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及参考大纲

(2013-03-28 14:11: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科研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及参考大纲

黄树生

  早期干预(Early intervition)作为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关键期儿童(5-6岁)、或学龄前智力障碍儿童和发展落后危险的儿童所进行的医疗、教育手段,施加给高危儿或残疾儿童,使他们的发展得以改善或正常。
        由于着重点不同,对于早期干预的概念就有不同的界说。有的学者认为:“早期干预指的是:当发现一个年龄在刚出生至上学前的儿童有危险成为残障儿童时,或有特殊需要时所提供的旨在减轻这种对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危险的服务。它可以是补偿性的,也可以是预防性的,即补偿已经存在了的发展缺陷或预防它的发生。这种早期干预可以只涉及儿童本人,也可以涉及儿童本人和其所在的家庭”(B. J. Smith, P. S. Strain)。布列克尔、贝雷和布鲁德尔(D. Briker, E. Bailey, M. Bruder, 1984)则把早期干预界说为: “一种旨在消除或减轻已经存在于生后36个月以内的小儿已经有的缺陷或可能成为他们未来的治疗式的工作。”卡德威尔、布莱德雷和艾拉杜(B. Caldwell, R. Bradley, T. Elardo, 1975)则把早期干预看成是: “能促进儿童最佳发展的高质量的、丰富的环境。”以上这些界说都把重点放在儿童本身的缺陷如何减轻或纠正上面,没有考虑到其它一些影响行为发展的外界因素。邓斯特(Dunst, 1985)提出了一个关于早期干预的社会学方面的定义,它涉及到基础更为广泛的一些问题.他把早期干预定义为:“由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网络中的成员对婴儿和幼儿的家庭所提供的帮助。”
        广义地说,早期干预是一种早期教育,也是一种康复训练,但由于其对象、手段的特殊性,它又与这两者有区别。多数学者(如S. M. Hershey, 1982)都认为:“早期干预首先应该在观察或诊断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有组织的丰富环境的教育大纲,这些大纲有许多与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活动”目前,早期干预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发展落后或已存在明显障碍的儿童。早期干预的方式很多。此处只说明用于研究的三种方式:
  1、家庭使用的方式:
  家庭使用的早期干预依赖于父母的教学。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教师,他们自己来教孩子有许多好处。但是,往往家长并不懂怎样去做。所以,家庭方式的早期干预需要懂得儿童身体、语言、认识能力,以及社会行为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员定期去做家访,教会父母如何教育他们的弱智或智障儿童。
  有时,早期干预指导人员还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要他们积极配合。所以指导员的好坏对于一个家庭式的早期干预成效有很大的关系。
  家庭式早期干预的优点是:孩子可以不与亲人分离;其次,家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来观察训练者如何工作,并且也学会如何去激烈这个落后的孩子;再则,还具有节省交通费、学费、时间以及不需要特殊场地的种种优越性。
  美国有一个“波太特家庭早期干预大纲”,曾在许多国家使用过,它既省时省开支,效果又很好。特别适合于发展中国家。
  2、在集体使用的方式:
  这里所讲的“集体”是指医院、学前学校或集体游戏小组;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与家庭使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是教育以老师、大夫或护士为主、家长为辅进行的。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富于经验的老师或专业人员指导,有利于学习的集体学习环境,有可以模仿的同伴,避免了家长因工作忙造成的学习不系统,影响效果。每天由父母接送孩子,使不同的父母有机会认识并互相交流学习。
  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学习中心,效果也很好。
  3、家庭与集体共同协作的防止
  这种方式是把家庭训练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使用的。目的是集两者之所长。当前这种方式在美国最为流行。
  美国依利诺斯大学有一个这样的大纲,把两者结合得很好,取得了显著效果。
  4、随班就读方式
  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可随同龄儿童在班上学习,由教师另给他们辅导。
  以上四种方式,都需要家长,特别是母亲的合作。因为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最了解孩子,也最爱孩子。美国有名的几个早期干预大纲,如卡恩斯、席弗尔斯的大纲,都是直接教母亲,再由母亲教孩子的,研究人员不与孩子直接接触,效果也很好。
  在我国,由于父母大都是双职工,文化程度普遍来说还不很高,工作人员又很缺乏,所以选用集体方式较为合适,只是在收费方面应适当降低,由政府作部分补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