“我喜欢的家的感觉是有烟火气、有书卷气。”让我心生如此感慨的原因,是又一次重读了李清照晚年回忆录式的文章《金石录后序》,其中的这段文字屡屡让我掩卷微笑,也掩卷叹息: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也许才女总是如此自信与张扬,连在丈夫面前也不肯示弱。新婚不久的李清照,和丈夫有过十年近乎隐居的生活。那时的李清照,每每在晚饭后,来到书房“归来堂”,煮上一壶“小龙团”茶,指着书柜、几案上堆积如山的藏书,与丈夫打赌:某件事应该记载在某本书的某一卷的某一页的某一行。谁赌赢了谁就可以先喝茶。作为金石专家的丈夫赵明诚,远不是博闻强记的妻子的对手,因此总是李清照赢的机会多。不过每次李清照赌赢后,抢过茶杯来开心得哈哈大笑,常常是笑得前俯后仰,不小心连茶水都泼在衣服上了,反倒是什么也没喝到……
读到这里,我常常忍不住和李清照一样“举杯大笑”,仿佛我也身在那间书史堆积的屋子里,书香、茶香、酒香交融成浓郁的烟火气与书卷气,在我周围漫溢,将我层层围裹,让我也“沉醉不知归路”,“甘心老是乡矣”。
现实生活中,夫妻关系可以分为好几种。有的夫妻是“生活伴侣”,生儿育女,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得简单朴实,很多夫妻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有的夫妻是“利益伴侣”,物质利益甚至政治利益是这类夫妻追求的主要目的,古代的大家族联姻往往是受利益的驱动,现代的夫妻也多有将利益置于爱情之上的考虑;有的夫妻,则不仅是生活伴侣,更是志趣相投的精神伴侣,彼此的心灵默契是维系婚姻的根本。我总以为,这样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是一种超功利的“知己之爱”。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曾经拥有如此令人心向往之的“知己之爱”。
有一回,赵明诚偶然看到了一百幅白居易亲笔楷书的《楞严经》,对于他这样近乎疯狂的收藏家来说,那不啻于无价之宝。因此,他拿到宝物后的第一想法,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跟妻子李清照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赵明诚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可夫妻俩
“狂喜不支”,哪里还想睡觉?于是,两人一边开酒庆祝,一边促膝把玩这些珍贵的手迹,还一边煮茶醒酒,蜡烛点了一支又一支,还是舍不得睡……喝酒、烹茶、欣赏或校勘字画书籍,这是他们很日常的生活方式。为了金石收藏的共同事业,官宦人家出身的李清照,舍不得买珠宝首饰,舍不得养宠物,也舍不得一掷千金地购买豪宅奢侈装修,甚至舍不得穿贵重衣裳吃高档食品,简单朴素的生活让他们乐在其中,难怪赵明诚会由衷感慨他与李清照真是“平生与之同志”。
赵明诚还曾经在妻子的画像上题写了四句话:“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清丽其词”是感叹李清照的才华,“端庄其品”是赞扬李清照的品德。“归去来兮,真堪偕隐”则是对妻子高贵性情的由衷欣赏:拥有如此志同道合的妻子,所谓的功名利禄,所谓的荣华富贵,都不过是浮云,都不重要了,他只想像陶渊明那样,和妻子一起远离喧闹的世俗红尘,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就这样一直牵手到老……
虽然这样的生活终究被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所打破,当晚年遭遇国破夫亡、流落他乡的李清照以貌似平静的笔调追述那段幸福时光时,从无情岁月的缝隙中流露出来的沉痛与哀婉让人心酸,仿佛是一把无刃的刀,在脸上冷冷地划过,没有血痕,却在心里撕裂成隐隐的痛。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越是渲染曾经书香、茶香、酒香交融的快乐,快乐消逝后的悲凉越是加倍的深重。因此,每读《金石录后序》中赌书泼茶的这一段,我总无端想着当年的清照在从容走笔写下这一段文字后一定是泪流满面吧?(杨雨)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o92gbXatt7GKity7yoGap3mVxmyZg2VrbJplaWWYbW2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Vmw.jpeg
12、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此虽是纳兰追悼亡妻之语,却还是让人从“赌书斗茶”想到了李易安和赵明诚。李易安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千金,才貌双绝;赵明诚是两任宰相赵挺之的公子,风度翩翩。易安十八岁嫁入赵家,结为连理,可谓是门当户对,才子佳人,婚后,填词作趣,赌书斗茶,琴瑟和谐,夫妻唱和不绝。足是让人欣羡不已!若论一千年的后世鸳鸯中除林徽因与梁思成,又有何人能比?
