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22-12-26 17:39:22)
分类: 备课组工作计划

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及温州中考精神的导向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把握近年来温州中考命题的变化的方向,继续发挥数学备课的作用,积极探索有效教学,力求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及其相关概念,完成数的第一次扩展。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掌握数的开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及其运算。掌握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整式和整式的加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掌握几何图形,线段、射线和直线,角,相交线。

3、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探索----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教师方面

1 教学常规的管理。

1)、认真做好常规检查。

2)、把握好教学质量关,做好质量分析和监控。

2、加强备课组的协作作用。

1)、加强集体备课,深研教材,群策群力。

2)、开展培优及补差工作。

3)、互听随堂课(听同备课组及其他年级同学科教师的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备课组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工作。

5)、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勤写教研论文,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6)、加强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积极加强组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学生活动方面:                                            

1、拓宽学生知识面,展开学生数学素养比赛。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积极撰写数学小论文。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竞赛活动。

4、举行“一题多解”比赛或提高计算能力的“百题大赛”。

                                                 

 

 

 

授课计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预备

828

93

 

 

1

94

910

1.1-1.4

复习1

6

2

911

917

2.1-2.2

 

3

3

918

924

23-2.6

复习1

6

4

925

101

2.7-2.8

单元复习测试

 

 

5

5

102

108

国庆节、中秋节

 

 

6

109

1015

复习迎月考

 

7

1016

1022

月考分析

3.1-3.4及复习

6

8

1023

1029

41-43

复习2

5

9

1030

115

4.4-4.6

 

 

10

1116

1112

51-53

 

5

11

1113

1119

期中复习,考试

4

12

1120

1126

54及复习

5

13

1127

123

6.1-6.4

复习一节

5

14

124

1210

检测评价复习

 

 

 

5

15

1211

1217

2次月考

 

16

1218

1224

6.5 -6.9

6

17

1225

1231

单元检测评价复习

期末复习

5

18

11

17

七上总复习

5

19

18

114

期末考试

 

 

20

115

121

寒假开始

 

寒假开始

 

 

四、备课活动安排:(课题提前一周准备)

  

主讲人

第三周

白煌

第四周

周德焕

第六周

金音岳

第七周

张传炼

第八周

白煌

第九周

周德焕

第十一周

金音岳

第十二周

张传炼

第十三周

白煌

第十四周

周德焕

第十五周

金音岳

第十六周

 

张传炼

第十七周

白煌

第十八周

 

周德焕

第十九周

 

金音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