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中的肥城家谱文献
(2012-08-19 10:21:14)
标签:
文化 |
分类: 历史 |
泰安市博物馆现有馆藏古籍近4万册,大多为岱庙旧藏,部分为社会捐献及征集。馆藏古籍按中国古代传统分经史子集四大类,丛书单设类。版本形式有刻本、石印本、抄本、木活字本、铜活字本、影印本,还有少量复印本;基本为线装本,有少量经折本、毛装本和旧平装本。其中古籍善本书500余套。
其中有部分现今肥城地域内宗族的家谱。资料来源于《岱庙古籍》,赵桂芝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济南1998年8月出版。
史部传记类岱庙旧藏《梁氏族谱》泰安梁震甲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开本26.2×16.6cm。白口单鱼尾线装本。封二板框居中为“梁氏族谱”,右侧为“光绪丁酉年菊月重镌”,左侧为“家祠藏版”。存全四卷四册。
重要文献有:乾隆四十四年(1779)九世孙景康《前梁氏旧谱序》。嘉庆十四年(1809)十世孙延楷作《续修前梁氏族谱序》。十一世孙作《嘉庆己巳岁修谱凡例》。《前梁氏族规序》,为十一世太学生梁奉本撰识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二世孙镕成作《再续修族谱序》,十二世孙文交记《再续修族谱序》。同治四年(1865)十二世孙畿千识《前梁氏续修族谱序》,十四世孙震甲又《序》。,光绪十一年(1885)震甲撰《续修族谱序》
按:肥城市安驾庄前梁氏族谱,民国五年(1916)梁式侃等历时五个月第六次修谱,又见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板印刷本。封套题《梁氏族谱》,一函七卷册,封面篆字书名签,版心内题篆字《梁氏族谱》,右题“中华民国丁亥年(1946)花月重镌”,左题“家祠藏板”。另《梁氏金石志》一册,包括历次修谱序言,族人墓志、寿屏、挽屏、挽诗,家族人物行实等。以上文献都在《金石志》中。
《汶阳汪氏家乘》,泰安汪氏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景徽堂刊本。开本26×17.5cm,板框19×14.7cm,白口单鱼尾,线装本。封二居中为“汶阳汪氏家乘”,右侧为“光绪戊戌春重镌”,左侧为“景徽堂”藏版。
重要文献有:同治十二年(1873)黄恩彤重修序并书楹联;道光十八年(1838)十二世孙文伟创修序、汪行举序、汪汝翰序、汪文楷序,创修条规十一条,创修族众名次;同治十二年(1886)汪珊树重修序、汪瑞树重修五世总派序,重修条规八条、重修族众名次;光绪二十三年(1897)汪桓玉续修序、汪珊树续修序、汪殿传续修序、汪殿聚续修序、续修条册衡篆,续修族众名次。卷首目录右下方押一阴文方章“粤国汪氏”藏书章。谱为岱庙旧藏。另肥城档案馆有此书,也有红色印章。
史部目录类有岱庙旧藏《景徽堂汪氏金石志》,有卷一内的汪氏家祠图版。称宁阳汪氏修,是错误的。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开本同汪氏谱,板框18.2×14.2cm,略小于谱版。每半页9行,满行20字,白口单鱼尾,线装本。存全3卷3册。
卷一制诰、皇朝诰命、旧词图、旧茔图、重绘祠图、重绘茔图、汪氏世系年代表,汪氏年表、汪氏里居,墓志铭、文澜公请祀乡贤文牍,古钟碑题名。卷二墓表、汪家城宫。卷三墓表、屏文、家传、行述、祭文、赞、诗。题曰:“诰命琢石勒铭表陇阡也,志墓碑论述题咏示褒扬也,志序赞采访古迹考文献也,志钟碑广罗旧闻征事实也。”
其中有:汪家树序【同治十二年(1873)】,汪汝霖诰命【同治五年(1866),汪宝树之祖父母诰命、汪宝树之父母诰命【同治十五年(1889)】,汪宝树之胞叔父母诰命【同治二十年(1894)】。
汪氏家乘和金石志两部谱书载于《全国家谱总书目》,和泰安《赵氏族谱》一起,代表了泰安家谱最齐全的式样和最高的水平,是原泰安著姓大族的文献宝库,也是泰山文化的一部分。
《全国家谱总书目》载存全国各地的山东泰安家谱八种,包括《汶阳汪氏家乖》三卷四种,明显是肥城汶阳汪氏。如汪氏:[泰安]汶阳汪氏家乘三卷(清)汪俊峘等监修,汪珊树等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景徽堂重刻本,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泰安]汶阳汪氏族谱四卷(清)汪宝树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四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 [泰安]汪氏文献考四卷 (清)汪宝树编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景徽堂刻本,四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藏。[泰安]汶阳汪氏家乘二卷 汪德泮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景徽堂石印本,二册,吉林大学图书馆藏。等。
《岱粹抄存》有赵国麟《宋氏族谱序》,与肥城汶阳《孝门宋氏宗谱》上的文字可以对校。岱庙有《赵氏族谱》和赵尔震等《会试朱卷》。汪宝树的会试朱卷也存世,其中有光绪间《山东乡试朱卷》,乙卯科乡试朱卷、庚辰科会试朱卷合刊《乡会联捷朱卷》藏于国家图书馆。家谱文献、朱卷文献和《东渠诗存》《东渠文存》《汪氏文献考》等一起,成为研究清末民初泰安文化名人汪宝树的一手资料。
另岱庙藏唐仲冕《岱览》,题《陶山涧北庄藏版“。这些泰山文献和家谱古籍一起反映了清朝中后期肥城印刷业的基本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