赌书斗茶,执手笑谈,当初看来都是些及其寻常的往事,而如今故人已逝,形影相吊,怎不让人抚惜伤感!
人生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如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固然是人人得以追求之乐事,不过,红尘滚滚,青春已逝,若不能得一人一心,恩爱两不疑,白首不想离那也真是一生之一大憾事无疑。
经济社会一日千里,而随之而来的出现了世风日下,就连和谐社会的提出也是难以阻挡道德败坏之风。道德之沦丧,又以孝悌和恩爱让人悲愤不已。曾读报看到这样一幅对联:我有五儿不嫌多,五儿嫌我老太婆。横批:无人养活。近闻家乡一劣子,向生母身上泼汽油,点火火烧,着实让人愤恨。故人终身事孝,以服侍双亲为廉,父母死后守孝三年虽看似颇愚,不过还是让人敬仰不已,而如今大多父母沦为儿女的驽马,辛劳终身,也不曾为孝悌所怜悯。
与孝悌一样,圣洁的爱情亦是如此,逐渐消逝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网络通讯的发达,性的盲目解放,降低了爱情的门槛,催生了无数的短命恋和肮脏的一夜情;拜金主义,生活所迫,却太高了婚姻的门槛,毁灭了数不尽的相约情侣。
在这喧嚣的世俗里,谁还会等上谁十年而不改其志!?谁还会爱谁一生而不变其心!?若干年后,蓦然回首,谁还会在灯火阑珊处静静地等你!?
一次又一次的抛弃总是用没找到对的人来欺骗他人;
一次又一次的搁浅总是用下一个会更好来安慰自己!
于是那些“山无棱,天地合”都折戟在了房子、车子上;于是那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都定格在诗书古卷里!
当然这里不是在愤世嫉俗,而是提醒世人,越是如此,越应当珍惜。至于珍惜什么?一是珍惜初恋,把初恋作为一生之恋;二是珍惜身边所有,既然选了,就别再朝三暮四,别再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只要两人恩恩爱爱,贫穷也罢,富贵也好,都无所谓了。心怀大志者,大可以将心思放在济世安民上,干一番事业,惠及一方百姓;甘于平淡者,也可以安守孝道,换得一家人和和睦睦,使老者种竹栽花酿酒,孩童读书学习长智,如此夫妻恩爱,琴瑟和谐,一世一生也犹可为之。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pbVucGjHtZ2GasbN1ZvQgoWGpYJviGVrbJplaWWZbmm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3、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其实很美的东西,但是当时却只道寻常。东西和人一样,在的时候,天天压箱子底下放着,基本想不到看一眼,真要走了,就舍不得了,一天十遍八遍的想着。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nc!wf2usudSNrrDRpnixh6J!yaiYcmVrbJplaWWaaWW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4、古典爱情中,我最羡慕的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宋代词人我最推崇李清照,从而对她的故事也有些了解。
许多人是从《声声慢》中的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记住李清照,以为她是愁的化身,其实在写这首词之前,她有太多的欢乐。
爱情是人生的一个渡口,也是人生美好的章节,从诗经里的《关雎》到现在流行歌曲的《爱到花开》,人们留下太多关于爱情的篇章。
李清照是苏门学士李格非的女儿,赵明诚是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门当户对,一位是清丽少女,一位是偏偏少年,他们的结合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一对。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约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夫妻,也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不仅有诗词情棋的雅兴,还有共同的事业,金石研究。纳兰性德吊念亡妻时,《浣溪沙》有“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其中“赌书”就是引用李赵的故事,表达对卢氏的怀念,可见拥有一位既是温柔可人的生活伴侣又是红颜知己的女子是多么的美好。
