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中考复习计划)
(2018-04-02 09:50:21)分类: 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1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中考复习计划)
根据《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数学)》,及温州市2018中考会议精神的复习方向继续发挥数学备课组合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高效复习途径,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力求达到减负增效,做到“高效低耗”,使我校在2018年中考数学科目中取得良好成绩。结合苏校各班级学生的情况,备课组对本学期复习作以下安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单元区块知识点、知识网复习,专题复习及模拟中考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
1.总体思想:按3轮复习策略。第1轮先分单元复习(基础复习,梳理知识);第2轮再专题复习培养能力(突击重难热点);第3轮模拟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提高应试能力),查漏补缺。
2.单元专题复习方法:先设计单元复习课件及配套做单元试卷,然后教师根据试卷反馈讲解,再布置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能力提高:先设计综合题专题复习课件及配套练习
三、具体方法和措施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在本学期继续认真学习《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数学)》,及温州市2018中考复习会议精神,认真研究中考考点,根据本届九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年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具体工作围绕以下几点:
(一)、抓备课:每个老师要做到课前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把要引导的内容和过程统筹设计:要求本组教师抓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准确无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灵活多变富用启迪性的教学法;课堂结构在优化上求效益;用条理清楚的语言表达,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活动,师生形成合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课下的辅导和作业老师们更能细心指导、积极奉献。能做到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备课组集体研究;在抓好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坚持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教法优选、课堂把握、差生指导、教学美化等方面做得更好。
(二)、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和练习:
对于总复习的每一次考试,我们认真研究了今年中考的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历年来的温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尤其是2017年中考试题),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改进考试方式,把握考试尺度,讲究考试效果,不出偏题、怪题,注意代表性,强调覆盖面,以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以后,要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从而使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平常教学中,继续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堂堂清”是基础,“日日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补救措施,“周周清”是“堂堂清”、“日日清”的保障,有了“周周清”,才能促进学生努力去“堂堂清”、“日日清”,现在,“三清”已成为我组的一种学习习惯。
(三)、重视抓后
学生,落实“双基”
本学期本备课组努力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为学生服务的育人氛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考试心理和考试技巧。特别是在一模后的综合练习中,注意学生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时间安排方面的指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不忽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学生的弱点,让每位学生制定自己确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实提高成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日常工作:
我们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将每次活动精神落到实处。认真组织听课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的公开课和讲座,通过学习与探讨,力争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同时本学期本备课组要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复习会议及教研活动。
(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三个阶段的总复习教学:
第一阶段(3月初—4月中旬)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四个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线、角、平行线;
三角形;
四边形;相似;
三角函数;
圆等,做到既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又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让学生体会方程、全等三角形和相似形、圆、函数等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我们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实质、解题步骤和它所适用的题型,灵活运用常见的添辅助线的主要方法。其次我们还引导学生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运动思想等。
第二阶段(4月中旬-5月中旬),我们依据基础知识的联系和转化,系统整理,重新组织。指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我们在这一阶段按中考重点、热点重要思想方法来进行专题的形式来组织复习具体在进度表中体现。第三阶段(5月底开始)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和大运动量的练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通过练、评、反思,查缺补漏,提高学生解题技能。针对我市今年新的中考要求各类题型和试题结构,进行全真模拟训练,让学生稳定心态,增加信心,特别强化运算的快和准;重视解题过程教学,强调规范、简洁、严谨解题;善于放弃和攻坚,保证会做之题不失分,能够做一步就毫不犹豫的攻坚;过难之题确实不会做,学会放弃。这种训练,使得学生水准大有长进,信心十足,相信他们在中考中必能获胜。
三、总之,在中考复习中,我组力求做到加强合作并资源共享;精讲、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能力提高并重。争取让全段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为平阳苏步青学校再创辉煌作出自己的贡献!
附: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备注 |
第一周 |
2、26 至 3、4 |
1. 及第2单元方程 2.第3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3.1-3.3 |
|
|
第二周 |
3、5 至 3、11 |
第4章: 函数及其图象 4.1-4.6 |
|
|
第三周 |
3、12 至 3、18 |
第5章:统计与概率 5.1-5.4 |
|
|
第四周 |
3、19 至 3、25 |
第6章:基本图形(一) 6.1-6.6 |
|
|
第五周 |
3、26 至 4、1 |
第7章:基本图形(二) 7.1-7.4 |
|
|
第六周 |
4、2 至 4、8 |
第8章:基本图形(三) 8.1-8.3 |
|
|
第七周 |
4、9 至 4、15 |
第9章:图形变换与视图 9.1-9.3 |
|
|
第八周 |
4、16 至 4、22 |
专题1:操作类问题 专题2:应用题复习(一)方程与不等式 测试 |
|
|
第九周 |
4、23 至 4、29 |
专题3:应用题复习(二)函数类应用题 专题4:应用题复习(三)统计类应用题 专题5:几何证明计算与证明 |
|
|
第十周 |
4、30 至 5、6 |
专题5:几何证明计算与证明 专题6:与面积有关的综合题 |
|
|
第十一周 |
5、7 至 5、13
|
专题7:动点问题探究(一) 专题8:动点问题探究(二) 专题9:动点问题探究(三) |
|
|
第十二周 |
5、14 至 5、20 |
专题10:动点问题探究(四) 专题11:动点问题探究(五) |
|
|
第十三周 |
5、21 至 5、27 |
模拟测试及查漏补缺 |
|
|
第十四周 |
5、28 至 6、3
|
模拟测试及查漏补缺 |
|
|
第十五周 |
6、4 至 6、10 |
模拟测试及查漏补缺 |
|
|
第十六周 |
6、11 至 6、17 |
1、考前心理辅导 2、中考 |
|
|
附备课组安排表
周次 |
月日 |
课 |
主讲 |
完成情况 |
副讲人 |
|
|
教学计划及备课组计划 |
王青喜 |
|
李新锡 |
5 |
|
|
李新锡 |
|
王青喜 |
7 |
|
|
李新锡 |
|
|
9 |
|
|
董怀 |
|
周德焕 |
11 |
|
|
周德焕 |
|
董怀 |
13 |
|
|
蔡作宽 |
|
周荣并 |
15 |
|
|
周荣并 |
|
蔡作宽 |
17 |
|
|
王青喜 |
|
李新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