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2018-03-15 12:41:49)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仅要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改中的一个鲜活的学习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会让教学功能由接受灌输知识真正走向学生探究合作求得新知,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认同,它的有效运用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在各年级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又有许多问题。结合我区正在推进“三步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认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习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因为学习小组在高效课堂中占主体地位,只有学习小组中的各成员全员参与、各负其责,才能使高效课堂真正的高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总结了一部分经验,但也有很多不足。
为此,根据学校总课题《关于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组学习策略的研究》的提出,本学期,我将继续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适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
1.调查分析本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开展。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即: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
1.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的调查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
2.对调查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通过理论学习、归纳总结、教师访谈、课后交流反思等方法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成因。
3.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
为学生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实施有效的组织;大力开展课前三分钟展示,树立每位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应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技能,大胆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合作学习评价策略的研究。如何自我评价、教师如何评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
1.围绕课题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重视课前的教材研究与课后反思,提倡教师开展单元教材研究,集众人之智,学大家之长,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对教法的研究。课题要组增进团队意识,充分发挥同伴间的互助与合作精神,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上好研讨课,定班级、定人员进行研究。健全活动档案,做到有计划,有活动记载。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理论学习、说课、评课、沙龙研讨等活动充实课题研究。捕捉课题研究信息,搜集教学资源,加强信息交流,以便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3.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理论知识,定期交流,做好小结,利用空余时间阅读教育书籍,写好读书笔记,不断积累经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