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木板绝版版画艺术创作方法与制作过程探析(原创)

(2013-11-25 07:27:51)
标签:

转载

支持

    在版画创作中,每一位作者都应从多方面研究版画创作的规律,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别人所没有体验到的美,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找出最能体现个性和特点的创作方法,来表现独到的生活之美。木板绝版木刻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套色木刻板材用量多的缺点。传统的套色木刻需要根据不同的色彩,刻制多块木板模板,最后分层次叠加套印,既浪费板材、费工费力,也影响了作者个性思维的扩展与发挥。而木板绝版版画一般只需要一块木板,经过反复刻制、拓印,最后完成与套色木刻相似的艺术效果。木板绝版木刻方式不但节约板材,省时省力,而且进一步拓展了木刻艺术的发挥空间,值得创作者尝试。近年来,笔者对木板绝版木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创作角度、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实践,创作了一批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在此与同行共同切磋。

    一、构思、构图:根据平时的生活积累和自己独到的观察体验,选定创作主题,而后构思画面及色彩。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带着“色彩”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在不同的角度反复审视、揣摩主题,对画面整体的把握要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使构图更能够体现主题的意境。在构图过程中既要大胆,又要细致,起稿时就要对印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统筹和全面的思考,特别是对将要达到的效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一件好的绝版木刻作品往往诞生于构图与构思之中。比如,笔者在创作获得全国版画展铜奖的木板绝版木刻《笛声》过程中,对构图进行了多次修改,整个画面从开始的过分追求细节和真实逐步改变为对画面构成形式的追求和意境的渲染,使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服从于画面诗一般的意境:画面中的羊群分成几排交叉站立,错落有致,占据大部分画面空间,一只牧羊犬在画面左侧与羊群面对站立,羊群和牧羊犬的头部同时微侧,共同面对画面正前方,倾听画面外传来的悠扬笛声。该作品在形式上运用了构成的手法,在画面处理上一繁一简,疏密有致,有强烈的形式感,构图达到了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二、材料与工具的运用:1、板材:最常用的板材可选择板质细腻的五合板,通过2-4次的细砂纸打磨,每打磨一次上一次透明漆,达到要求后备用;2、不同规格的版画用纸:一般以专用版画纸或工业用过滤纸为最佳;3、木刻刀具:与一般木刻刀具相同,主要是各种型号的圆口刀、平口刀、三角刀等等;4、铜版印刷机:市场上出售的铜版印刷机价格一般较贵,可根据机器原理和需要自己制作;5印刷油墨:可根据画面的需要,购买自己较为熟悉的品牌;6、木蘑菇、橡皮等辅助工具,同时准备较为细腻的毛毡一块,一般选用书法和国画用的毛毡。

    三、制版的前期准备:将画好的创作稿复制到处理后的板材上。为了更好地把握效果,要根据画面布局、明暗和深浅,在复制的图样上画出素描稿效果,然后再刷一层透明漆,以保证在今后的操作中保持画稿不被磨损。这个过程至关重要,要求作者必须对自己作品的色调构成烂熟于心,在今后的刻印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失误。

    四、刻印过程:笔者的方法是,根据画稿的深浅设计统筹考虑,逐步刻制印刷。以《笛声》画稿为例,先将不需要的透空部分刻去,印刷第一版;首先要考虑作品所需要的数量,并考虑在今后印刷中可能发生的失误和废品,打出一定富余,一次性印刷完成。待作品完全干透后,进行第二次木刻操作,根据需要,对画面的色彩进行反复的校验,认定确实无误后,进行第二次印刷。由于铜版印刷机精密度较低,在操作中要慎之又慎,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由此反复刻、印,直至作品完成。

    五、作品整修:利用橡皮等辅助工具对完成后的画面进行最后修正,以弥补在印制过程中的一些缺失。完成后作品即大功告成。最后,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在画面底部用铅笔题写作品的印数(如:9/100)、作品名称、尺寸、作者姓名、创作年代。

    一件成功的木刻作品,它的内容、形式和制作方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和其他绘画艺术不同的是,木板绝版木刻既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场较为费力的体力劳动,需要创作者在体力和技能上做出更大的付出。同时,绝版木刻的不可复制性要求创作者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有更加缜密的思考,反复锤炼加工,使作品尽可能少地留下缺憾。

()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