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高中: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论证意见
(2016-09-17 13:31:52)
标签:
发展规划专家论证梅村高中十三五高品质学校 |
分类: 专家论证 |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论证意见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梅中”)是一所创办于民国二年(1913)的江南名校,历史文化深厚,教育品质上乘,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首批百所“E学习”实验学校和江苏省STEM课程基地,国家级示范高中。2015年11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对学校文化和教育实际进行SWOT分析,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时期学校的发展思路、战略定位、工作重点,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编制《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2016年2月,邀请国家、省、市教育专家和有关领导,组织专题论证会。专家组认真审阅了《规划》文本,了解到方案文本产生的过程,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座谈交流,认为这是一个有教育信仰、有发展远见、有专业内涵、有实践思路的科学规划,操作性强。
专家认为,《规划》有人文性,集中体现了梅村高中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教育信仰,具有强烈的科学发展意识。学校在积极回顾和积极反思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体发展共识,即:十三五时期是进一步提升内涵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学校走稳步优质之路、办好一流名校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创新和文化承继中,树立“发展第一”的智慧办学生命理念,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发展,尊师崇道,坚持教育改革,学为中心,坚持自主发展,积极推进学校“至贤文化”建设,弘扬以“敏毅诚朴,至贤至德”为核心的“梅中精神”,为学校创新发展营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环境,着力打造富有前瞻性、丰富性和梅中教育个性的学校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澄清学校的办学气质,彰显学校教育文化特色。
专家认为,《规划》有前瞻性,体现了梅村高中领导和教师的远见卓识,具有教育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意识。德育为先,以凸显至贤教育品牌,努力办高品质高中为规划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自觉传承办学文化,在国际化的潮流中主动明确前进方向。在专业发展和科组建设中,树立“教师第一”的人力资源发展理念,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人性化、生态化的管理系统。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结构优化、人格淳朴、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品德高尚、脚踏实地、视野开阔、心胸豁达、知能高超的管理队伍。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培养。
专家认为,《规划》有学理性,体现了梅村高中领导和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课程领导力,具有教育品质和文化创新意识。在课程决策与教学实践中,树立“学生第一”的教书育人服务理念,在极课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精准教学的行动研究,对教学改革的目标、策略和推进措施进行系统思考、精细策划,制定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升级工程方案,发掘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总结和提高教学改革的实践成经验和果。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宗旨,加强学校课程框架设计,指导校本课程开发,规划课程选修,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优化课程实施质量,培育和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专家认为,《规划》有可行性,体现了梅村高中领导和教师的务实工作作风,具有教育使命感和科研引领意识。研究校情,把握方向,以“五大工程”统筹谋划学校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有新思维,机制保障有扎实力度。以教育科研优化教育发展机制,加强教师科组建设,推进教育项目研究,引导学校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性地应用极课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健全行政、学校、家长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支持系统,努力建设云时代的模范“E校园”,争做云教育的领跑者,争创首批五星级学校”的办学理想。
专家组就《规划》的后期修改和实践,建议学校:进一步高起点规划发展思路,聚焦教育质量,细化项目方案,培育具有学校文化个性的教育品牌;进一步关注教师科组建设,优化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培育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加强前瞻性教学项目和课程基地研究;进一步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以“泰伯情怀,国际视野”为内涵的国际理解教育,鼓励更多学生参加教育部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建设高品质学校。(黄树生拟稿)
参加论证的领导及专家名单: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前国家督学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