陆游写下“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爱情的悲伤和无奈给世人无限的感慨。李清照却留下爱情的甜蜜,让人向往。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是新婚后的撒娇,也是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词中我们可以品读出他们生活的甜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是爱情中一个重要的题目,有人说有想念的人是一种幸福,被人想念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像他们那样的彼此想念才是幸福,如果是单相思,最终还是给人带来苦闷。我喜欢李清照的诗,就是觉得她可以将抽象的感情用文字娴熟地表达出来,描绘出许多我们只能感受到不能表达的情感。
虽然后来赵明诚去世,山河破碎,屡遭罹难,李清照过着凄苦的晚年,毕竟他们夫妇一起生活了20多年,品尝到足够甜蜜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总的来说还是尽善尽美,他们的故事,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爱情就是要两情相悦才完美,如果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绝美。不知道是否有许多人愿意毫不保留地单方面付出,如果看不到结果,也是怀着不顾一切的勇气。
今天我在心情栏里说,也许我不够浪漫,不曾用心,才会一直单身。曾经受伤过,还是有点害怕爱情,如果看不到美好的结局,宁愿不去用心。
关于爱情的解读,我认为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彼此倾其所有地付出,不管多少风风雨雨,都愿意一起牵手走完余生,如此便是美好的爱情。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nZmscHrFq918sNTcrGKvkpx9pmmfnGVrbJplaWWbaGe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5、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总觉得词比诗更能让人沉醉。为什么呢?也许是因其比诗更自由,更重意境,感情更细腻婉转。
每次读到这首词,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幅有关秋日斜阳,枯叶木窗的画面。总会看见,那精巧的雕花木窗背手受而立的男子,背影如同那残阳中徘徊的孤雁,落寞,孤单。那满目的惆怅,随那旋转舞的萧萧黄叶,飘然落进心底,苦涩而又带着一点遥远的甜蜜。一切都是那样清晰可见,甚至能够看得见他眉梢微蹙,划过一丝不易觉察到的温柔。
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都存在于一个叫做记忆的匣子里。所有能在某个午后记起来的美好,在当时多半都不会觉察到身处旖旎。秋风渐凉,透过这方小小的窗口,拂过眼角,似乎有什么东西落入了那本平静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是什么呢?那“独自”的,并不只是西风。秋日黄昏的窗外,片片黄叶如同折翼的蝴蝶,带着满身的残阳余晖幽幽然地与这个世界作着最后的告别。
那日暖春,我记得,醉眼迷蒙中,你轻轻为我披上薄衾。那段记忆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忘记了是哪床被单,忘记了窗外是否有暖阳,有鸟啼,只是记得你轻轻走近的身影,绰绰约约,缥缈朦胧,还记得你不经意间划过我脸庞的袖角,温柔,如同那年的三月阳春。
记忆翻转,还是这窗前的座椅,还是这明净的圆桌,你我赌书消遣,记不得是谁输谁赢,也记不得赌的是哪册书,只是记得那泼在裙衫上的茶香,沁人心脾,还记得你抿唇巧笑,嫣然如花。
岁月如水,静静流过。我不曾想过这样的宁静会带走什么。可是,如今,岁月彼岸,黄昏残阳,秋风疏窗,只我独立,不见伊人。往事如风,沉止于心间,不曾离去。那些曾执手看过的静花清月,那些曾留在衣群上的茶香,似乎都远离了我,随着你的翩翩衣袂渐行渐远。“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秋风落叶依旧,唯不见君影。
蓦然回首时,才发现,那些曾习惯了的静好时光,那些曾习惯了的温柔,早已化作记忆,供我在这清凉的余光残照之中,寂寂思念。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kqijbXPZw5aifMeYp5TRZ6iAm5uAk2VrbJplaWWbb2u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6、你的出现,给了我一生的感动,可也给了我一世的牵念与永远的痛---
习惯在水一方,独抱琵琶,守护清梦,习惯独处一隅,编织心灵的庄园,用文字的音符,慰藉渴求的心灵,失落的灵魂。斟一杯相知的酒,醉卧彼岸,一份默契,一种恬淡,几许哀怨;折一枝傲然的菊花,插在沧桑岁月里;借文字的经纬托起信念的风帆,用思念的泪水把它浇灌;让它变成人生旅途中,刻骨铭心的记忆,落寞华年里最美的景致。
