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云杉

标签:
浑善达克沙地云杉乾隆题诗克什克腾讲课支教 |
分类: 山水游记 |
浑善达克沙地云杉
黄树生
沙地,溪流,云杉,御诗。
二O一四年八月下旬,赤峰市辗转讲课,邂逅浑善达克沙地,在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西部。地理教师告诉我们,这一望无垠的灿灿沙地,是在第四纪冰期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大背景下形成和演变的,多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少部分为新月状。
沙地东北部有一座贡格尔草原上蒙古族人的圣山一一白银敖包山,汉语的意思是“富饶的山”,为克旗五大敖包之一,是二千多年来当地牧民祭祀的圣地。从白音敖包到黄岗梁西麓,大约二十公里长的带状沙地上,一道气势雄伟的绿色屏障,宛如镶嵌在万顷雪野上的碧翠,默默地守护着广袤的大草原。
登上白音敖包山顶远望,蜿蜒的小溪时隐时现,宛如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穿越浑善达克沙地,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白沙如雪,涓涓清流,随阵阵松涛,伴我们深入云杉林深处。
入口“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前方一个沙地云杉博物馆。阅读图文介绍,沙地云杉是一种十分珍惜的树种,有“生物基因库”、“生物活化石”的美誉,浑善达克当地牧民尊称为“神树”。浑善达克沙地云杉原始林地,是世界上同类树种中面积最大的一片纯天然林,也是我国云杉母树林基地。
浑善达克沙地云杉是一种浅根系常绿乔木,树型似塔,挺拔俊秀,平均寿命在80—120年之间,老寿星超过了400岁。云杉树既能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又能防风固沙,是保护草原沙地的忠诚“卫士”。
历经漫长的物竞天择,云杉牢牢的扎根在普通植物无法生存的沙地上,历经千百年气候变迁仍郁郁葱葱,足见其生存能力超强,强得让草原人民只好为其编织了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来解释它的出现和传承。更令人称奇的是,沙地云杉本身是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现全世界仅存十几万亩,几乎都云集在了克什克腾旗,因为他们也只能生活在浑善达克这样的地理条件之中。
浑善达克大面积的沙地云杉,形成了独特的小流域生态系统。数万亩葱郁的云杉自然林,波澜壮阔,蔚为壮观,颇具涩白花青的神韵。沙丘上,一棵棵如塔矗立的云杉,发达的根系牢牢的生长在沙地上,虬枝铁杆,岿然屹立。
浑善达克沙地云杉,树干紫红,叶翠绿,无论是炎炎盛夏还是凛凛寒冬,一年四季,春色盎然。我们仿佛看到了它那春的妩媚、夏的浪漫、秋的丰满、冬的坚毅。可以想见,无论哪个季节,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都会呈现给旅行者意外的惊喜!
因为沙地云杉的生态庇护,烈日炎炎的夏季,林子里居然也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一群群牛羊在草原上悠哉游哉,一对对花枝招展的年轻人围着神秘的敖包在倾吐情愫。一种类似于江南水乡的“马豌豆”的藤本植物,正盛开着紫色的花朵,金雀花、山刺梅成片交错,色彩也算得上艳丽,犹如云锦一般。据当地牧民说,观赏浑善达克沙地云杉的最佳季节应该是深秋,色彩斑斓的云杉叶子在草原疾风的鼓动下,如焰火窜动,层林尽染。
在林子里,我们有幸发现了爱新觉罗氏当年在草原狩猎的“圣迹”。史载,乾隆爷曾多次到此观赏云杉林,并留有赞美的诗句:“吾闻松柏有本性,经春不荣冬不凋。凌空足有偃盖枝,讵天盘屈傲霜雪。”
我大略一览,觉得这位高宗皇帝太草率了,简直是忽悠子民嘛。若论格调,一个字:“俗”;再说格律,也是一个字:“乱”。同行者听我如此放肆,连连斥责我“冒犯”皇上。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大逆不道”地和了一绝。我都不要意思说,皇帝老子连“凋”和“雪”也不在一个韵部。
浑善达克沙地云杉
黄树生
安知瀚海天边绿,不肯穷冬望里凋。
漠漠风沙连朔漠,如如神木即天骄。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