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怀英咏雪诗词欣赏
(2013-11-16 13:28:21)
标签:
党怀英元好问咏雪文化 |
分类: 诗潮 |
党怀英咏雪诗词欣赏
金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奉符人(今泰安)竹溪党怀英(1134~1211),大定十年(1170)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故世称“党承旨”。工诗善文,兼工篆籀,“当时称为第一,学者宗之”,为一时文坛盟主,元好问视为“国朝文派”代表人物。与辛弃疾同学,成为当时南北两位文学重镇。葬于今岱岳区北集坡西旺村。党著《竹溪集》已佚,难以见其文华全貌。存诗见《中州集》,词见《中州乐府》。
胡传志认为:党怀英制诰文将耿耿忠心与文学技巧结合起来,故进入仕途后制诰文“百年以来,亦当为第一。”(元好问) “以高文大册,主盟一世。”(赵秉文)文章“官样妥贴腴且丰。” (郝经)创作诗歌以抒发个人感怀为主,始终含有一种高情远韵和陶谢风流。陶谢风流与官样妥贴对立的两极,折射出官僚文人的两面性:诗歌承袭文人清高品格,公文透出官员本色。
王花认为:党怀英在诗境的营造上、审美意象的选择上以及语言风格上接受并承继了陶潜诗的文学风格及美学特征。将生活中琐碎事物写入诗中,把日常生活诗化,营造质朴自然的诗歌意境和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菊花高洁和诗酒风流的意象,表现其高雅意趣的审美追求和通脱达观的心情境界。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党怀英“不以世务婴怀,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
党怀英的咏雪诗词,可以作为其代表作欣赏。其《雪中四首》载于元好问《翰苑英华中州集·承旨党公六十五首》:
雪中四首
诗人固多贫,深居隐茅蓬。
一夕忽富贵,独卧琼瑶宫。
梦破窗明虚,开门雪迷空。
萧然视四壁,还与向也同。
闭门捻须坐,愈觉生理穷。
天公巧相幻,要我齐穷通。
冲寒起沽酒,一洗芥蒂胸。
又
翻翻雪中鸦,飞鸣觅遗粟。
雪深不可求,绕屋啄寒玉。
顾我如鸱鸢,多储有余肉。
我亦生理拙,冻卧僵雪屋。
日午甑无烟,饥吟搅空腹。
岂不知屠沽,肥甘随取足。
幸待春雪消,吾犹多杞菊。
又
岁晏苦风雪,旷野寒峥嵘。
湿薪烧枯棘,距刺相拏撑。
浓烟久伊鬰,微焰方晶荧。
津津膏乳涨,中有蚯蚓鸣。
蓬蒿掇快炬,倐作飞灰轻。
余暖未及惬,睫泪先已盈。
幸有邻家酒,时浇肌粟平。
又
岁晏雪盈尺,农夫倍欣然。
不作祁寒怨,应知有丰年。
笑我寄一室,归耕无寸田。
无田吾不忧,饮啄当问天。
我看多田翁,租赋常逋悬。
低头负呵责,颜色惨可怜。
不如拾滞穗,行歌两无牵。
最能代表党怀英诗歌成就和特点的是《雪中四首》。四首诗当作于党怀英早年尚未发达的时候。其时如《金史》本传曰:“应举不得志,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簟瓢屡空,晏如也”。《雪中》表现出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高超的表现技巧。景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炼,因事遣词,风格朴拙。党怀英诗歌与陶谢诗风相伴的是体物精细,不尚虚饰的独特风貌。赵秉文《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碑》谓怀英“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的风格,可以从这几首诗中体现出来。
第一首,诗人清晨醒来见雪,恍如入琼瑶宫,享尽一夕富贵,其实穷困依旧,由此而感悟穷通如梦幻,饮酒驱寒,自得其乐,转化冲淡自然。所写近似梦境,具有象征意义,表现其穷乐和的乐观情怀。
第二首,先写雪中寒鸦,体物工细,如在目前,后写自己忍耐饥寒,不愿像屠沽一般,取肥食甘,而是期待着品尝春雪之后的杞菊,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穷寒的诗人与寒鸦对比强烈,令人印象深刻。诗中杞菊意趣,如赵秉文言兴寄高妙。