“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蓦然回首,云中烛火,顾盼依稀如昨。怀抱旧时光的温暖,收敛起万般思量,将一颗残心安放在文字的水域里,泅渡、忏悔。聆听时光的足音,走过草长莺飞,漫过秋水长天;傲迎寒风雪飘。让所有的情怀,默默绽放在诗文平仄的韵脚里,依然着你的美丽。我愿化作一袭烟雨江南的女子,立在斑驳城墙的转角处,铺就一幅凭栏远眺的姿态,在我荼靡的世界里,用剩余的生命,静静守候心灵深处的沉寂,静听犬吠声起时的归人----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frubknqTmr51g52ox2SScZ6rxaqKnGVrbJplaWWcbGi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17、有时候,仅仅是一句问候,无关风月;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心情,不分亲疏;有时候仅在一瞥的刹那,难以忘怀;有时候仅是一声关怀,却刻骨铭心。今夜,卸下一切的世俗喧嚣,洗净满身的傲人荣耀。只是凭倚在窗前,看那小雨一点一滴的落下,撒在窗前,落成细丝,汇聚成流。呵一口气于窗上,在白色蒙蒙雾中,慢慢写下心中那个尘封已久的名字。在这孤单的夜晚,细细去回味,你心中的那个人,又是谁呢?
一种情绪,油然而生,多是一种遗憾吧。可叹人已去,情难续,更可悲人已远,情仍在。“披衣莫觉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如此而已。哀莫过于懂得了却无法守护,明了了却无力珍惜。于是黯然转身离去,在心的最底处永久印下了那一个名字,那一幅场景,然后用蜡封好,贴上封条,成为永久的禁地。然而不再碰触,就真的不会想起了吗?或许这更像是一个伤疤,抚摸过去,触目惊心。
雨还在下,雾气弥漫开来,渐渐模糊了那个名字,模糊了双眼。打开窗,让雨泼洒进来,伴随了阵阵冷风窜入,激灵灵打上一个冷颤。曾几何时这风是那么的柔软,这雨也是最温暖的回忆。只是不知何时已开始麻木了。学会不再敞开胸怀,懂得保护自己,却也隔绝的别人。
风停了,雨气湿气浸透了全身。寒气似乎不那么逼人了。深深吸上一口气,感觉到一种久违了的,带着泥土的芳香,纯朴而自然。于是突然间醒悟,不是环境改变了心情,而是心情错会了环境。雨打芭蕉,可以是悦耳的清音,也可以是寂寞的哀乐,可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可以“易得凋零更几许”,可以轻吟小桥流水,也可以暗叹黛玉葬花。一切不过此时此地此心而已。物仍是物,从未改变,只是人事却会变,无怪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了。睹物思人是人之常情,物是人非便自然成为了一种悲哀。
轻轻地,伸一只手到窗外,捧一掬雨滴,由它们滑落手掌,然后慢慢从指缝间溜掉,有些东西毕竟还是留不住,无论你是多么在乎,多么的舍不得。那么与其它在手间蒸发掉,何不由它去走自己的路,汇成急流,集成大海,奔涌不息。谁说坐看潮起潮落不是一种另类的美呢?
似乎不经意的,雨已经停了下来。窗下的人们纷纷收起雨伞,拂去身上的雨滴。天上,没有彩虹。但是我知道,明天一定会是一个晴天。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5/08/08/l6KhypeTedqgsWexlJ!Hpbms2HXLdHODu3KoiWVrbJplaWaTamq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6eX.jpg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纳兰容若词中名句: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纳兰性德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纳兰性德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莫恨流年似水,恨销残蝶粉。
纳兰性德 《台城路·上元》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纳兰性德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纳兰性德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纳兰性德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纳兰性德 《青衫湿·悼亡》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纳兰性德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纳兰性德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二) 纳兰性德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性德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性德
《临江仙·飞絮飞花何处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纳兰性德
《鬓云松令·枕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