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2019-03-02 16:46:33)分类: 备课组工作计划 |
九年级数学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结合温州市中考要求,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和强有力的措施。中考复习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九年级数学复习要遵循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要求,重视过程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三基”扎实,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在各知识点的扩散上要掌握一定的度,不搞深挖洞,不搞偏题、怪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视探索题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典型的例、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例、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方式等。重视一题多解、灵活多变,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每年中考试题都有一定的创新,试卷中出现的新的题型需要考生自己独立解决,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第三轮复习:中考压轴题强化训练及综合模拟
第三轮为强化训练和查漏补缺阶段,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全面训练;再让学生自由复习,自行疏理,查漏补缺。综合复习,以实战演练为重,用“点拨、渗透、贴近、探索”等方法去点评试题。
备课组主要工作及措施
1、
(1)、认真做好常规检查。
(2)、把握好教学质量关,做好质量分析和监控。
2、加强备课组的协作作用。
(1)、加强集体备课,深研教材,群策群力。
(2)、开展培优及补差工作。
(3)、互听随堂课(听同备课组及其他年级同学科教师的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备课组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工作。
(5)、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勤写教研论文,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6)、加强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积极加强组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周次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第2周 |
数与式 |
4 |
第3周 |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
5 |
第4周 |
函数及其图像 |
4 |
第5周 |
统计与概率,基本图形一 |
4 |
第6周 |
基本图形一,基本图形二 |
6 |
第7周 |
基本图形三,图形变换与视图 |
3 |
第8周 |
一模及体育中考 |
5 |
第9周 |
分类思想专题 |
|
第10周 |
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动点问题 |
5 |
第11周 |
与四边形有关的动点问题 |
|
第12周 |
与函数有关的动点问题 |
5 |
第13周 |
中考压轴题训练1 |
|
第14周 |
中考压轴题训练2 |
5 |
第15周 |
中考模拟试卷训练及分析1 |
5 |
第16周 |
中考模拟试卷训练及分析2 |
5 |
第17周 |
温州初中数学学业考试 |
|
备课组活动安排表
周次 |
月日 |
课 |
主讲 |
完成情况 |
|
|
教学计划及备课组计划 |
徐登漳 |
|
3 |
|
教研大组活动 |
|
|
4 |
|
学习中考考纲 |
李新锡 |
|
5 |
|
参加市中考复习会 |
|
|
6 |
|
提高课堂复习有效性 |
白煌 |
|
7 |
|
县中考复习会 |
|
|
8 |
|
专家讲座 |
大组 |
|
9 |
|
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分析 |
徐登漳 |
|
10 |
|
九年级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会 |
|
|
12 |
|
|
|
|
14 |
|
命题比赛 |
|
|
16 |
|
有效复习研讨,中考试题研讨 |
全体组员 |
|
教师开课安排
教师姓名 |
计划开课时间 |
是否按计划完成 |
课题 |
级别 |
徐登漳 |
第4周 |
|
待定 |
组内 |
李新锡 |
第4周 |
|
待定 |
组内 |
白煌 |
第6周 |
|
待定(提高课堂复习有效性) |
校级 |
苏科 |
第12周 |
|
待定 |
组内 |
黄小咏 |
第12周 |
|
待定 |
组内 |
张传炼 |
第14周 |
|
待定 |
组内 |
杨克湖 |
第14周 |
|
待定 |
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