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标签:
教育黄庭坚 |
分类: 宋词名句 |
|
倒著冠:《世说新语·任诞》:“山秀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罡。举手问葛彊,何如并州儿。”按:接罡,白帽。
身健在: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且加餐:《古诗十九首》:“努力加餐饭。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48cf467f5715527954fd8fb4568a0c11.jpg |
|
|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e59933aa341edbc0b7dd1341e67040fe.jpg |
|
生活一富裕,小情调就出来了,那时没有ipad啥的可以炫耀,那就戴花吧。对于戴花这事,男人比女人还要积极。“群官戴花北立,内侍进班奇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又再拜就坐。”
花儿在这还能表达爱,宋真宗爱寇准,亲手将花插到他头上,体贴地说,“寇准年少,正是簪花吃酒时。”大伙看着只有羡慕的份,被皇上爱一次,这人生该多灿烂。
其实《水浒》里插花的男人,才显真性情。浪子燕青,“腰间斜插名人扇,鬓边常簪四季花”。而“一枝花”蔡庆,“茜红衫上描鸂鶒,茶神衣中绣木香。曲曲领沿深染皂,飘飘博带浅涂黄。金不灿烂头巾小,一朵花枝插鬓傍。”旖旎死了。
看起来,宋朝男人充分体现了雄性动物的华丽特质。
男人即使老了,也一样爱戴花,“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白胡子老头黄庭坚顶一头黄菊,倒显妩媚。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19b1a09da06dbe13f88328c7f301359a.gif |
|
世事流转,起伏历经,风霜刀剑严相逼过,还是在醉里簪花,今天和昨日,已经完全两种心境了。
这是在秋天,菊花开遍。中国传统文化中,菊之一词,别具高洁意味,象征岁寒前的不屈,霜雪到临际的坚守。菊也是最富人情味的花,总与乡居的安祥、友邻的邀约,故园的情怀紧紧相联。提到菊,你能不端出几盘小菜,饮酒,闲话?
也是黄庭坚人生中的秋天。上片依然写景写情而起兴,写灿烂菊花黄中感受到的丝丝萧飒,油然而起人生几何之叹。于是当尽欢,当大醉。醉后怎么样?“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你有风狂雨骤,我有笛声吹彻,有头上花枝照酒卮,我还要把帽子反着戴,拍手大笑,颠狂的老头儿,将你们统统雷倒。生命的逆旅,总要在大笑和斜睨后,才有足够的勇气和真诚,去深思自勉:何惧世人冷眼,浊世中守住这颗清洁的心。这样的欢乐坦荡,生死无畏。
这样说来,词也是可以言志的。只是言志的姿态,没那么庄重,就好像放下酒杯,随手摘下一朵花,簪在头上的姿势,漫不经心。就在这样的随意中,形象已经悄然定格。人人都说,姿态很重要,在网络时代,话语滔滔不绝,将彼此的声音淹没。每个人想要让别人看见自己听见自己,就要用最新异最夸张的姿态,来博取眼球,换得出位。脱衣服落伍,那就穿最丑陋的衣服,摆最无语的姿势,打扮成人间囧物;大声喊听不见,那就说脏话,骂人吧,造谣吧,于是姿态层出不穷,而心灵的声音呢?心灵这敏感脆弱的活物,是经不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的。它只能远离舞台,瑟缩失语。
所以古时候缓慢的生活节奏也有好处,让潦倒也可以变得从容,对着一瓶花一壶酒,发很长时间的呆,想些什么。
黄庭坚在黔州待没多久,又被赶到戎州,前后足足五年。刚刚被平反,又被人诬告,这一次来势更凶狠,索性流放到广西。一次一次,离家更远,离老越近。不断的颠沛流离中,亲友的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弟叔达死,友人秦观死,苏轼死,陈师道死……命运的狞恶面目似乎一旦暴露,便再也不肯发些许善意。
但人们能见到的,仍是他的不迫,与不怨。生存是要智慧的,不是官场上投机经营的智慧,而是得失坦然,宠辱不惊,是一个人在险恶逆境中,仍将灵魂放到高处,向命运含笑的智慧。
他是真正的能够和光同尘的达人:“不以得丧休戚芥蒂其中”的君子,人们如是说。人世多沧桑,老了容颜,亲友离散,像一枝黄菊,枝头抱香,豁达中的坚守,向命运的抗争,凝成了这一尊簪花大笑的白发狂夫雕像。经住了考验,不因时间流逝而崩坏。
黄庭坚真是个很倔很倔的人,正如他的姓字:鲁直。有点儿鲁且直的意思。当年,他是文坛早早出道的天才,可是不够啊,这个时代英才辈出,他一定要成为那个最独特的自己。
结果是,诗、文、词、书法,都自成了一家,决不倚人门户,步人后尘。人称“苏门四学士”,却以诗与苏东坡并称“苏、黄”,开江西诗派一脉。书法也瘦劲雄健,是宋四大家之一。那转折钩划间的拗与奇,看久了,不禁要会心,要莞尔。
写词是小道,无关紧要的事,他也要另找条路。好友晁补之曾评价:“不是当行家语,乃著腔子唱好诗。”原来是以诗入词,这与苏轼有点像,但又不一样,他更直接,更硬朗,剑走偏锋也且试试吧!他还干过很多次将俗语俚语入词的事,说实话吧,效果也不是非常好。有时候,看着感觉有点雷,有点好笑。不过,那有什么关系。
最欣赏他的是苏轼,大概苏黄本来平生气格、志趣上最相近。苏轼夸道:“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气骑风,以与造物者游。”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b82df8696b8ed6515ab6eeb20cb85ddf.gif |
|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黄庭坚《鹧鸪天》),是宦途失意者眼中的黄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是闺中思妇眼中的黄花;借人为付与黄花的萧索、寂寞、冷落的特征,寄托、抒发离情、怨情、苦情这众多的悲秋诗词,说的都是一个“愁”字。
友情合作伙伴:第一网络!本文出自:http://w1.org.cn/web/net13/y155318.html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bf2aae0e2c4a464c224412202a9c45af.gif |
|
原来时光一直在前行啊,原来安静的只是人的心。只是这样而已。
落雨的窗前,轻轻捧起一卷古老的诗词,无论是“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的怅惘,还是“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的旷放,心始终都稳妥踏实,愉悦欢欣。
这一段安静的日子,逝去了,将不再重来。但是有关于这个春日的细雨,有关于细雨里洒落的花瓣,都逐一被我保留在了记忆中,日日鲜活。
我捡起几枚丁香花瓣放在手心,带到启程的路上,也留在记忆里。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8f99a2d85de5ab1a7ccf6106279fb554.gif |
|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029dd393e2c36f230dbb340894240317.gif |
|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108/83/1471283_408f04c462191ce20ac3a3376142a70e.gif |
|
此时金盏只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今夜,站在光阴岸边,且微笑着举一杯岁月陈酿,遥向生命中逝去流年里所有悲欢,一一作别
唯愿今宵酒酣时候,诗兴依然,恰黄花又开
朱颜未衰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