第三首,对树枝烤火驱寒的描述惟妙惟肖,生动形象而真实。有动作:距刺相拏撑。有声色描摹:浓烟久、微焰晶荧、津津膏乳涨、蚯蚓鸣、快炬、倐作飞灰。没有真切的体验写不出这样的诗歌。有少小时曾经烧树枝子烤火的读者,可以体会一下他描述的准确度。此诗诗意,可参证党氏那个时间段描述其教书生涯的《村斋遣事》:“霜风入户寒割肤,生薪槎牙供燎炉。漫漫湿烟迷四隅,白鹤日见黔如乌。”其后说:“此间纵乐能何如,其谁相与歌归欤。投笼嗟我自挚拘,垂翅更待穷年徂。” 投笼垂翅,苦中作歌的精神,是因为尚存大鹏展翅的希望,比此诗借邻家酒浇胸中块垒,更高明些。
第四首,不只是个人穷通的感慨,而是杜甫推己及人的高风亮节。瑞雪兆丰年,对于大雪,饥寒人、种地人以及衣厚食丰者的感受是绝然不同的。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下雪不忘农人的处境,诗歌揭露土地集中的社会矛盾和官民对立的社会不公,只能标榜自己躲进自己的幻觉世界。
咏雪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体裁,雪景之下,万物幻化,空气清丽,颇能激发诗人的情思。伟大诗人的诗集中,总有多个面貌多种风格的诗。随时随地的变化,处境和内心感受也在发展,随手而就的诗歌,都化为神妙的情思。党怀英1173年中进士三年后在家中宴集时作词《青玉案》,显示了其士大夫意气风发的情调。“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一句,可见其别有寄托。这才是大手笔,诗文从来不是就事论事。而其还有一首七律《雪》,“待腊风云初接势,犯寒糟曲若为神。园中芳草谁能赋,江上梅花独自春。”意象圆融,激情豪迈,气度不凡。这当是晚年功成名就时的表现,其中有馆阁体的醇和意味。灞陵人是失意人,作者借用飞将军李广灞陵夜猎的典故显示自己的情怀。
青玉案·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红纱绿蒻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
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痛饮休辞今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雪
宝花天雨晓纷纷,佛界妆严尽白银。
待腊风云初接势,犯寒糟曲若为神。
园中芳草谁能赋,江上梅花独自春。
半臂骑驴得佳句,九原谁唤灞陵人。
金朝文人和《雪中四首》诗就很多,其中对党怀英诗素所服膺的元好问《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四首》。虽然是和诗,元好问寄托相似的身世与感怀之外,以议论入诗,主要是表现诗歌批评思想。可知元氏与党氏的美学追求和思想境界相当。所谓文子隔代,心心相通,这是铁证。
附元好问《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四首》:
南来何所如?孤根转风蓬。
以彼万里涂,寄此一亩宫。
明窗一绳床,稍觉纷华空。
唯余作诗癖,尚与当年同。
人言诗穷人,无诗吾自穷。
此世等梦耳,谁穷复谁通?
茹噎当快吐,聊此宽吾胸。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
吾爱陶与韦,泠然如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
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
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老麻卧云壑,涧松上峥嵘。
斯文要栋梁,颓圮可力撑。
匠石殊未来,破屋灯青荧。
乾坤有二鸟,一息当一鸣。
区区用舍闲,而亦随重轻。
百挽迹莫前,一怒怨已盈。
临风三太息,此意何时平?
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颇怪今时人,雕镌穷岁年。
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
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
乃知时世妆,粉绿徒争怜。
枯淡足自乐,勿为虚名牵。
参考文献:
胡传志《官样妥贴与陶谢风流:谈党怀英的诗文创作》
胡传志《元好问<</SPAN>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四首>的有关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2期。
王花《论金代诗人党怀英对陶渊明的接受》 ,《集宁师专学报》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